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临床研究屈薇娜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7期   作者:屈薇娜
[导读] 目的 分析和研究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
        摘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妇产科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36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入院单号单双数将孕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68例,其中参照组孕妇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孕妇加强孕期健康教育,观察和比较两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护理满意度以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参照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健康知识掌握合格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61.76%、79.41%、86.76%,研究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健康知识掌握合格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8.24%、97.06%、98.53%,由此可见,研究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健康知识掌握合格率、护理满意度都要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妇产科护理中加强孕期健康教育,孕妇的护理满意度得到进一步增强,自然分娩率有所提高,孕妇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入、全面,对孕妇以及胎儿的身心健康都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孕期健康教育;妇产科护理;临床研究
        前言:
由于没有经验,大部分初产妇都对分娩过程存在着恐惧心理,而围产期体内一些物质的分泌变化又会加大产妇的心理波动,使产妇紧张、焦虑、恐慌的情绪被放大,这些产前负性情绪大大地影响了产妇的生理功能,甚至直接影响到产妇的分娩过程。为此,妇产科是在围产期为产妇进行健康教育,以此来引导产妇保持良好的心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在分娩过程中最大程度地预防危险的发生。以下为研究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妇产科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36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入院单号单双数将孕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68例。参照组68例孕妇,年龄为22-45岁,平均(34.15±4.18)岁;孕周为26-31周,平均(28.34±2.17)周;38例为初产妇,30岁为经产妇。研究组68例孕妇,年龄为23-42岁,平均(35.04±3.94)岁;孕周为27-32周,平均(28.68±2.06)周;37例为初产妇,31例为经产妇。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参照组孕妇采取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孕妇身体状况以及心理情绪的变化,并将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相关注意事项,如果有需要的话还可以针对性的实施心理指导。研究组孕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孕期健康教育,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护理人员可以向孕妇介绍其身体素质与胎儿之间的关系,帮助孕妇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引导孕妇维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和心理情绪,这对胎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在分娩过程中每一位孕妇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情况,这会在孕妇心理留下阴影,护理人员可以在孕期向孕妇介绍自然分娩的优势,确保其能够正确掌握孕期相关健康知识,并纠正其错误认知。同时在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还需要密切关注孕妇的心理情绪变化,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心理指导与梳理,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引导孕妇梳理正确的分娩态度。(2)健康知识宣传,护理人员需要按照孕妇孕周的不同,有针对性的对其实施健康教育指导。对于孕早、中期孕妇来说,护理人员可以向其介绍胎儿生长过程,并适当的指导孕妇进行有氧运动;针对孕晚期孕妇来说,护理人员可以向其分析、介绍自然分娩与剖宫产两种分娩方式各自的优缺点,并鼓励孕妇自然分娩。(3)针对性的指导孕妇进行健康教育,根据孕妇的身体状况,护理人员可以指导孕妇适当的进行体操、瑜伽等运动,锻炼其腿部和上臂的肌肉力量。同时还可以组织孕妇进行分娩过程、母乳喂养等实验,提高其各方面的能力。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采用家庭课堂的方式,对孕妇以及家属共同进行孕期健康教育指导,介绍孕期相关护理措施。可以指导孕妇家属学习简单的推拿或按摩手法,这对孕妇舒适度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表统计孕妇的护理满意度,将其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项。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都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行检验,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
参照组68例孕妇中,42例自然分娩,其自然分娩率为61.76%(42/68);研究组68例孕妇中,60例自然分娩,其自然分娩率为88.24%(60/68)。由此可见,研究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要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2比较两组孕妇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参照组68例孕妇中,54例合格,其合格率为79.41%(54/68);研究组68例孕妇中,66例合格,其合格率为97.06%(66/68)。由此可见,研究组孕妇的健康知识掌握合格率要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3比较两种孕妇的护理满意度
参照组68例孕妇中,37例(54.41%)非常满意,22例(32.35%)满意,9例(13.24%)不满意,其护理满意度为86.76%(59/68);研究组68例孕妇中,59例(86.76%)非常满意,8例(11.76%)满意,1例(1.47%)不满意,其护理满意度为98.53%(67/68)。由此可见,研究组孕妇的护理满意度要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在孕期对孕妇加强健康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孕妇存在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其睡眠质量,这对孕妇自身以及胎儿的健康都具有重要作用。当孕妇心理情绪出现较大波动或情绪低落的时候,护理人员需要积极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强劝导与安慰,及时的消除孕妇紧张、焦虑等心理情绪。同时在妇产科护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还应该积极的与孕妇家属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多了解孕妇的日常生活状况,以便能够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护理方案,最大限制的将孕妇的心理以及情绪都维持在健康的状态下。另外医护人员还需要积极的为孕妇解疑答惑,尤其是对于孕妇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一定要及时的向孕妇以及家属解释清楚,以免其胡思乱想,影响孕妇情绪。如果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的告知医生,并配合医生有效处理。对于医院来说,还应该定期组织讲座等活动,邀请孕妇及其家属参与,主要是讲解和介绍孕期、分娩等相关内容,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该根据孕妇的家庭情况、病理特征、教育背景等多方面因素,对孕妇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护理治疗,可以根据孕妇的临床表现以及疾病症状特征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手段。护理人员应该主动、积极的为孕妇提供各种帮助,尽可能的满足孕妇各方面的需求,积极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这对提高孕妇的信任感以及依从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在本次调查中,研究组孕妇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孕期健康教育,这样一来,孕妇在护理期间就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科学、合理的孕期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进而更好的关注孕妇的身心健康。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健康知识掌握合格率、护理满意度分别达到了88.24%、97.06%、98.53%,都要显著优于参照组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在妇产科护理中加强孕期健康教育,孕妇的护理满意度得到进一步增强,自然分娩率有所提高,孕妇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入、全面,对孕妇以及胎儿的身心健康都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媛媛.探讨妇产科护理中实施孕期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6(2):116-117.
[2]张宝霞,周彬武.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临床意义[J].医疗装备,2018,29(14):199-2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