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智慧化的管理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是具有重要作用的。在广义上一座城市实际上就是一座信息库,信息库是由多条数据构成的,将数据整合管理,通过一定的分析以后可以反映出一座城市的建设情况。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引领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无论是对我国城乡规划新技术的应用,还是对智慧城市的建设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该文针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为推动我国城乡规划在大数据时代下快速发展,如何将大数据应用于城乡规划及智慧城市的建设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大数据;城乡规划;智慧城市;建设措施
前言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方式,也对我国城乡规划与建设带来了新的技术与理念。智慧城市是大数据发展的重要载体,而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是数据资源,两者密不可分。城市大数据的分析将彻底改变传统城乡规划的编制方式,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将全面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运行效率。
1 大数据为城乡规划带来的机遇
1.1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城乡规划应用
推动城乡规划尺度与技术方法革新,一方面,大数据推动了城乡规划尺度与视角的变化,以往城乡规划数据主要依靠普查与抽样两种方式获取,其中普查数据涵盖的时间跨度较长,抽样数据的成本消耗较大,而大数据技术有助于推动城乡规划时间尺度的有效缩短、空间尺度的显著扩大。另一方面,大数据推动了城市研究技术方法的革新,例如运用GIS软件可有效提高规划数据采集精度,将GIS/GPS与网络日志相结合能够扩大数据采集范围、提高数据采集的实时性,借助微博、Twitter等应用软件可获取城乡居民活动的空间联系,采用Google-Map还可完成对城市空间内人类活动情况的制图分析。促使数据来源与获取方式日渐多元,一方面,大数据促使城乡规划研究中空间信息的来源得以显著丰富,拓宽了信息来源渠道,在获取海量数据的基础上,围绕针对性问题提取相关“有机数据”进行分析利用,促使数据的真实性得到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大数据时代还推动了城乡规划中数据获取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其中“众包”指将数据调研、数据获取等业务外包给感兴趣的公众及其他专业人士,有助于最大限度提高数据获取效率,进一步拓宽“有机数据”的获取渠道、提高数据质量。
1.2 利用GIS平台进行城市空间规划
传统的城市规划平台为AutoCAD,它是一个优秀的绘图平台,具有强大的图形编辑功能,但无法对绘制的点线面进行数据定义,不能进行与图形对应的数据分析,数据与图形对应关系需要利用其他软件平台进行二次表达。GIS平台则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不仅能表达空间数据,也能表达属性数据,二者相互关联,一一对应。不仅如此,它还具有强大的空间及数据分析能力,运用地理数据库可以进行邻近分析、网络分析和栅格分析等。例如运用邻近分析方法进行城市各类公共设施网点的服务半径分析;运用网络分析方法进行交通时间、成本、运输路径的优化;运用栅格分析的方法进行不同时段城市人口密度分布的变化等。可以说GIS平台几乎可以分析城市空间规划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决了传统城市规划数据分析薄弱的病症。未来城市空间规划的编制也是基于GIS平台进行实施的,不仅要编制空间地理图形,还需形成与之相应的地理数据库。
1.3 搭建好整体性的系统框架
在传统时代,城乡规划更多需要详实全面的实地踏查,在反复的论证与修改中不断完善规划方案,这不仅耗时费力,同时也难以保障城乡发展规划的科学性。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依托于信息技术来实现快速科学的城乡规划,既能够提升城乡规划方案的科学精准性,同时也能够有效减少相关资源的消耗,不断提升城乡规划的时效性。但在城乡规划过程中,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应该率先搭建整体性的系统框架。一方面,在城乡规划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来完善系统构建,将城乡规划过程中可能涉及的方面和内容等全面嵌入该系统内,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以及畅通传输与利用。特别是在该系统中,应该充分体现公共利益,综合保障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在城乡规划实践过程中,还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来进行规划方案的解构。城乡规划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综合性工程,不同的工程项目需要匹配差异化的规划方案。依托于大数据技术既能够从整体上来保障城乡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同时也能够从个性角度来明确不同工程规划方案的实践性。
2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
2.1 进行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持,如何将城市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数据进行整合管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大难题。随着十九大提出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再次推动了传统意义上的智慧城市向新型智慧城市的演进,这就要求智慧城市从进行顶层设计开始入手。依据各类不同智慧城市的建设需求和目标为导向,从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基础设施架构、安全体系、标准体系、产业体系等多个方面进行协同设计,从而实现治理更现代、运行更智慧、发展更安全、人民更幸福的新型智慧城市。
2.2 构建城市开放信息平台
智慧城市是以“以人为本”为基本原则,以“为民、便民、惠民”为导向进行创建的,这就离不开大数据平台的构建。城市开放信息平台的建设将实现数据共融共享,保障数据安全,提升网络数据效率,从而及时应对城市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信息平台将全方位整合金融、医疗、健康、养老、教育、旅游、交通、社会保障等与人们生活相关的各种服务,支持电脑及手机APP多终端快速查询及业务办理,提升人民对城市公众参与的积极性。随着各行各业“互联网+”战略快速推进,互联网应用更加丰富,公共服务更加多元,线上线下结合更加紧密,将为人们提供更加公平、高效、优质、便捷的服务。
2.3 建立城市运行中心
智慧城市的良好运行离不开城市大脑的指挥,城市运行中心的建立将为智慧城市提供一个具有智能决策分析功能的城市大脑。大数据就像是血液一样流淌于智慧城市的各个方面,为智慧安全、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生活和智慧环保等各领域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3]。这个统一的城市运行中心将实现城市各种数据资源的融合与共享,并与政府和企业进行跨部门的协调联动,为城市高效运转和政府精准管理提供有力支撑,从而更好地对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道路交通设施、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民生、城市产业等城市运行情况全方位地进行系统有效的掌握和管理。
结语
智慧城市的构建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持与创新应用,因此务必基于大数据推动城乡规划理念与方法的创新,通过数据挖掘、数据分析与综合应用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推动城市管理模式的创新与产业结构的升级,依靠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城乡经济发展、优化居民生活体验,更好地达成智慧城市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倩芳.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智慧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J].通讯世界,2017(11):272~273.
[2] 张冰.大数据时代的城乡规划与智慧城市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8(12):276.
[3] 王燕红.大数据时代城乡规划和智慧城市建设探究[J].居舍,2019(19: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