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时政教学浅析

发表时间:2020/7/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6期   作者:周兴
[导读] 新时代的中学生、新时代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该与新时代的社会发展接轨
        摘要:新时代的中学生、新时代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该与新时代的社会发展接轨,使思想政治课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时政热点融入教学全方位全过程。这就要求时政热点与思想政治课进行有效的融合,而不再只是简单地结合。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时政教学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时政教学
引言
        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要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主动开展时政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了解和探讨国内外时政热点,正确理解国家大政方针,提升对国家认同和社会认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大是大非面前有坚定的立场,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的价值
        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引入时政材料,即是在课堂中多渗透一些和学科关联缜密的时政新闻或是事例等。从而让学生在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时,有新鲜感,并愿意主动钻研学习,而收获相关的知识点和丰富的学习经验。因此,教师在进行新课题讲解的过程中,要结合时政材料进行教学,并进行适当延伸,让学生能产生情感共鸣,而进一步归纳出重要的政治知识点,并进行探究理解。久而久之,才能顺利提升初中生群体的政治考试成绩。从而为学生今后的价值观、世界观、发展观,以及人格完善等奠定基础。
二、农村初中学校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
        初中这个阶段正是让学生对道德思想有正确认识的黄金时期,此时教师更应该开展多样化的时政教学活动,让教学的质量能够更加完美。但由于农村地区所接收到的教育理念和城市地区的教育理念差距非常大,导致农村初中生对学习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态度不够端正,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不高,将一些不良的生活学习习惯带到了课堂学习中。另外,因为农村地区大多数学生是留守儿童,他们长时期不能与父母见面,没有父母的照顾,严重缺乏家庭的温暖,便导致这些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心理情感等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由于农村地区所接收的外界信息有一定的限制,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时,教师的经验不足,教学观念等过于陈旧,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都非常狭小,无法将课本中的内容融入实际生活中,自然对教学效率也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二、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时政教学的策略
        (一)精心筛选生动鲜活的时政教学素材
        时政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起引导作用,其前提是精心筛选时政信息,选好生动鲜活的教育素材。首先,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国内外时事,搜集最新的时政教学材料,时刻关注国家重要会议的进展和领导人在不同场合的最新讲话,并且聚焦与初中生紧密联系的社会新闻事件,丰富教学内容。其次,教师要合理应用时政材料。时政材料是教材内容的丰富与深化,要与教材内容契合度高,关联性强,才能实现学生理解的深化和知识面的拓展。最后,选取和应用的时政信息不应该全部是正面意义的信息,负面的材料可能让学生更加印象深刻,更能激发学生的所思所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

比如在讲授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网上交友新时空》这一课时,教师在讲解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和不确定性时,可引用“中新网兰州9月20日电,甘肃省公安厅20日披露,今年以来,公安机关共侦办涉网犯罪2164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399人,检查网站1678家,行政警告36家,下发整改通知书640份。有效地维护了网秩序。”这段时政新闻从另一个方面就很好地说明网络交往的虚拟性、网络犯罪的隐蔽性以及网络传输不可控性、网络语言的煽动性、网络信息不确定性,尤其是网络游戏的诱惑性,虽能暂时感到满足快乐,但如若长期沉迷于此,或损害身体健康,或离家出走,或违法犯罪,甚至伤害父母。通过这些反面教材,可以让学生对不良诱惑及其危害深有体会,也可时时刻刻警惕这些诱惑,从而将知识教育现实化。
        (二)结合教材引入时政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选择具有一定教育价值的质量较高的时政案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引入时政材料时,要突出教材的典型性,结合教学主题科学选择恰当的时政内容,将有教育价值以及教育意义的时政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例如,教学“拒绝不良诱惑”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观看与这部分内容有关的最新视频。这些最新的视频,能让学生明白,只要拥有足够的信心和毅力,就一定能够战胜不良诱惑。教师也可以结合教材引入学生感兴趣的时政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疑问并主动探究,有效培养学生对时政问题的思考、分析能力,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和把握时政内容的深层内涵和意义,提升政治学习的效率。
        (三)创办时政小报,营造良好的交流平台
        为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政治学习中,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有目的地创办时政小报,并将全班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让各小组讨论并交流,完成创办时政小报的任务。关于时政小报的题材方面,教师可让学生自由选择,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搜集相关的时政材料,尽量突出主题,能引起同学的共鸣。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指导,让学生亲自对时政小报进行设计和排版等,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对时政内容的了解,而且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而且时政小报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交流平台,学生可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对相关时政内容进行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就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更大的空间,提升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
结束语
        在学生整个政治学习过程中,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习是最为重要的阶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习中,学生必须充分理解并掌握时政基础知识,为后期道德与法治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在初中政治教学中使用时政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政治基础知识,增强对时政的了解,培养学生将时政新闻与政治相关论点进行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分析的能力和对社会发展形势分析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高志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时政教学的应用分析[J].内蒙古教育,2019(30):85-86.
[2]宋建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时政教学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64-65.
[3]邱菊香.浅谈时政热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18(36):25-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