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的学习习惯能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知识,教师要重视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自学意识,提高学习效率。农村学生接受的家庭教育较少,普遍缺乏良好习惯,应在语文课堂上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本文将从四方面阐述语文教育对学生习惯的培养,以促进学生语文水平提升。
关键词:小学生;良好习惯;语文教学
引言:现代教育应重视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要使学生具备自学能力和良好习惯,以应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有助于高效课堂的实现。农村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多方面学习习惯,督促学生做到规范学习、自觉自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明确纪律,养成良好听课习惯
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听课习惯,以确保课堂效率,让学生学会认真聆听,学会从语言信息中获取知识。为纠正学生在课堂上的小动作、分神、懒散等不良习惯,教师要明确纪律,为学生设定简单易懂的听课要求,通过反复强调、反复纠正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听课习惯。
教师可从坐姿、眼神、文具摆放这三方面提出要求。要求学生端正坐姿,双臂弯曲平放在课桌上,以减少学生做小动作的机会;教师讲课时,学生要目不转睛地跟着教师的身影,避免学生被窗外景物吸引,导致分神;课间休息时,要求学生提前准备好下一节课的文具,将书本、笔袋整齐码放于桌面一角,与语文课无关的文具要单独收纳。明确纪律后,可以安排学生做一做、说一说,通过互动赢得学生对纪律要求的认可,逐渐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比如在教学课文《秋天》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窗外的景色,并将学生反馈的树叶特点、天气情况记录在黑板上,然后对学生的细心观察和认真聆听进行表扬,鼓励学生专心听讲,并对听课表现最好的学生进行奖励[1]。
认真听讲不仅是听教师的讲话,也要尊重其他人的发言。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认真聆听的习惯,通过强调、纠正、鼓励的方式帮助学生进步,使学生从小养成正确的聆听习惯,做到高效率听讲。
二、规范训练,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整齐美观的文字能给人美的享受,也能衬托人的气质。通过书写教学能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使其在写字过程中磨炼心性,提高自身书写水平。部分学生在书写时缺少耐心,会出现笔顺错误、写错字等不规范的问题。教师首先要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进而要为学生进行正确示范,通过展示榜样作业激励学生,督促学生重视汉字的书写。
培养书写习惯应从小抓起,要对小学生提出明确的书写要求,通过亲笔示范引导学生。纠正学生的坐姿时,可以用容易记忆的口诀帮助练习,如“一拳、一寸、一尺”。学生在练习初期会出现不适应、不习惯的问题,教师要勤于纠正,帮助学生不断纠正坐姿。通过强调坐姿、握笔姿势,能加强学生对书写训练的重视,便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教学简单的识字知识时,不仅要让学生记住书写笔顺,也要提出书写的结构要求,使学生具备基本审美能力,通过重复书写逐渐提高文字的美观性。
书写训练是一项长期训练,要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提高要求。
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布置简单的书写任务,通过批注指出书写的问题,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对于中高段学生,要提高书写要求,如杜绝出现错别字、注意字的结构、提高书写速度等。只有在教学初期进行规范训练才能引起学生重视,通过反复练习强化书写能力[2]。
三、加强监督,培养正确阅读习惯
语文教材内的阅读材料有限,需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使学生扩宽阅读范围,以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教师在布置基础阅读任务的同时要强化学生阅读速度、阅读质量,为学生推荐有意义的刊物,制定阅读计划,通过落实计划逐渐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主要从三点出发,首先是传授有效的阅读技巧,其次要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最后制定并执行统一的阅读计划。随着识字量的增长,学生阅读速度会不断提升,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摘抄习惯,做到高质量阅读,从而深刻理解文章,积累写作素材。信息化背景下,农村学生接触的电子产品也逐渐丰富,若缺少正确的指导则会耗费大量阅读时间。教师可为学生推荐电子读物、公众号等网络资源,也可以推荐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读物。比如在教学《蜘蛛开店》时,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孤独的小螃蟹》,从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爱上阅读,产生主动学习兴趣。为鼓励学生坚持阅读,教师可制定阅读计划,要求学生每周上交计划完成表,并指定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故事。
阅读能使人感到快乐,制定阅读计划能让学生产生共同话题,有助于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喜爱。教师要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可创办阅读交流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喜爱的文字,通过互动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
四、科学点评,培养学生写作习惯
写作是语文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不仅能影响学生的语文成绩,也是学生表达能力、思考能力的体现。阅读能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而写作则能直接反应学生的内心想法,教师要重视对写作习惯的培养,通过科学点评和日积月累的练习强化学生写作水平,使学生在写作训练中思路清晰,写出高水平的作品。
写作水平可通过训练进行提升,教师需为学生布置写日记的任务,既能锻炼学生的书写能力,也能培养写作兴趣,有助于学生对生活、对事物的深度思考,也便于教师掌握学生思想,进行针对性教育。很多学生在写日记时存在无事可写、毫无头绪的问题,教师要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记录生活,比如时间、地点、人物等多个角度,随着写作熟练度逐渐提升,学生会养成记日记的习惯,能在日记中抒发感想。教师应对学生的日记进行科学点评,对精彩内容进行表扬“写得真棒”、“太精彩了,让老师刮目相看”,对水平较差的也要进行鼓励“日记太短了,老师还没看够,如果再多写点就更好了”。教师还可通过阅读范文的方式激励学生,使学生受到鼓舞,愿意静下心钻研写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学习要求,需耐心引导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随着知识难度不断提升,学生要在学习中付出更多精力,唯有从小养成好的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有更好的表现。
参考文献
[1]梁治萍.浅谈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J].都市家教月刊,2017(12):179-179.
[2]邢国清.浅析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和方法[J].神州,2017(9):1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