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教学特点及教学方法创新策略的探讨黄金霞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7期   作者:黄金霞
[导读] 传统形势下,幼儿教学出现了一定的弊端,
        摘要:传统形势下,幼儿教学出现了一定的弊端,其对于幼儿教育的发展和现有教学质量的提升都起到了一定的抑制效果。因此,加强幼儿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已经不仅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在满足幼儿身心发展过程中其自身的实际需求。但是在当前幼儿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部分幼儿教师都忽视了当前幼儿的发展特点,通过超前教育、模式教育等方式使得幼儿难以及时融入教育活动中。为此,幼儿教师就需要在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当前学习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教学方式的合理应用,加强幼儿教学过程中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的体现,通过学习兴趣来带动幼儿进行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对教学情境和学习氛围的营造,加强学生的身心发展,有效地提升了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教学效率。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特点;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活动,近年来,幼儿教育备受家长关心,幼儿教育是幼儿接受教育的启蒙阶段,是幼儿学习生涯的开始。因此,幼儿园对幼儿开展教学时需要明确孩子的年龄、心理等特征,保障知识教学能够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另外,为提升幼儿园教学效率,教师应该积极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提升整体教学效率。
1幼儿园教学的特点
        1.1幼儿园教学体现出阶段性特征
        幼儿园教育是排除在基础教育之外的一种教育形式。由于幼儿自身的认知能力与心理状态并不成熟,因此幼儿教育更多的是体现出幼儿的生活技能与认知能力的培养,加强幼儿自身的独立能力,以此来实现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但是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使得幼儿园在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在遵循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实现有效性教学。同时,教师还会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追求幼儿的智力发育,而对幼儿进行超前教育。超前教育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幼儿时期,幼儿身心发展不成熟。小学化的教育模式给幼儿带来太多教学负担,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此外,在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对幼儿的整体常识能力的教育,这就导致幼儿个体兴趣和能力的发展都受到了限制,大量枯燥乏味的知识内容涌入幼儿的生活中,就增加了幼儿对此方面内容的理解难度,使得幼儿对于学科知识内容缺乏应有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直接就影响了其学习效果,甚至增加了学生的厌学心理体现,对于其自身的个性化能力发展与综合性成长都具有抑制作用。
        1.2幼儿园教学体现出整体性特征
        从当前幼儿教育的整体状况来看,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之间的差距性较大,缺乏统一的教育标准,这就使得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难以对当前的教育内容进行优劣界定。
        首先,要想改变上述问题,就需要在幼儿教育差异性的基础上确立统一的教育标准,并要求对各学科进行明确的设置,从各学科的教学规划中进行实践分析与总结。其次,就是要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特点,根据幼儿的年龄、实际能力以及生活环境进行具体的创设。分设大小班,在大班教育的过程中对幼儿的个体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最后,就是对幼儿教育的基本组织和模式进行确定,并加大对幼儿教育过程中的个体教育能力,加强游戏教育模式在整体教育中的占比。
2幼儿园教学的教学方法及创新策略
        2.1寓教于乐”,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
        “寓教于乐”是把教育和娱乐融合为一体,使学生在娱乐中受到教育。因此,教师在引入游戏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知识的渗透,让幼儿以游戏为载体接受知识的熏陶。在幼儿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幼儿“学”得开心,同时也要让幼儿“玩”得开心。

因此,教师在开展游戏教学的同时,应明确教学目的,将知识或者道理渗透在游戏中。此外,教师应全程参与幼儿的游戏过程,不仅仅是作为指导者参与,更应该以“玩伴”“朋友”的角色出现,这样能够营造更好的游戏氛围。教师指导幼儿进行游戏,能更好地将知识传授给幼儿,而幼儿也能获得一定的安全感,主动与教师玩耍,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接收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例如,在开展“老鹰捉小鸡”游戏时,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的是让幼儿了解“数字”的概念。所以教师可以自己扮演“母鸡妈妈”,让一名幼儿扮演“老鹰”的角色,当“老鹰”捉到“小鸡”时,让被捉的“小鸡”站在一旁,并询问幼儿“老鹰”捉住了几只“小鸡”。通过这样愉快的游戏方式,幼儿既玩得开心又了解了数字的概念。由此可见,这种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游戏化教学的积极作用。
        因此,教师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创新游戏内容,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让幼儿通过游戏得到一定的教育,明确学习的重要性,逐步提升自身的能力。
        2.2对幼儿教师的关注与要求
        幼儿园教学的核心离不开一支高水平、高素质、高要求的教师队伍。在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幼儿园组织者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教师素质的重要性,不断对幼儿教师进行培养。特别是信息科技的日益发达,为幼儿教师提供了方便高效的学习途径。幼儿教师自身应该本着终身学习、不断进步的精神,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精益求精,才能在根本上提高全社会幼儿园的教学水平。
        2.3构建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
        教学行为本身应该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幼儿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也应该充分顾及个体之间的差异,有针对性改进教学方式。有效的幼儿园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教育,也离开幼儿的主动学习。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幼儿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积极提问,积极探索,互相合作,互相借鉴,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和独立能力。同时,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让部分较为被动的幼儿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2.4幼儿教育要注重学生全面综合发展
        幼儿园教学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也是幼儿初步建立学习意识的阶段。教师对幼儿进行教学时需要注重幼儿综合能力的形成与提升,这也符合现代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目标。例如,教师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识教学时,要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生活意识。现代教育教学工作要求学校教学应该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为主要教学目标,以提升幼儿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基本教学内容。因此,对孩子进行多方面技能教学,不仅符合教学目标,还能实质性地帮助其提高综合能力。
结束语
        幼儿园教师对于学生一生的教育与成长十分重要。因此只有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就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够让幼儿在未来教育的过程中发挥出其更大的优势和能力。为此,幼儿教师就要不断进行幼儿教育方式的转型与创新,加强教育理念的改革和完善,提高幼儿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以此来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的整体发展和转型。
参考文献
[1]陈浩姗.关于幼儿园教学特点及教学方法创新策略的探讨[J].才智,2017(7).
[2]曹文艳.关于幼儿园教学特点及教学方法创新策略的探讨[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7(10).
[3]刘振佳,刘振莲.探讨幼儿园教学特点及教学方法创新策略[J].考试周刊,2017(89).
【作者简介】黄金霞, 1984.12女,汉族,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本科学历,从事幼儿园教育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