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简析 黎金龙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黎金龙
[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园林绿化工程也在广泛开展,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也让城市发展更加具有活力。
        江苏三叶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镇江  212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园林绿化工程也在广泛开展,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也让城市发展更加具有活力。但是在部分园林绿化工程中,由于施工管理不当和施工技术等问题,导致工程整体质量不高。基于此,论文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入手,讨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提升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方法,希望对我国园林建设工程具有帮助。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管理建议
        1导言
        园林绿化项目是当代城市建设中重要的内容,其施工质量管理效果,直接能够作用于城市的精神面貌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因而,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进程中,要重视监管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为新时期的城市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2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概述
        园林景观施工管理就是根据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设计施工方案,然后加强质量控制,进而打造出可以发挥生态作用和经济价值的园林工程,在很多地区,城市都将园林工程建设作为提升城市影响力和显示风貌的重要举措。对于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管理来说,关键在于施工人员、施工材料和施工制度,只有相关人员素质提升,施工材料质量得到保证,才可以在完善的施工制度下进行施工,进而打造高质量工程。目前看来,我国很多城市的园林工程建设都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导致施工材料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并且部分园林工程缺乏后期的养护管理,也影响了园林工程的观赏作用。
        3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首先,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体系需要完善。园林绿化工程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在完善的管理体系下施工。然而,部分工程的开展更多依靠以往的管理经验进行,这样就导致在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同时在施工中也容易出现随意性,所以苗木的存活质量不能得到保障。在工程验收环节,也存在不能严格按照验收标准验收的情况。在具体的施工现场中,园林建设单位也缺乏必要的问责机制,所以部分施工工作不能完全落实,比如施工人员和监管人员权责不明,这些都是需要改进的问题。
        其次,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问题。施工方案确定后,在整个施工环节都需要加强质量管理,其中包括对设计方案进行检查,施工范围和具体施工位置的确定,然后根据工程量确定人数、施工材料,并且明确所要种植植被的类型和品种,加强对苗木质量的检测。然而,部分施工单位节约工程成本,会采购一些质量不能得到保证的材料,苗木规格也不符合设计要求。
        再次,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监管能力。监管人员需要根据工程实际让施工顺利进行,然而由于施工人员录用渠道不正规,部分施工人员缺乏专业施工技术,也缺乏对施工工艺的了解,导致在施工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而监管人员由于疏忽管理,也容易导致工程质量不能得到保证。从监管人员自身的角度来讲,没有深入园林工程实际,这样设计方案与实际园林景观施工会存在一定差异,也容易导致出现返工的情况,难以顺利保障工程开展。
        最后,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人员没有定期养护。对于一个完整的园林绿化工程来说,不仅要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也需要做好对苗木后期的养护。然而,部分园林绿化工程在后期没有对养护人员做出高要求,未能按时进行除草、剪枝、施肥和杀虫等工作,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园林工程的观赏效果。
        4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的建议
        4.1控制好栽种苗木的质量
        选栽苗木的质量,是确保绿化施工整体质量的基础。为此,在工程施工之前,务必根据早期设计要求,筛选订购符合设计意图的植物,重点检查苗木的产地、检疫、规格、数量等参数指标,确保选栽植物满足绿化工程的设计要求。
        苗木进场后,要当场清点验收,检查是否备齐合格证;是否与合同要求匹配;是否为改良、嫁接品种等等。同时,留意乔木、球类植物的高度、地径、分枝点等等,避免出现以次充好的情况。
        最后,检查苗木质量,是否有病虫害,长势、外观等是否健康,以满足绿色施工的要求。


        4.2积极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4.2.1前期做好准备工作,储备好绿化施工材料。前期工作很重要,关系到后续工作开展顺畅性。
        第一,合理规划实施。规划到位,细节落实具体,做好质量控制,确保后续工序能满足施工标准,以避免延误工期、缩短施工成本,提升施工质量。
        第二,勘察好施工环境。施工中的环境因素,比如:水文、地质、气象等等,都会影响到工程施工质量。为此,前期应做好环境勘察,掌握水文、地质等情况,确保环境能满足施工要求。
        第三,做好技术交底。技术交底是施工前重要的准备工作,为此,施工前,组织所有技术人员会审图纸,将技术交底文件交付给施工项目单位,确保施工人员对施工意图、工艺要求、操作难点等等掌握具体。此外,技术交底的过程中,同样会发现一些不足或缺陷,必能提前做好修补和改善。
        第四,做好岗前培训。人才要素是影响绿化工程施工的第一要素,尤其其技术水平对施工工程的质量影响更大。为此,施工之前,对施工人员要做好技术培训,确保员工专业技能达到施工要求。同时,注意做好各施工环节的人力、物力调配,确保施工的有序进行。
        4.2.2严格检查采购材料,确保入场材料质量。选购的材料,应选自信誉好的厂商。以上等的原材料,保证工序的安全、高效、优质。在此,严格检查采购材料,确保材料的类型、参数等等与设计要求符合。进场后的原材料,同时做好复检,确保质量满足施工要求。对材料的管理,要体现分类、有序,做到高效利用,避免存在浪费的情况。
        4.2.3准备后配合施工设施,便于后序施工的顺利开展。园林绿化施工,是一项技术性强的工程。山石、植被的点缀,往往需要配合不同的基础设施。这样,在设施采购方面,应对材料、规格、参数、技术指标等等,都要详加说明甚至体现在图纸的每个施工环节中,以便于采购和施用。此外,苗木栽植后,还要做好悬挂说明,合理编号,以便人们了解参观。
        4.3处理好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4.3.1注意改土换土。改土和换土,整理好施工地形,是确保植物成活率的关键。施工过程中,土质不符合作物生长要求,是常有的问题。为此,施工前,最好能替换到适合作物生长的活性土壤。同时,注意清理瓦砾、石块等影响作物生长的垃圾。
        4.3.2注意地形清理。地形清理,要以确保植物成活率为前提,要将场地上的建筑垃圾彻底清理出场,对影响灌木、乔木生长的潜在因素如土壤的透水性、水的流动性等进行充分考虑。为避免产生地下集水坑,影响苗木成活率,清理过程中应注意是否会形成不透水层。通常地形清理时较容易忽视透水问题,此问题会导致苗木频死的现象发生(因此在清理场地时,为明确水的流向和保障水流畅通,要加强排水系统的维护工作,确保不会因为导流不畅形成地下集水坑。
        4.3.3做好地形验收。清理好地形,做好改土换土,最后就是验收地形。对地形的验收,当前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这几个条件必须要满足:其一,中间突出,四周凹陷。其二,回填土壤质量,控制好可松系数、土方质量等等。验收时,完全可根据这两大指标,组织验收。
        4.4做好后期的养护管理。在现场施工完成后,生长期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会遇到病虫害问题,所以需要加强后期养护管理。主要的原则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养护人员需要分析病虫害类型,然后确定生物防治或者物理防治手段,如果需要使用农药治理,要保证农药无毒害,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苗木在后期如果出现长势不佳,需要加强除草和剪枝,以此减少对养分的消耗。
        参考文献:
        [1]姚伟.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路径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9(33):64-65.
        [2]许彦本.论如何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J].现代园艺,2019(20):207-208.
        [3]杨严文.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简析[J].大众标准化,2019(11):77-78.
        [4]左明杰,李路文,董春阳.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施工质量管理[J].种子科技,2019,37(07):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