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学习的难点在于作文,作文是语文教学中老师最喜欢的一个环节,也是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最为头疼的一个环节。学生见到作文就感到无从下手,搜肠刮肚,没有语言可以落实到写作纸上,写出来的语言不是干涩语法不通,就是驴唇不对马嘴。为了提高小学作文的写作水平,为以后升入高年级打下坚实的基础,需要从当前的教学实际出发,找出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找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帮助小学语文老师提高教学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问题;对策
正如很多人文社科类的学科一样,都有一个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科目,语文有写作,英语也有写作,写作是文科类型的专业中综合性最强的一门科目。学生要想写好语文作文,除了需要课堂上的学习外,还需要课下不断的进行积累,以及对生活的细心观察。良好的写作能力能够梳理学生的语言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从目前的语文教学环境中来看,学生的任务重,繁忙的作业挤占了他们大部分的读书时间,一切都像成绩看齐,作文教学模式也显得有些陈旧。所以为了应该这种情况,必须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找出其应对策略帮助老师更好的展开教学工作。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出现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写作兴趣
语文课学习起来不是太难,学生们读文章时也能够体会到语文的优美意境,但是要把所学过的东西付诸于笔下,这优美的意境就会被嘈杂的环境所掩盖,一时之间脑海中的所有美好幻想都被打乱。这就是因为学生只想看,不想写,或者一遇到作文题目时在脑子中把整篇文章构思一遍,不想落实于笔上。缺乏写作兴趣,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见也是最为头疼的一个问题。学生缺乏写作兴趣不应该单方面的进行看待,除了学生自身因素外,还有传统的教学模式太过于死板,加上学校的评判标准都是以成绩为主,作文模板也是非常严重,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写作的兴趣,写作水平也就无法有效提升。
(二)基础知识储备不足
基础知识是写作的基础,没有大量的阅读要想写出优美的文章只有一个办法可循,那就是文曲星下凡,但是大部分学生都是普通人,普通人要想写好文章、写出文章就必须要不断的进行阅读,还得要把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东西用自己的文笔表达出来。
但是从现在的教学环境可以看出来,光课上用来做阅读的时间就占据了课程表的大部分时间,学生的阅读训练没有时间进一步的展开,老师对学生的阅读水平没有全方面的掌握,导致学生的写作能力有高有低、忽高忽低,作文内容像日记一样空洞乏味,很容易让学生丧失掉学习作文的信心[1]。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问题的对策
(一)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阅读是写作的第一步,阅读也是写作的基础,平时在班级中有相对应的图书角,学生可以抽出时间来看两本,这是最为基本的要求。笔者认为,如果阅读量达到一定层次,用语文老师的教学方法完全可以取得一个非常高的分数,可以说,阅读多少和语文水平是完全挂钩的。增加学生的阅读量除了在平时的课余时间外,也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来增加阅读量,老师要做的不是过分的纠结于学生读了多少本书,也不是强制性的要求他们写读书笔记,为了读书笔记而去阅读,很多同学直接就会在网上搜寻读书笔记直接抄在自己的作业本上。所以还是以学生“读”为主,或者是老师在平时的作文训练课上,教给学生读书技巧,让学生自己去试着读一本书,感兴趣的学生自然而言的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感兴趣的学生就教给他们写作技巧。
(二)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
有了大量的阅读后,才能更好的写出心中所想的内容,老师要对学生的进行写作引导,不能说读了一本书之后就立马写出来一篇高质量的文章,那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先让学生把自己想要写的写出来,或者把看到的、想到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先不管语言是否优美,不管是否通不通顺,只要能够写出来就是很好的开端,之后老师可以根据他们的写作方式、所用语言给予指导,并根据指导出来的内容改善自己的写作内容。老师在这过程中不应该批评学生,而是应该和他们进行平等的交流,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尊重,就有动力就改善自己的写作方式,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和教学效果[2]。
结语: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还是出现在学生缺乏写作兴趣和基础知识储备不足上,再加上现在课时安排不太合理,导致学生见到作文就害怕,针对这种现象就得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引导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
参考文献
[1]喇晓龙.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及对策分析[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昆明会场)论文集(上).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728-730.
[2]彭玫.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期座谈会资料汇编.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38-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