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信息化的发展,土地管理工作也面临着诸多变化。在新的技术革新下,土地管理工作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必须大力应用信息化技术来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本文通过研究信息技术在目前土地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应用优势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以期为其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土地管理;信息化;现状;改进建议
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已在多个行业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土地资源管理是国家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应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以推动工作效率,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统筹安排。在土地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手段不仅可以有效的加快资源管理改革的进程,而且还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其在应用中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必须重视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和实践的结合,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善。
1、信息化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1.1支持土地管理系统
地理信息化技术是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遥感技术的结合,将地理空间进行抽象的概括。这项技术在上世纪末已经在我国的土地管理中广泛应用,有效地开展了地理数据地采集及分析工作。
1.2 促进土地资源利用
土地对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更是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1]。促进土地的合理利用是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改变传统管理模式,降低人工成本,提升工作效率,以致更加便捷准确的完成土地勘测、审批等工作,提高整体工作质量。
1.3 建立土地管理信息化系统
应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土地资源管理系统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内容。建立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首先要对土地资源根据不同地域和环境制定分级标准;其次根据土地管理内容制定管理标准;第三编制具有自动检测和查询功能的程序,要求此程序还能对系统管理内容进行分类、归纳;最后添加系统安全措施,避免泄露信息。与此同时,还要建立专业的团队来审核提交的土地资源信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真实。
2、土地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2.1 提高工作效率
利用信息化技术能够快速的收集、整理并分析大量的土地数据信息,及时的将信息传输给其他部门或管理对象,这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土地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降低人员的劳动强度,也节省了人工成本[2]。
2.2 促进管理科技化
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的对土地资源进行调查、检测和勘探,结合了信息化与网络化的管理模式,为土地管理的工作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持,促进了土地管理工作的科技化发展。
2.3促进管理规范化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管理也不断遇到新的挑战,信息化技术能够帮助土地管理部门更加精准、全面的掌握信息,同时更加准确、公正地进行土地审批和监督,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从而促进土地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
3、土地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的问题
3.1 缺乏管理部门重视
信息化管理工作有效的降低人工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并不能看到明显的经济收益,因此一些土地管理部门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这也让部分工作人员心生懈怠,缺乏工作积极性,导致信息化管理水平低,得不到安全保障,使信息化管理工作难以开展[3]。而管理部门的忽视,也造成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的不足,使设备老化无法提供技术支撑,不能够满足技术更新换代的需求,对土地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造成阻碍。
3.2 缺乏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
目前,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制度尚不够完善,各个级别的土地管理部门没有统一的信息化管理标准,在信息传输和共享上造成无法对接、资源浪费的情况[4]。并且有些地区实行的信息管理制度也缺乏完整性、安全性和统一性,无法完全地发挥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优势。而由于没有严格的制度标准制约,使信息化采集的数据也不能保证其真实准确性。
3.3缺乏先进的硬件支持
土地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高质量、先进技术的硬件设备,而目前一些土地管理部门所使用的设备配置较低、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不高,有些管理部门为了节省资金,应用成本低廉使用寿命普遍较短的组装设备,数据安全没有保障,丢失数据现象时有发生。而受到交通、经济等方面的制约,信息化的系统硬件难以及时更新更换,而土地信息数据日渐增多,落后的硬件设备难以满足大数据存储要求,最终仍由人工纸张保存,难以达到信息化管理的效果。
3.4 缺乏专业管理人员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应有专业的人员来进行操作维护,而目前的土地管理工作中,一些工作人员缺乏信息技术的专业技能,或者对于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不高,思想老旧,在日常工作中依赖传统的工作方式,不主动学习新技术,导致信息化建设难以开展。
4、改善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4.1 加强重视,提高系统管理
土地管理部门应重视信息化技术在工作中的应用,大力宣传应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并做出良好示范。在管理中应重视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例如:各个地方部门将信息上报给上级进行统一管理,统管部门进行整体规划,做出最有利的设计,使土地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让土地管理部门和广大群众都能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好处,从而真正的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4.2 建立标准,完善管理体系
我国信息化技术发展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土地资源的信息管理系统也并不完善,因此应建立统一的标准,完善土地信息管理系统,重视对管理制度的建设。土地管理部门应以我国土地基本情况为基础,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信息管理标准,政府部门对这项标准进行测试和审核,保证标准的可行性、实用性和高效性。通过完善的信息管理,促进土地管理工作的提升和优化。
4.3 提高硬件,做好安全管理
先进的硬件设备为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基础,管理部门应提高对硬件设备的资金投入,做好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更新优化,及时应用新型技术,从而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5]。同时还应综合利用互联网技术,并提高硬件设施的质量,为信息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做好安全信息的防护。首先应加强网络稳定,避免信息泄露或不法分子窃取;其次应加强防火墙建设,防止黑客攻击;最后应保证内部人员规范操作安全使用,记录并保存工作中的访问记录,保证信息数据的安全。
4.4 熟练操作,做好人员培训
工作人员应了解并掌握信息软件系统的相关知识,并能够进行熟练操作,从而使信息化系统在实践中真正发挥作用。管理部门应加强人员培训工作,首先可对内部人员进行选拔,挑选熟悉互联网技术和土地资源管理的人员,也可加大招聘力度,吸收社会新人,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对选拔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并且经过阶段性培训后进行考核,考察员工的技术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使员工不仅具备专业能力也有较高的职业操守,从而保证信息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结束语:土地资源是国民发展的基础,对国家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土地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因此应加强对土地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使先进技术与实践相结合,升级优化工作方式,提高土地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化、科学化发展,真正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也为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杨继丰.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讨[J].中国科技投资,2018,(14):249.
[2]董杰.构筑数字土地,推动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进程[J].房地产导刊,2018,(5):18.
[3]卢心瑜,任亮.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实践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祖国,2017,(019).
[4]周润威.对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城市建筑,2015,(11):372-372.
[5]谢天武.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探析[J].数码设计(下),2019,(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