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建筑设计中的消防设计分析 王立松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王立松
[导读] 摘要:人防建筑简单来讲就是人民防空工程为必要附属工程的建筑工程统称,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地下车库,在其内部要设置所需设备,像是人防门、封堵门、照明、通风、给排水、通讯网络等等都包括其中,可谓是设施俱全,但是人防建筑大多存在一个弊端,就是位置相对隐蔽,且内部面积小,不通透,从而加大了火灾的发生概率,不仅如此。
        南京地下工程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人防建筑简单来讲就是人民防空工程为必要附属工程的建筑工程统称,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地下车库,在其内部要设置所需设备,像是人防门、封堵门、照明、通风、给排水、通讯网络等等都包括其中,可谓是设施俱全,但是人防建筑大多存在一个弊端,就是位置相对隐蔽,且内部面积小,不通透,从而加大了火灾的发生概率,不仅如此。一旦发生事故,人员疏散也是极为困难,不论是对于建筑本身,还是对于人民生命安全来说,均面临着很大的风险,正因如此,为了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以及提升人们的自救意识,本文特别对人防建筑设计重点消防设计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能够有助于人防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人防建筑;消防设计;相关分析
        引言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越来越高,这对于军事方面来讲,军火武器的研制水平也是越来也高,各国在发展的同时,所面临的压力也是日益增大,为了避免受到外来侵扰,我国愈加注重人防建筑,其建立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防范外来航空侵袭,保存固有战斗力,在当代,人防地下室主要依附于地上主体建筑,这样一来,此二者可以达到相互支撑的作用,进行平战结合设计,进而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1消防设计的必要性及其概念
        消防设计是每个建筑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保障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人防建筑设计是比较常见的防护设计, 由于其效果比较显著,所以在进行消防设计时,给设计人员带来极大挑战,并提高了设计人员对消防设计的重视,保障设计人员进行消防设计时的质量。人防设计不仅能够充分体现出消防设计工作的防护效果,还可以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建筑防控需求。就此而言,人防建筑设计是消防设计的前提。除此之外,虽然我国对消防设计有严格的政策规定,但是在进行人防建筑设计时,需要进行合理化、综合化考虑。消防设计主要是为了防止在建筑当中出现火灾,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火灾带来的各种危害,因此,灭火器是消防装备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进行消防设计过程当中,不仅要考虑火灾可能发生的面积,还要考虑整个建筑的各方面因素,例如:疏散通道、通道指示等。
        2人防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
        2.1出入口设计
        为了体现人防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在进行出入口设计时,需要对疏散面积进行控制,每百人不能小于0.3m,并且出入口门通过人数不能超过700人,这两项标准是出入口设计的基本要求。根据每个建筑的不同,出入口设计也不同。出入口设计除了要满足上述基本要求,还要对非人防区部分进行设计,通过废人防区进行人口疏散。如果建筑不满足此要求,可以通过电梯进入非人防区,在进行人口疏散。
        2.2平站转换的设计
        平站转换设计主要分为早期转换和临时转换以及紧急转换三部分。早期转换主要是指在通常情况下,对人防器材筹集、物资运输、人防构件加工在30d内完成。临时转换主要是指对出入口封堵工作在15d内完成。紧急转换是指,防护工作和防护单元内连接要在3d内完成,并且需要严格按照战争时的标准进行设计。平站转换设计的三个设计阶段需要严格按照国防安全进行设计。虽然现阶段国际事态比较缓和,但是为了维护国家自主和公民的安全,需要加大防护措施,就此而言,平站转换设计具有一定意义。
        3消防设计在人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防火设计
        在人防工程项目消防施工过程中,一般将消防等级设置为一级,要求地下室所有的防火设备都必须满足国家标准要求,材质为甲级钢质防火门。

如果地下室发生火灾,还需要保证相应设备承受大火灼烧在三小时左右,同时还必须做好防火墙和楼板之间的间隔管理工作,合理选择优质防火材料进行有效隔离和封堵,需要优化隔墙和防火墙的管线材质,保证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在对地下室进行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按照标准要求对自动灭火系统和防火分区进行划分,在地下室的各个分区都应该设置两个以上的安全疏散通道,保证地下室通风性能和安全性能,同时做好消防安全设置的安放工作,将可能引起火灾的因素进行有效规避,保证地下室安全。
        3.2应急照明设计
        电气设备使用时建筑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进行电气设计过程当中,为了确保照明设备能够充分发挥消防效果,需要不断进行完善,这样才能提高照明设备在发挥火灾时的逃生指示作用,便于火灾发生后人员疏散,并提高人员疏散的安全系数。建筑照明设计在线路上需要使用两条供电线路,一条供电线路是常用线路,主要是为了给建筑平常照明提供电力。另一条是备用线路,备用线路主要是再过在发生时,为照明提供电力。应急照明设计需要确保在火灾发生之后能够正常启动,这样不仅能够为人员疏散提供帮助,还可以为消防救援人员提供帮助。为了防止火灾对应急照明电源的破坏,需要在疏散工作完成之后切断电源。除此之外,为了提高照明系统的防火性能,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源导线,以提高备用照明系统的防燃性。与此同时,对照明线路的铺设进行严格设计,避免火灾发生后就对照明线路产生影响。
        3.3消防控制室
        为了提高人员疏散效率,需要在地下一层与低下安全出口连接处建设小房控制室,消防控制室需要选择耐火性高的材质,隔离墙耐火极限需要高于3小时,楼板耐火极限需要高于2小时。为了提高消防设计的效果,消防控制室、水泵刚、排烟室等需要与其他地方隔离,并且在隔离墙上安装甲级防火门。尽量不要安装油浸电力变压器房,需要要进行安装,需要选择人员不密集的出口处,并且选择耐火极限3小时以上的隔离墙及耐火极限不低于2小时的楼板记性隔离,提高耐火性。变压器的储油设备需要安装在油浸电力变压器下面,从而延长火灾变大状况,给人员疏散提高宝贵时间。
        3.4消防疏散宽度的确定
        传统形式下的人防建筑中,在设计消防问题时,一般都会把消防疏散工作放在后半部分,在设计等一系列工作准备好之后才开始着手于疏散问题,因为是后进行的,所以会对设计整体造成影响,甚至会导致设计改动,比如说改变楼梯、坡道等疏散通道宽度等行为,这样一来,很可能造成影响工程开展的整体效率,不利于其进一步发展,所以在进行这一工作时,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合理的对疏散宽度进行设计,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加快人防建筑的建设。
        3.5通风设计
        在火灾发生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也就是说,除去火灾之外,这些有毒气体一旦进入体内,同样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通风系统就显得至关重要,其能够快速的排放这些有毒气体,在设计通风管道时,需要在一些重要地点安设,比如说机房等重要位置,同时还要注意风管安置位置,每个接口之间都要设置相应的防火阀,用来测定室内温度,不仅如此,还要控制好设备的间隔,确保其在正常范围之内,为了保证设备在后期能够稳定运行,还需要进行空间预留,以便于后续工作。
        结束语
        总而言之,近些年来,由于火灾的频繁发生,给人们的个人财产乃至生命安全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由此也可以看出人防建筑设计中消防设计的重要性,因此,为了进一步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相关单位应该加大对于消防设计的重视力度,在固有的基础上,对于消防设计加以创新,确保人防设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山,陆建峰.人防地下商业街火灾发展及烟气蔓延规律研究[J].城市建筑,2016(32):10-10.
        [2]陈昊.住宅区建筑人防地下室设计浅谈[J].工程技术,2016(14):68.
        [3]吴杰.基于人防建筑设计中消防设计探讨[J].建筑与装饰,2019(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