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城港市渔业电台 广西防城港市 538021; 2.防城港市水利局 广西防城港市 538021;3.防城港市渔业电台 广西防城港市 538021
摘要:在建筑体系逐步完善背景下,水利工程功能属性也在发生改变。同时水利工程内部结构和外部造型也发生着改变,因此为确保水利工程顺利施工,施工人员需要采集比较全面的数据信息,从而为后续项目稳定推进奠定坚实基础。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将水利工程属性特征量化成数字化信息,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整理,提升水利工程施工有效性。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应用
1信息化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1.1信息化管理的程度低下
信息技术已经被推广并应用到了管理工作当中,但是其并不是所有的管理环节都能达到信息化的标准,仍旧会存在人工操作的现象。一些施工单位会继续沿用其原本的管理模式,去监管施工以及工作人员,开展一系列的资源管理工作,只有待管理人员以及项目的施工设备物资等进入到现场之后,才可以落实各项管理工作,工作人员要及时的收集整理和项目相关的数据信息,如果没有及时且合理化的使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就会影响到项目的整体品质。
1.2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低下
在开展信息化项目管理工作时,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对当前的软硬件设备开展相应的操作工作。但是在实际的现实管理工作中,很多水利施工单位中的信息化人才数量都会比较少,其根本无法凸显出软硬件自身的优越程度,这会阻碍到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另外,还有一些施工单位和其技术的使用会过于的狭隘,其仍旧会采取人工管理的模式,这就导致信息技术管理材料以及物资设备等不能落实到实处,从根源上扰乱了水利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提升了项目管理的风险。
1.3共享信息交流和传播程度低下
当前,我国已经迈入了信息化时代,人们的生活中会涌现出大量且高水平的信息技术,其需要进一步的强化并提高信息技术的推广力度。处于基层的工作人员无法较为深入的掌握并了解信息化的内容,还有一些现实的管理工作也不能去落实,共享信息交流程度低下,数据信息的传播速度也比较缓慢。
2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数据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
2.1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专用术语,它的工作原理就是将各种分散的数据整理然后统一集成到一个环境之中,是提供决策型数据访问的各种技术和模块的总称。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其核心在于对庞大而又复杂的数据信息进行综合管理,管理技术包括三个阶段,即人工管理、文件系统管理以及数据库系统管理。目前来看,数据库技术逐渐发展成对象型数据库技术,一方面吸收了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的核心部分,另一方面还吸收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从而使数据信息分析以及处理工作更加简便可靠。以后对存储数据库分类、改正以及编写和查阅时,基于数据库施工管理系统即可快速而又简便地将其查找出来,从而大大提高了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效率。同时,还可构建数据库系统,不仅可以使大量的数据信息存储、编辑以及改正变得更加的简便,而且还可以提供平台,使各项资源都能够得以共享。
2.2网络通信技术
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主要依靠网络硬件,它的主体是通讯传输技术。在确保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信息客观可靠的基础上,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信息数据高速传播,能够有效发挥其技术支撑作用。网络通信技术可连接地域范围内的各类水利工程项目,这有利于确保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能够对各种信息数据和资源实现共建共享。同时,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信息传输量,并且对信息数据进行校对,继而实现传输水利数据、图像以及三维模型等相关资源的交互利用。
2.3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基本功能是反映地理坐标,并通过地理坐标确定有关信息的坐标和相对位置。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获取三维空间图,及时对地理情况以及动态信息进行及时了解和把握,在获取相关信息的同时对模式分析技术进行有效利用,合理利用数据分析技术手段和空间数据信息。现阶段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其自身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其中优点是可对信息数据进行综合处理,不仅是国内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和方法,而且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4GPS定位技术
GPS是在GIS等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逐渐研发出来的。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的数据信息采集处理工作较为复杂,基本上占据了大部分的管理资源,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为此,笔者建议采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比如GPS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基于GPS技术建立管控网络系统,并且将水利工程项目纳入其中,无论何时都可以对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详细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并且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GPS技术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无论环境或者天气情况如何,都不会受到影响;第二,GPS技术具有精确度高等特点,可以准确获得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的各项材料和信息数据。从实践来看,这些测量信息数据可在现场准确测得;第三,GPS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数据测量的自动化程度。一旦遇到突发性的问题可以快速做出反应,为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决策者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GPS技术在当前水利工程监测系统中的应用,可以简化监测过程,布设适量的监测点即可准确接受信息数据,并且自动对监测数据进行结算。
3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3.1强化企业信息化管理意识
水利工程施工单位需要高度重视信息化管理工作,正确的认知该项工作,同时其还需要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层的信息化专业知识技能,将信息化管理工作当做各项工作开展的首要任务。只有施工单位正确的认知信息化管理工作开展的价值,才能进一步的丰富企业的人力、物资等。另外,企业的一线工作人员也需要注重信息化的管理,接受正确的知识。企业要以自身的实际状况,设定出具体化的信息化管理内容,进一步的完善管理的内容,提升并强化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意识。
3.2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与系统
对于水利工程管理来说,其需要包括项目管理模式和设置项目管理组织的整体建设,而整个管理过程中同时需要进行分解管理职能和设计具体的工作流程。而对于目前的管理工作来说,整体搭建需要的方式和方法较多,其中较为重要的就是信息化管理平台的综合建设,以目前的相关建设来说,如果为保证整体质量就需要从多种元素入手,其中较为重要的方法就是现场的整体监控,所以搭建信息化平台需要在第一时间完成整体建设,但是当前的具体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较多,如果完成基础数据和编码设计等相关操作,都是较为重要的技术支持,因此完成相关的整体建设对于后续发展提升有着较好的效果。
3.3对相关人员的培训进行重视
为了提高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水平,应该对引进和培养高技术水平给予高度重视,对内部的管理人员可提供出国深造或专业培训的机会来提升其职业素养、专业技能,也可通过招聘渠道引进专业人才,并明确分配职工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更好地开展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企业发展的关键动力就是人才。在企业内部建立一支技术水平高、管理水平高的专业人才队伍,进而满足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实际需要。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化技术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其施工监管水平,较之于以往的管理手段和模式有过之而无不及。水利工程作为惠民工程,其建筑规模普遍较大,这也增加了数据信息的采集难度。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信息整理效率,为施工进度推进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信息化技术也将向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并且与其他技术进行融合,组建更加完善的信息处理体系,从而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提升工程的社会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树成.信息化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农业,2019(08):61.
[2]苗丰慧.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07):119-120.
[3]杨永聪.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及发展[J].中国标准化,2018(10):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