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绿业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将节能技术应用于风景园林的建设可以更好地满足现阶段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有必要在园林建设过程中提高节能技术的应用,并实现节能技术的种类多样化,以使园林景观更加美观实用。在应用该技术的过程中,可以减少资源浪费,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促进景观建筑的发展。
关键词:节能型技术;风景园林;施工;应用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环境污染问题以及资源消耗问题越发明显,园林工程是城市化建设的关键项目,园林工程对于城市居民生活娱乐需求的满足以及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就目前来看,风景园林施工资源浪费现象依然普遍存在,需要对此予以高度重视。
1园林施工特点
1.1准备工作复杂
园林工程的建设需要根据具体的地理情况开展,并且要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因此在建设之前需要对位置的选择进行慎重考虑,并且对当地的气候、温度、土壤、地质等详细勘察,并且园林工程需要大量的植被、材料、设备、人员等,需要进行整体规划,制定方案,因此准备工作比较复杂,具有综合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1.2施工工艺要求高
园林的建设不仅要具有美观性,同时要具有功能性以及实用性的特点,因此在建设中对于施工技术和工艺的要求较高。比如城市园林需要给人们提供一个休闲及娱乐的地方,因此必须关注基础设施建设,在施工中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既要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又要满足人们的观赏需要,提高生活质量。
1.3专业需求高
园林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复杂的工程,施工周期较长,并且施工人员的流动性大,在施工中具有一定风险。因此园林建设对于施工人员的专业度要求较高,施工人员要具备专业知识以及高超的技能,还要有应急处理和反应的能力,对园林建设中出现的风险及时防范,保证园林建设的顺利开展。
2简析风景园林施工中主要的技能型技术
2.1主动型
所谓的主动型节能技术,主要是指通过非自然模式进行园林工程建设以及通过人为控制等相关方法对资源进行再利用。在建设景观花园的过程中,采用主动节能技术必须有效地改善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例如,在使用太阳能电池板时,工程组应特别注意相关资源的使用是否合理。在现实生活中,这些过程尚未完全应用于花园建设过程。人们必须非常专业,同时要有效地控制收入与投资之间的科学比例。此外,由于操作难度大,不符合保护等概念,因此并未在园林建设过程中广泛使用,但已应用于景观布局。
2.2被动型
在采用被动节能技术的情况下,工程设计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园林项目所在地区的实际环境,科学分析气候,水文等相关因素,适应当地情况,并合理规划园林建设和设计原则。在施工环节上,根据园林项目所在地的基本特征和资源以及其他有利条件,这不仅保证了项目的质量以使设计与环境相匹配,还制定了合理的施工计划以节约能源。实现实用,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保证了项目的顺利进行,为人们提供了更加舒适的环境。在采用被动节能技术,进行详细分析并全面了解现实环境条件之前,必须格外注意相关事项。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节能效果,我们将相关的节能技术与人工节能技术相结合,对各种自然因素进行详细分析,然后充分利用建筑设备,技术和材料的效果来增强和提高节能效果。实现真正的施工质量,人类可以创造出更加美丽的景观环境。
3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运用策略
3.1施工前期策略
3.1.1图纸校核
在施工前期阶段,应做好图纸校核工作,首先,需要施工方针对设计方土工图纸开展现场校核工作,在核对过程中,需要明确关键要点,保证施工方对图纸充分熟悉,规避因此产生后期施工错误现象、施工返工现象,避免资源浪费情况出现;其次,在现场校核工作完成后,施工单位负责人员需要和其他施工人员开展技术交底工作,保证施工人员对施工项目具有正确认知,为后期施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让施工人员对项目的把控能力得到保证。
3.1.2社会调研
在节能型技术运用前期,需要做好风景园林工程所在基地的社会调研工作,首先,应做好材料调研工作,如施工所用软质材料、硬质材料,在保证材料质量、价格合理的前提条件下尽可能选择本地材料,保证材料与当地气候环境的高度适应性;其次,应对周围环境干扰予以充分考量,避免周围环境受到噪声影响,对机械设备予以合理选择。
3.2具体施工策略
3.2.1地形施工
地形施工在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中占有基础性地位,在地形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土方现场调运图予以科学制定,利用土方调配图完成地形整理计划制定工作,避免出现地形盲目整理现象;其次,需要完成土方挖掘探测工作,依照探测结果,对地形施工措施予以科学制定,避免土方机械更换与土方施工同时进行。
3.2.2水体施工
水体施工在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中的所占比例相对较大,首先,在地形考量后,需要对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予以合理设置,让雨水净化、雨水下渗得以增强,达到节水效果,与此同时,雨水花园设置可以让土方运输得以减少,可以让景观效果得到保证;其次,需要对进水管线施工先后顺序予以科学调控,保证给水管线埋深合理,避免有返工情况出现;然后,在旱溪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现有条件予以合理应用,完成地方特点景观建设工作;最后,需要对水池水生植物数量以及容水量予以增加,提升水体净化能力,避免有水体变质情况出现,为后期养护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奠定基础。
3.2.3种植施工
风景园林工程种植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植物进行合理选择,在施工中,应尽量在工程附近苗圃选择植物,完成采购工作,保证植物成活率;其次,需要保证苗木移植时间具有高度合理性,天气与季节特点适合苗木移植,在不同季节需要选择差异化的方法;再次,需要在移植植物过程中尽可能使用科学机械设备,避免因人工搬运二次伤害植物;最后,在苗木种植过程中,需要采用一定措施保证植物保水、植物生根。
3.3施工后期策略
3.3.1废料处理
在风景园林景观施工后期,应做好废料处理工作,保证风景园林景观能源节约性。在硬质废料处理中,应禁止材料随意丢弃现象出现,应收集多余铺装石材,以方便在道路拐角加宽以及其他工程项目中应用,与此同时,可以组成石块为石组,形成小型景观节点,保证硬质材料应用充分;在软质材料处理中,针对死树,需要对其进行有效修剪,为活树作为树撑,转化废旧材料为有效资源。
3.3.2人员调整
施工后期主体景观施工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在收尾工作中,需要对人员进行有效调整,留少量工作人员在现场进行工作,在工程进度不受影响的前提条件下精简人员,进而节省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资源及成本投入。
3.3.3管理反思
在施工过程中,为让成本得到有效减少,需要对工业生产装配模式予以积极学习,与此同时,应针对模式、方法应用效果进行项目管理反思工作,针对现存问题进行及时解决、有效整改,并调整施工管理策略,为日后类似项目的施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结束语
风景园林建设比较复杂,应用范围很广,在一定的建设过程中容易受到开发商,地理环境和图纸的影响,必须改变园林建设的实际条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景观花园的最终目标,而人工设计则创造了人造景观,如岩石,水景和绿化带。就景观设计而言,在构建特定项目时,应首先考虑整体效果。同时,在园林绿化设计中,必须科学地控制这一过程,实现整体效果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杨光熹.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四川水泥,2019(05):118.
[2]杜柳仪.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运用[J].现代园艺,2019(08):179.
[3]钟成.节能型风景园林施工技术探析[J].现代园艺,2019(06):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