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华信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百色分公司 广西省百色市 533300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旧城区在不断的“新陈代谢”。其中,城市的历史文脉及居民住宅环境都遭到了破坏,城市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了阻碍,所出现的商业、居住等建筑都呈现形态单一、功能不完整,周边的景观、交通设施及其服务设施已无法满足现阶段居民需求,所以对旧城区进行提升改造极其重要。本论文以旧城区进行提升改造来帮助城市的发展,明确旧城区提升改造的现状,在城市设计下所规划的范围,对其土地的规划、城市风貌的传承和空间形态的保护,对旧城区不断进行提升改造。
关键词:旧城区;提升;改造;昆明
1.引言
城市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人口往城市迁移,所以对城市的基础设施要求也会提高,旧城改造已成为当前城市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为适应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需要,提升旧城区可利用空间,对现有城市环境的建筑、空间和环境进行必要的改造。
2.旧城改造
旧城区保护与改造是指伴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为适应城市规划的需求而对与规划发展过程中不相符的旧城区基础设施的的拆迁、重建及修缮利用,绿地与科教文卫娱乐场所的改扩增建设等。
主要包括:(1)改造城市规划结构,在其行政界限范围内,实行合理的用地分区和城市用地的规划分区;(2)改善城市环境,通过采取综合的相互联系的措施来净化大气和水体,减轻噪声污染,绿化并整顿开阔空间的利用状况等;(3)更新、调整城市工业布局;(4)更新或完善城市道路系统;(4)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并组织大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把旧街坊改造成完整的居住区。
3.旧城区保护与改造案例分析
3.1济南旧城区保护与改造
济南旧城区改造,作为升级改造的对象,是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且旧城区是济南市发展和变迁进程的中心,同时在改造过程中又要努力保护好历史文化的发展与建设。
3.2揭阳市揭东旧城区旧城区保护与改造
揭阳市揭东旧城区改造应从其区位出发,利用好区位优势,改造过程中保护好沿线片区环境的优势,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坚持区域整体协调发展。
3.3案例对比分析
济南旧城区改造,街区种类多、文化遗产和建筑物存在多,土地规划不合理,在改造过程中要保护好济南历史文化的建设。而揭阳市揭东旧城区改造紧邻榕江北河,环境优越,规划了建设公园绿地,在建设过程中还要建设景观性道路。
3.4小结
在旧城区改造中应坚持区域整体协调发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在改造中注重环境的保护,合理利用区域的特点,发挥改造的作用,促进老城区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全面改善。
在改造中合理利用资源,改造过程中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持好城市风貌,保护好历史文化。通过对旧城区的改造和优化,实现城市宜居、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城市这一终极目标。
4.旧城区保护与改造造过程中的问题及发展
4.1旧城区提升改造的矛盾
4.1.1现有资源与新建资源间的矛盾
新建的建筑与周围建筑环境不相融合,影响整体建筑风貌。旧城改造要充分利用有利资源,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保留原有建筑的杰作,同时提升新的元素及特征的手法。
4.1.2历史文脉与生活环境间的矛盾
老城区人口众多,交通不便,建筑密度高,基础设施陈旧,造成人口拥挤。在旧城的提升与改造过程中,一方面,老城区历史文脉遭到了忽略;另一方面,旧城区的各种基础设施日渐落后,因此沦为城市的老区。
4.2旧城区保护与改造的发展
4.2.1旧城区保护与改造发展方向
旧城区的升级改造应当与新城区的发展相结合,与旧城区的现代化改造相结合。发展的情况下带动新城区的发展。
4.2.2旧城区提升改造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经济方面:给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机遇,发展旧城区经济的同时也带动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对周边城镇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社会发展:给城市居民一个更为良好的居住环境以及配套设施。
4.2.3旧城区提升改造发展趋势
我国的城市旧城区改造分为多种形式和多个层次共同发展趋势,改造模式由过去旧城区改造转变为旧城区开发。
总结得出现阶段我国旧城区改造呈现出以下趋势:
(1)对城市发展的经济和环境效益的需求增加;
(2)公众参与程度不断提升;
(3)趋向法制化、民主化和多元化。
5.对旧城保护与改造的研究
5.1综合状况
5.1.1设计范围
优化相关项目,优化经济指标,避免盲目乐观。避免误差为设计提供了可靠、科学、合理的依据。
5.1.2相关规范分析
利用城市设计相关规范来对此项目进行研究分析,并总结相关经验对此旧城区提升改造。
5.2旧城提升改造的现状分析
5.2.1旧城区保护与改造的现状
旧城区公共基础设施匮乏,居民居住环境受影响,城中村仍固守传统的经济和生活形态,建筑密度大,道路规划不合理,土地利用不合理。
5.2.2现状旧城区保护与改造的类型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对土地利用进行整合,科学布局各项服务设施,注重对旧城区历史文化的保护。
5.2.3旧城区绿化及道路
完善绿化设施,对绿化进行合理的整合,对道路体系规划进行改善,使道路系统更加完善。
5.2.4现状小结
对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绿化和道路现状分析,从而对其方面进行修缮及整改。
5.3宏观层面
5.3.1土地利用的整合
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通过城市提升改造,置换城市发展空间,实现内部功能结构调整;优化区内道路系统,提高片区通达性。并对片区内部的用地结构和功能布局进行调整,优化整个片区的发展环境。
5.3.2城市风貌的传承
在城市提升改造的情况下,旧城区更好的体现出该城市的文化底蕴,而相关历史文化遗迹和地方风貌的精华都应予以保留,在历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建筑物,应采取相关规范进行保护。
5.3.3空间形态的保护
在提升改造旧城区发展的同时,对空间形态也要进行保护,不可以为了发展旧城区而不顾空间形态,空间形态对整个城市的影响也极大。
5.4微观层
5.5.1景观设施的设计
城市科学的进步和生态环境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要对旧城区景观设施进行整合,要规范化进行布局。
5.5.2公共服务设施的设计
公共服务设施的设计要与建筑相结合,要对其建筑及其周边建筑起到一定的服务作用,其设施的布局要便于城市居民的使用。
5.5.3公共交通道路的设计
对其道路进行修缮及其改造,以形成更加便利完整的道路系统。使道路提升自身的实际性能。
5.6小结
在对旧城区基础设施、居住环境、绿化及道路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对其问题总结及分析,并设计相关的设施及道路。
6.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旧城区必然会进行“新陈代谢”,在旧城区发展的同时,既要对它进行提升改造,又要让它更好的服务于城市,旧城区的改造及发展势必影响城市格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公共服务设施及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不断在变高。因此,要对旧城区这些方面进行不断地提升改造,以此给市民一个更好的城市环境,同时可以给城市带来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苗红涛.我国旧城更新中的地块整合开发模式研究——以揭阳市揭东旧城区改造为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6).
[2]袁赟,刘强,王永东.旧城区改造规划的探析——以济南旧城区改造为例[J].四川建材.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