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德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让人们从新的理念上出发,对于新的住宅环境有着新的理念。其中当下对于设计上要求最为广泛的就是要具备舒适性和经济性的住宅特征,另外还要考虑到安全性和自然协调性的特色等。以下文章将通过对烛照建筑规划设计的一些理念的描述,探讨人居环境的需求与实际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方案产生的一些问题及思考。
关键词:人居环境;住宅建筑;规划设计;自然协调性特色
住宅建筑设计的核心价值在于人性化设计,其主要体现在了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上,只有这样才能根据舒适度促进人们的生活质量,而有益的人类居住环境应该具有好的住宅建筑户型,在此基础之上对于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创建者来说,保障安全方便的生活所需,并且具备相应的供应需求,丰富多彩的休闲场所,健康的活动与运动场所,文明安全的社会氛围以及便利的交通环境都是十分关键的。
一、人居环境的住宅建筑设计理念
人居烛照建筑设计理念主要是体现在了室外小区的整体规划设计上,在协调室内设计共同达到适合居住的整体环境。而对于居住建筑的住宅户型设计来说,在每套住宅的内部应该包含的空间中有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等。另外辅助的空间有过道,储藏间及阳台。在配合主体室内环境上满足人们对于居住空间的各种需求。住宅建筑外部环境包含了公共设施,绿化设施,道路等,它促进整个区域之内邻里之间居民的接触,为互相协作帮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且也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健康生活场地。
二、好的人居环境都具备哪些概念
人居环境的意义指的是人类聚集在一起的生活空间,是属于人类整个种群生存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场所,作为人类生活的聚集地,人类对于空间的理解以及对于自然要素的改造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从人类学角度上来说,居住环境的好坏往往占据着整个适宜度问题的核心,研究好人居环境就是在满足人类最原始的需求问题。在当今都市化生活的大环境里,人居条件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而有着明显的提高。和谐的人类聚集地所要求的建筑环境必须要满足人们在时间和空间上各类复杂结构的统合性。而人居环境的住宅建筑规划设计需要在当下社会发展进步中与时代取得相应的平衡,并且建立起的人居环境还需要达到美观舒适,这就需要做到与周边区域整体环境以及原材料和能源问题上相协作的具体流程。其中最为重要的还是要对居住人民的身心健康上作出相应的保障。
众多因素都在影响着我们人类的活动范围,除了上述的环境之外,气候角度,建筑设计理念,交通便利角度以及区域内是否有大型工厂角度上都影响着整体的人居环境。为了实现人居环境的自然和谐化,可以从很多方面着手进行改善,比如自然生态的保护层面上来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减少垃圾污染源形成,完善城市配套设施上都可以达到这方面的目的。
三、人居环境的住宅建筑设计规划
在内部环境设计规划上,一间居住型户型主要包含了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餐厅等,而这些部分的合理设计可以产生出不同种类的各色户型。比如常见的两室一厅一卫的户型,而如何营造合理的布局则显示出了住宅设计上的建筑风格,其最终可以影响户型的舒适度,空间和面积的合理分配是非常重要的。
住户最为注重的其实是整个客厅的利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噪音的骚扰,客厅其实要远离书房和卧室的,而为了提高客厅的私密性,客厅主要的部分不会设计正对门,这也是防止了开门关门的过程中被门外窥探到隐私的设计。
为了能够解决空间不足的问题,可以将客厅和餐厅进行部分合并,虽然不去进行严格的划分,但是在进餐时饭厅是可以对客厅进行拓展的,这就是提高了空间的使用率并且用餐结束之后,客厅又回归到了应有的状态,并不会产生实质性的交错问题,通过这种形式进行合理的安排与空间交配可以实现在小户型中利用大面积交替获得更加舒适的使用空间。
卧室和书房对于家庭住宅来说是最为重要的,无论是影视作品中还是文学杂志上,都会有关于卧室和书房私密性的描述,可以看出自古以来人类对于自身的私密空间保护性还是具有很高的意识的,不同于客厅的八方迎客,卧室和书房不能进行多用途使用,布置合理,摆放适当的书籍或者衣物就可以达到使用目的。而两者在采光性上也需要进行相应合理的安排才能满足住户的实际需要。
而关于家庭住宅实用性方面,可以从住户的年龄层次和人生阶段简要划分成六个部分,每个部分对应住宅的使用形式,每个形式都有符合这个年龄层次的重要目的。首先是单身阶段,这个时间段来说户主一般为刚刚踏入社会的人士或者刚刚走出校园的学生,作为一个暂时性的落脚点,住宅对于这类人群来说小面积即可,这样既有了刚刚一个人居住时的心动和向往,又免去了在工作上奋斗时无心细致收拾住宅的弊病。第二个阶段是新婚阶段。在经过了几年奋斗之后,事业小有所成并且组建了家庭,这时的年轻人刚刚步入婚姻的殿堂,并且还没有孕育新的生命,生活上还是遵循着往日里的独立性,同时又添加了一些任然的情绪,他们的住宅一般情况下以小户型为主,但是对比于上一个阶段,生活上所需要的功能性方面已经增加了很多。接下来第三个阶段进入到生育阶段,随着家庭人口的增加,住房面积随之需要继续再次的增大,生活功能性设施继续增多。小孩子在成长阶段中家庭住宅的分区划也在相应的进行着变动。孩子的物品和设施增多了,对住宅面积的要求也就随之增大了,随着孩子进入校园开始,这样的空间扩张逐步缩小,再进一步的房屋面积扩张只要不伴随着新的生命诞生就可以先暂缓一下。而第四阶段开始,随着家庭中孩子逐渐长大,父母的年龄开始越来越高。住宅需求从以往追求的大面积开始逐步转向于功能全面化,孩子因为学业可能回家的次数逐渐缩短,而父母则是需要一个明亮的客厅或者阳台外加两把藤椅每天晒一晒太阳。进入第五阶段,这时孩子也可能像当年的父母那样已经开始独立。而父母随着年龄继续增长需要孩子的照顾,住宅的主要方向进一步向功能性与舒适性前进。良好的人居环境,小区内配套设施完备,交通线路方便成为了整个家庭最重要的考量。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在慢慢变老的岁月里,是否再会由子女回来进行照顾,一起居住时,住房面积的需求性相应的再次提高,形式和第四阶段十分相似。而不需要子女照顾时,形式又和第二阶段非常相像,功能性上只要具备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人居环境就大体足够了。
结束语
基于不同的年龄特点,每个阶段都会选择不同的住宅模式与房屋功能性,这对于住宅空间需要合理的布置,和谐的人居环境让整体住宅区都能够具有独特风格,这是由内而外从建筑设计的内涵中迸发出来的。综上所述,人居环境住宅建筑规划设计需要遵照区域环境特征,使用情况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考虑,全面整体的进行整个建筑区域的总体布局,让小区具备地方特色以及人文情怀,进而体现出时代所具备的整体精神。
参考文献
[1]支斌,智静.基于人居环境的住宅建筑规划设计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04):60.
[2]林坤耀.住宅建筑规划设计与人居环境研究[J].四川建材,2019,45(10):49-50.
[3]蒋明明.基于人居环境的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9):195+199.
[4]刘芳州.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及人居环境研究[J].居舍,2019(06):107.
[5]祝琦.住宅建筑规划设计与人居环境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8(22):74-75.
[6]任学斌.住宅建筑规划设计与人居环境探析[J].智能城市,2018,4(04):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