身份证号:37028319860801XXXX 250000
摘要:高层建筑对于混凝土工程有着较高的要求,在混凝土工程具体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工程的具体规范和要求来进行施工,充分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并进一步确保施工整体质量效果。
关键词: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前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对自身的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密度越来越大,人均空间占有率大幅度降低,因此在建设中不得不向上层空间发展,城市中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已经逐渐成为城市中的主要标志。众所周知,高层建筑具有层数多、结构复杂、设计难度大等特点,导致高层建筑的建设质量成为社会各界人士重点关注的问题。加强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对我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甚至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现代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1.1高空作业多
高层建筑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楼层数较多,因此施工人员在工程作业中垂直施工运输的工作量和各层设计的复杂程度都较大。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设计中,针对高空作业多这一特点,施工单位必须做好人员的高空防护工作,对于高空建筑材料、建筑器具的运输,高层建筑的防火措施以及高层的水电设施安装等都要进行妥善的处理,防止发生高空物体坠落事故或者高空水电火灾等事故。同时提升施工人员的高空作业安全意识,从根本上提升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系数。
1.2建筑物体量大
高层建筑物由于楼层数较多,因此具有较大的施工面积和较大的建筑体积,另外由于高层建筑施工复杂度高,也会涉及到多家施工单位,特别对于一些大型高层建筑来说,通常都是边设计,边施工,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多家施工单位进行协调合作,这无疑增加了施工工程的整体难度,需要建筑单位和施工单位加强相关管理。
1.3建筑施工周期较长
随着当前高层建筑体量的增大和复杂度的提升,其建筑施工周期也越来越长,大多数的建筑施工周期都在两年左右甚至更长,如果建筑施工单位想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有效缩短建筑周期,就必须从建筑结构周期和装饰施工周期上入手,针对不同的高层建筑物特点选取不同的施工方法。
2混凝土施工工艺
2.1钢筋施工
(1)钢筋翻样及下料质量的控制。钢筋下料单中,混凝土结构连接、转换节点处的钢筋含量较高,包括钢筋排布密度及主筋长度,梁上主筋接头位置应选取跨中30%、下主筋接头应选取支座跨长的30%。若梁内主筋密度较大,在下料时需合理调整结构位置,确保其位置的精确性,保证一次性完成安装,可通过提前编号的方式提高钢筋施工精度。
(2)转换层施工。转换层需使用大量钢筋材料,由于钢筋所在位置不同,其受力差异明显。为保证钢筋连接稳定性,避免损害钢筋,建议选用冷压连接法连接大梁主筋。
(3)支撑架安装。考虑到钢筋长度较大,一般会选择在现场进行钢筋支撑架的连接和安装;合理控制梁底标高及下部钢筋支撑架的纵向间距;上部支撑架安装完成后再布设下层支撑架。
(4)钢筋绑扎。严格依照施工方案开展钢筋绑扎作业,避免其出现变形或位移,作业过程中实时观测绑扎质量,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进行弥补,
2.2转换层施工
(1)转换梁、柱的交接处钢筋排布密度大,给混凝土振捣作业带来较大影响,在交接位置混凝土振捣时,需对振捣点及振捣范围做合理调整,确保混凝土内部振捣均匀,又要避免振捣棒与钢筋发生碰撞。
(2)转换层混凝土施工采取分层下料、分层振捣的方式,要求严格把控浇筑层厚、振捣方式及速度,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紧密结合,避免因结合不良出现开裂现象。
(3)转换层的混凝土结构体积大、强度高,工程投入使用后易出现表面开裂问题,该问题可通过混凝土拌制过程中添加适量膨胀剂的方式解决。
2.3混凝土泵送
①泵送管布置应满足距离最小化原则,尽量不出现弯折点。②水平布施的泵送管长度应在10~15m,以有效抵消混凝土向上输送过程的反冲力,提高泵送效率。③混凝土骨料直径会影响泵送顺利程度,若骨料直径过大,易导致泵送管堵塞甚至出现故障。因此每次泵送作业完毕后,需对泵送管进行清洁,避免混凝土残余长期留存在管内,导致泵送过程受阻。泵送管清洁通常采用水洗或气洗的方式进行。④泵送管运行之前,需进行内部润滑,使管壁润滑充分,顺利完成混凝土泵送,避免因混凝土材料与管壁摩擦而引发的泵送管堵塞问题。
混凝土输送泵型号需结合混凝土工程所处的位置及施工阶段进行选择,为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率,在适当位置设置移动式配料机。输送管的选择需重点考虑混凝土输送过程对管壁造成的压力,管径越小,其造价越低,但混凝土输送阻力大、输送速度慢,因此高层建筑混凝土泵送一般选用直径在125mm左右的泵送管,厚度以9mm左右为宜,保证管壁的耐磨性。泵送管的接头位置可使用法兰螺栓进行连接,设置密封圈,避免泵送过程中出现漏浆问题。另外,每两节输送管之间至少存在一个固定管夹,并使用地脚螺栓将其固定在墙体上。
3提升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具体措施
3.1混凝土施工准备过程质量控制
首先在原材料采购阶段,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对材料供应商进行严格的筛选,选择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进行合作,对于不具有出厂合格证或者出厂质量不符合建筑要求的混凝土不予采购。其次,在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严格遵守混凝土配比规定,对于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和运输时间进行精确掌握。第三,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每个专项工作都需要有专人进行负责,例如应该明确设置材料员、质检员、施工员等,对每个工作岗位划分确定的岗位责任,制定与其指责挂钩的绩效考核机制。最后,在施工前应该对浇筑机具进行质量检测,做好相应的故障应急预案,保证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能够快速、高效、高质的进行。
3.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质量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也有较大的影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自身的弹性会随着浇筑间歇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进而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但如果混凝土浇筑时间过短,在浇筑完成后,其自身的散热情况会受到影响,导致混凝土表面与内部温度差加大,也会使其表面出现大量裂缝。因此要想保证混凝土符合施工质量标准,施工人员就必须对混凝土浇筑时间进行精确把控,在浇筑过后混凝土温度达到一定范围后再进行覆盖,从而提升混凝土施工工艺的质量。
3.3混凝土焊接和机械连接过程的质量控制
高层建筑施工钢筋混凝土的主要焊接方法包括电弧焊、压力焊和对焊等方式,为了保证钢筋混凝土的焊接质量,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应该严格遵守焊接规定和焊接流程,同时保证焊接电压的稳定性,在完成焊接工作后,需要对焊接质量进行检测,如果存在质量不合格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返工补救。
结束语
总的来说,高层建筑施工是一项极为系统的工程,混凝土作为现代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其施工质量应该受到相关人员的重点关注,在作业过程中如果发现任何质量问题都应该进行及时纠正。同时技术研究人员应该不断加强对混凝土施工的探究,全面促进我国房屋建筑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卜长华.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问题与控制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1).
[2]孙卫.高层建筑施工过程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探究[J].四川水泥, 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