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吕振星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吕振星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加强,我国建筑行业获得良好的发展。模板工程也成为了工程中重要的应用形式。
        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加强,我国建筑行业获得良好的发展。模板工程也成为了工程中重要的应用形式。受支撑模板设计缺陷或是拆除工艺方法不当等因素,易引发结构开裂等问题,严重时还会出现模板坍塌事故,给财产与安全带来威胁。
        关键词: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
        在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模板施工技术随着建筑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但想要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施工技术,并在施工中充分考虑技术和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保证最终的施工质量。
        1模板施工技术的概念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为更好地增强建筑工程的结构稳固性,需应用到模板施工技术,作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基础,模板施工技术标准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且国家专门制定了相关管理办法,对模板施工技术结构做出了精准、具体的规定。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高大模板需使用的脚手架在搭设跨度和高度等方面都会有较高的要求和标准。经常用到的脚手架种类包括门式脚手架、型钢支架、碗扣式支架等。其中型钢支架的支撑效果最好,且其支撑形状会随着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随意变换,但是这种支架主要通过电焊进行焊接,导致施工成本花费较大,而且成品失败率较高,以致于无法正确预估具体成本预算。但是将碗扣式脚手架与此种技术有机结合,将会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2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2.1选择模板材料
        确保工程质量,首先必须要确保材料质量,在模板工程中材料是以模板材料及其紧固材料等等为主。在选择模板材料时应当多加注意,模板施工过程中尽量采用将木胶合板当做模板的原材料,还要选择信誉度相当高的供货商采购产品,该材料尽管满足施工要求,然而吸水率通常都是集中的,这样容易导致混凝土的成型效果不显著,降低质量。现阶段,施工过程中可以将防水膜适量的涂抹在模板里面,这样能够降低胶合板吸收水分。通常,制作混凝土模板必须要完成切板以及钻孔等等工艺,也要认真制定对工艺的技术规范,确保模板质量合格。在模板制作结束后,需要将防水漆涂抹在模板的适合部位。
        2.2模板工程施工方法的对比分析
        (1)传统式施工方法是目前国内建筑工程中最常的使用施工方法,因施工成本低,从整体规划至现场施工由过去所做过工程取得经验,来实施这套施工方法。(2)传统式施工方法所使用材料为木模,以一般经验使用次数为10次,超过就以购置添加新材料使用,使增加施工成本,而系统式施工方法所使用材料为钢模,可使用次数为50次,比传统式施工方法更佳,且可以重复利用及无须购置新材料,以及使用超过次数可回收再利用。(3)系统式施工方法无须专门技术及经验即可施做这套施工方法,克服解决现今传统式施工方法许多缺失问题。(4)系统式施工方法在发达国家常用,在国内有引进系统式施工方法,碍于因施工成本费用高、周转不易等问题,使得建筑商无法采用系统式施工方法,而继续使用传统式施工方法,也无法得到有效推广利用发展。(5)系统式施工方法因成本费用昂贵,是在于机械用具的购置、材料引进等成本,但长期性使用下,可减少施工成本获得更大的利润,不断提升经济效益及施工质量。
        2.3模板施工工艺
        模板施工工艺主要由三项工序构成,分别为底模板与基础梁安装作业、柱模板以及墙体安装作业、顶梁板模板安装作业。而各项模板施工工艺的主要内容与技术应用要点如下:(1)底模板与基础梁安装环节。

组织开展底板侧壁砖胎膜砌筑作业(确保砌后尺寸与强度符合工程设计要求)、砖胎膜抹灰防水作业(在垫层上开展防水作业,并延伸至砖胎膜之上,从而在后续混凝土浇筑作业完成后,将防水层上翻至侧壁墙体)、绑扎基础梁钢筋(结合实际施工情况、采取相应固定措施与合理绑扎方式)、搭建基础梁模板(同时构建起模板配套支撑加固结构,确保在后续混凝土浇筑环节中,模板不会出现偏移等施工问题)、模板验收作业(重点检查模板安装位置、角度与结构密封性是否符合施工要求)。(2)柱模板以及墙体安装作业。在墙体安装作业环节中,需要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化施工条例,组织开展放线测量、墙体验收等施工作业,并结合实际施工情况采取恰当墙体安装工艺。而在柱模板安装环节中,需要在实际施工情况(如墙柱以及独立柱施工情况)基础上,针对性地制定具有高度合理性与可行性的安装施工方案,从而实现对后续模板拆除难度系数、作业量的降低减少。(3)顶梁板模板安装作业。这一环节的主要施工工序为开展测量放线作业、安装模板支撑结构、开展梁底模板安装作业、对梁钢筋开展绑扎作业、安装顶板以及侧模板、绑扎顶板钢筋材料、开展隐蔽工程以及模板施工验收作业。
        2.4大模板安装技术
        安装过程中结合大模板表面标注的编号,根据先后顺序认真安装,防止与脚手架发生撞击而损坏模板。安装过程中应当根据安装步骤开展,使用塔机将大模板吊装到相应的安装部位,再使用撬棍根据墙体位置线,能够使用两块模板中间安放穿墙螺栓的塑料套管,这样能够对墙体厚度进行科学的控制,保证地面位置偏差与有关标准要求相符。运用对称对大模板的一对地脚螺栓进行调整,进而使大模板调整到适合的位置,安装结束后必须要仔细检查模板安装位置的扣件等等,需要在固定大模板的基础上,才可以开展接下来的工序。并且需要在确保墙体拼接缝的墙体厚度后,才可以正式验收后续的浇筑混凝土。
        2.5模板接缝施工工艺
        要想有效解决板缝渗漏问题,以及由于温度变化而导致的板间应力变形问题,需要在拼接位置涂抹一些连接性能相当强的硅胶。然而如果模板两边彼此挤压,这样就容易形成挤压缝。为了可以消除工程质量受到施工缝的影响,应当在模板和模板之间运用橡胶条进行紧固。将以上工作做完后,就能够固定连续板条与模板。在制作板条过程中,必须要将其搭接下边缘制作成斜角,尽量控制在45度左右,这样既可以将混凝土中的气体排出,让其密实,还可以确保其形成的缝始终保持在平整的状态,彼此对称,外型美观。
        2.6模板拆除
        (1)在第一次拆模时,应严格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将对拉螺杆放松并抽取,然后拆除墙板上的各条围檩钢管,在对墙体板筋方木进行拆除,接着拆除墙模的九夹板,最后对侧模进行拆除。拆模时要注重下列几个要点:拆下的所有扣件都要及时外运,在施工部位应有足够大小的操作面;需要承重的模板,其顶部不可松动,对第一次拆模有直接影响的顶撑,如果发生松动,应立即进行加固处理;如果施工中发生爆模,则要将混凝土拆除,然后安排专人将其凿平。(2)在第二次拆模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先将排架上的牵杠拆除掉,然后拆除平台上的格栅方木,再对梁底板模进行拆除,最后拆除楼板底模及钢管排架。
        结语
        综上所述,模板施工是建筑结构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施工质量和安全对后续施工和整个结构的质量有直接影响,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目前该建筑工程的模板施工已经顺利完成,整个过程安全可靠,且质量合格,说明以上施工技术合理可行,值得类似建筑工程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覃文珩.建筑工程模板与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9):44-45.
        [2]单希翔,吴士桃.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19(S1):261-262.
        [3]文凤枝.浅析建筑工程中模板工程施工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9,26(08):123-124.
        [4]陆松威.房屋建筑施工中现浇梁板模板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5):15-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