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幼儿园教育而言,是当下教育体制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关键的教育组成部分,对幼儿学生的启蒙教育将直接决定使幼儿学生步入小学阶段所形成的学习素养和学习能力。所以在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中,应更加关注对幼儿学生良好品质和学习素养的引导,以此帮助本身不够成熟的幼儿学生形成较为正确的思维和行为。本文主要分析研究在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中如何渗透品德教育,以帮助幼儿学生能够在游戏化教学内容、理论化教学内容与实践性教学内容中更好的形成思想品质,推动幼儿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影响周围其他人。
关键词:品德教育;幼儿园日常教学;渗透
幼儿学生本身性质并没有形成正确的、成熟的心理体系,需要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对幼儿身心素养形成正确的启蒙引导。因此在幼儿园日常教学过程中,通过渗透品德教育能够帮助幼儿学生正确的在生活与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道德思维,促进幼儿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幼儿思想、幼儿思维和幼儿行为都是幼儿园教育启蒙的关键内容,幼儿园在教育过程中应重点对自身一言一行有着极高标准的要求,以此避免对幼儿学生产生不良的模范作用。所以幼儿园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中,应尽可能渗透品德教育,以帮助幼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一、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的问题
1教学内容缺乏品德教育
在幼儿园日常教育过程中,幼儿园教育工作内容是幼儿学习知识和形成思维的重要途径,在幼儿园日常教学过程中,应针对全班幼儿实施有效的教育内容,以推动幼儿获取良好学习知识和学习思维,尽可能提升幼儿学生学习素养。所以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应关注到幼儿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以此提升幼儿学生基础知识水平。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之中,幼儿教学内容并没有更多渗透品德教育,使得幼儿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无法接触到品德相关教育内容,从而无法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和道德素养。
2教育活动缺乏品德教育
在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中,游戏活动组成了幼儿园教育内容的关键部分,通过游戏化内容能够有效吸引幼儿学生参与到日常教育活动之中,并对幼儿思想启蒙起的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这也符合幼儿学生对新鲜事物和游戏化内容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应通过游戏化内容设计相关教学方式和方法,以激发幼儿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之中,幼儿园游戏教学活动缺乏品德教育内容,使得幼儿学生无法在游戏活动参与之中感受到思想品德与道德素养的重要性,无法形成优秀的思想品德综合核心素养。
二、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的合理化引入
1在言谈举止中渗透品德教育
幼儿园教育过程中需要关注到幼儿自身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本身幼儿学生由于年龄偏小,自身思维处于一个空白阶段,喜欢模仿所见所闻的相关内容。而幼儿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幼儿思想和意识产生极大的影响,并且一言一行都受到幼儿学生的模仿。所以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应积极在自身言谈举止中渗透良好的品德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品德教育对自身生活和学习的积极作用。比如当每一个幼儿学生到达幼儿园学校时,幼儿园教师都应该热情的与学生家长问好,让家长与幼儿学生进行告别,从而在这一欢迎与告别之中,引导幼儿学生懂得如何有礼貌的与家长、教师进行沟通,帮助幼儿学生养成良好低文明用语,懂得如何讲礼貌。
2教学中培养道德情感
在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过程中,需要幼儿园教师将教学内容融入品德教育,以此在品德教育渗透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和道德素养,并在相关学习中珍惜生活、热爱生活,懂得如何在生活与学习之中有效表达自身情感。
比如,可以通过开家长培养孩子们的情感表达,家长和孩子一起坐在教师内,然后引导孩子们向老师以及其他的小朋友、家长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在孩子介绍自己的爸爸后,老师可以孩子:“你爱你爸爸吗?”;孩子:“我爱我爸爸!”;老师:“你为什么爱你爸爸呢?”;孩子:“因为我爸爸很厉害!”通过这样的对话引导使孩子们学会表达对爸爸妈妈,对身边的人与事的各种情感。
3游戏中渗透品德意识
幼儿园学生本身心智处于空白阶段,幼儿教师教什么幼儿学生便会学什么,所以,在游戏化活动中,幼儿园教师应积极融入品德教育,将游戏内容与品德教育相结合,把控教育时机,促进幼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思想素养。
比如,每个游戏都有游戏规则,在给孩子们讲明游戏的方法时可以渗透规则、纪律意识,比如玩滑滑梯时要引导孩子们一个一个的来,并适时地告诉孩子们学会爱护公物,懂得谦让,互相帮助,在游戏过程要让孩子们初步意识到团结互助的优秀品质。除了随机进行品德意识的渗透,老师还可以根据教育的目标设计相应的游戏项目,寓教于乐,在游戏中渗透品德意识。
参考文献:
[1]金荣.在幼儿园教育中品德教育的渗透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5(14):227.
[2]郑梅华.浅析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的渗透[J].学周刊,2014(12):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