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柳州市百里柳江百里画廊滨水景观带上的绿地公园之一——东堤游园,分析其现状概况和景观特色及存在问题,提出发展策略及整改方向,以推动其在柳州市滨水公园中的战略地位。
关键词:东堤游园;滨水公园;公园城市;生态;景观
一、概况
柳州位于广西桂中腹地,城内奇山秀峰,一湾江水抱城而过,形成独特的山水城市格局。沿江滨水“百里柳江百里画廊”景观带是当地一大景观特色。
其中东堤游园位于东堤路和沿江路旁、是一条依托柳江沿江驳岸打造而成的带状游园。由南北两段构成,南段竣工于2006年,由三桥往南至窑埠码头,长约1500米;北段竣工于2007年由三桥往北至河东大桥,长约2000米。总绿化面积约53万平方米,初建设标准为道路绿化,后由市政府投入建设逐步升级为游园绿地,增加瀑布喷泉,休闲亭廊,公厕、停车场等基础游园设施,进而参照公园管理模式。
由东堤路、沿江路一路串联起的窑埠古镇、工业博物馆、市民广场、文昌综合大楼、游船码头、柳州高中集我市文体、政务、旅游为一体,赋予了东堤游园在全市沿江驳岸均无可比拟的地理优越性。园内古树浓荫、景石嶙峋、精致的园林小径曲径通幽,林下植物品种丰富多彩,并有台阶栈道可通达江边亲水平台,尤为适合市民夏日消暑和健身锻炼;沿江面更有瀑布跌水、夜景灯光,则是外地游客来柳乘观光船夜游柳江必打卡之处。
二、游园特色分析
1、空间布局
东堤游园位于柳江河的东侧,北起河东大桥、至窑埠古镇码头,西临柳江河边,东至东堤路、沿江路。园区分北段、中段、南段三景区,北段主要为水上运动休闲中心,中段主要为双鱼汇文化娱乐交流中心,南段主要为人工瀑布群及窑埠古镇观光区。整个园区滨水而建,南北走向,由一条建立在原有防洪提上的主园路贯通,地形起伏园路蜿蜒,颇具游园趣味性[1]。堤面部分宽度20-30米不等,堤外多为自然原生态驳岸,宽度10-20米,另驳岸下方有亲水游步道宽3米。(图一)

图一
2、配套设施
游园内有园路铺装5.38万平方米、叠水瀑布12座,休闲玻璃廊亭8座,公共停车场3处,集散小广场3个,景观拉膜亭2座,小型喷泉1座,休闲玻璃廊亭6座,休闲大露台2处,公共厕所2座,及若干体育健身器材。

图二 园内的龙珠广场廊架鸟瞰
3、植物景观
可分为两大植物景观体系,一是游园部分的人工林植物群落,多以南方园林常用苗木如小叶榕、香樟、秋枫、木棉等乡土树种为主,整体绿量足,并有洋紫荆、樱花、红枫等开花及色叶乔木烘托季相变化,园内还有成片种植的假槟榔、海枣、针葵、苏铁等棕榈科专类植物群落,极具南国特色。由于园内大树参天,林下空间郁闭,故种植有各类荫生植物如板蓝、肾蕨、蜘蛛兰、沿阶草、冷水花、铺地榕等,品种繁多。
二是驳岸护坡的原生态自然植物群落,多为泡桐、苦楝、潺槁、构树、竹类、芭蕉等为主,经常年洪水冲涮,有些盘根错节苍穹有劲,有些枝干横卧匍匐于水面,独具一番自然景观的野趣。
另园内有44株名木古树,多为桑科榕属,古树保护等级为三级。
4、特色优势
地理交通优势——位于城中区在与快行交通的联系上,东堤游园整体与城市主干道--沿江路、东堤路平齐设置,并串联窑埠古镇、工业博物馆、市民广场、文昌综合大楼、游船码头、柳州高中,多路公交车可以到达,赋予了东堤无与伦比的地理区位。其中,东堤游园地理位置临近窑埠古镇,窑埠古镇是柳州的十大重点工程之一,是“百里柳江”的点睛之处,是柳江河边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客流量巨大。
在园区内部交通系统上,步行慢系统与舟游系统相结合,舟游系统成为园区特色之一。如沿江滨水一侧的东堤游船码头是“百里柳江”的主要水上观景载体,而水上公交码头是柳州市特有的水上公交候船点[2]。
景观特色——是市区内沿江唯一一段自然原生态群落保存完好的驳岸。且驳岸靠蟠龙山段还有大小跌水瀑布组群,在夜景灯光烘托下,形成了乘船夜游百里柳江的精品路段。每年春季洋紫荆盛花时节,隔岸观望东堤沿江段团团簇簇绯红粉白点缀下的林岸线是柳州一张绝佳的城市风景名片。

图三 鸟瞰洋紫荆开花时的东堤游园
三、存在问题及策略初探
1、规划不合理、人性化设施不足、市民参与感差
由于该游园是从道旁绿地升级改建而成的全开放绿地,在规划上存在诸多不足。如人车混行问题,电动车绕过园路的阻车石碾压绿地驶入游园的不文明现象屡禁不止;一些园路及台阶缺少无障碍通道,不利于残疾人入园;游园设施品类简单,仅有少量运动器材、多为附近居民或中老年人休闲健身所用,对儿童、青年吸引力不大,受众群体面狭小。上述缺陷一方面需加强管理另一方面需要投入资金改造完善。
2、文化定位缺失
初建伊始的定位缺失导致了东堤游园沦为千篇一律的城市公园绿地之一,空有绿化框架却无人文内涵,使其处于沿江滨水带中较为尴尬境地。建议利用游园内两处码头及亲水游步道上游泳爱好者自发组织的游泳场发掘并强化该区域的码头文化及水文化;亦可结合园内多处防洪泵站管理场所建设一处科普柳江防洪历史及成就的开放展示区;或依托园内高郁闭的林下生境营造林荫植物科普专类园区等,丰富其人文内涵,找准文化定位。
3、生态保护力度不够
园内人员活动频繁,且园林工作者日常养护为保景观效果和便利性大量喷施有毒的农药化肥,不利于昆虫鸟类的繁衍栖息;防洪堤外驳岸的自然林带,常年受洪水及行船过往的水浪冲刷,水土流失严重,不时有原生树木倒伏折损。导致近年来一方面园内蝴蝶蜜蜂等虫口数量明显减少,松鼠鸟类等小兽更是难见繁衍生息;另一方面本地原生树种类数量也逐年递减,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对此还应在园林业者中推广绿色低影响的作业模式,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减少或禁止毒性农药的使用,并在园内圈出特定的鸟类繁衍区,禁止游客进入打扰;同时驳岸边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如打防浪装、边坡加固等减少水浪冲刷造成的植被流失,并适当增植一些固土效果较好根系发达的如桑科榕属或水杉池杉类植物。
4、多头经营管理
园内北段若干栋商业建筑及游船码头及在建的游客疏散中心加上3处防洪泵站及水上游艇协会等将完整绿地分割四分五裂,造成夜市烧烤等餐饮污染环境、无序停车、园路绿地空间割裂等乱象。
应限定经营范围,将零散小铺的经营打包统一招商,开展如书吧、影院、花店等文化相关产业,为景区烘托出一片轻松休闲并略带文化感的商业气息而不是如夜市烧烤摊的乌烟瘴气,同时多部分划地管理的现状需明确相互职责和权益。
5、发展不均衡
对比市区同类型沿江滨水公园如更早期的江滨公园和蟠龙山公园,东堤游园的占地面积较大,且四面贯通的开放格局导致其管理难度也大,但却始终不能按照公园标准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故造成管养资金缺口及各项改进建设难以推进,使其发展逐渐落后于其他同类型公园绿地。与之相似境况的还有近几年新建的环江滨水大道,若此类滨水绿地不能尽快完善其管理体制,仅靠施工建设期投入和数十年不变的低养护经费标准,将难以支撑维系其景观成果和绿地效益,后续发展乏力,最终沦为一般性质道旁绿地,从而使百里柳江百里画廊名不符实。
四、结语
东堤游园作为我市滨水公园的其中之一,有其独特的生态景观和旅游资源优势,但也存在管理及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在如今各地竞相开展公园城市建设大背景下,这一具有先天优势的良好滨水绿地不应拘于现状仅满足于服务周边人居环境,应该被重视并加以提档扩容赋予其更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职能,真正将其纳入百里柳江旅游线路并激活该区域的旅游和商业发展,打造出一处市区内滨水文化和生态景观建设的示范公园。
参考文献
[1] 谢子文.城市滨水空间慢行交通系统景观设计策略研究——以柳州市为例[D]. 桂林理工大学,2018.
[2] 李烨.石家庄南村滨水公园设计[D]. 河北农业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