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在社会各界的应用,建筑行业从施工阶段到使用阶段都实现了智能化,因此对于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需要加强监督管理控制,针对各环节进行全面管制,建立健全的现代化建筑管理体系,做好施工管理工作,从而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优化。基于此,本文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建筑工程管理中施工管理控制的应用进行简要阐述。仅供业内同行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管理控制;应用;
前言:建筑工程中相对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建筑工程的管理以及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建筑工程管理要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要全方位的、系统全面的有效管理,根据施工的规划方案和整体目标,对各项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运用先进的、合理的施工技术,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有效的、合理的控制,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施工成本,还能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1 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系统性的规划理念
现代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缺乏系统的规划管理体系,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理念,从而导致工程建设参与人员技术能力不达标。很多建筑企业对于智能化建筑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往往会提出过分的要求,而施工队伍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导致意见出现偏差,造成建筑工程建设出现问题。
1.2 设计过程与实际脱节
在建筑设计阶段,没有将设计的细节进行规划和标注,造成设计图纸过于简单概括,没有实际联系到施工的各项环节,也没有融合工程造价的相关因素,造成设计和施工无法进行系统的联系,造成施工过程中状况频发,不利于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和发展。
1.3 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偏低
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差,特别是施工人员大多都是农民工,对于施工的现代智能化技术掌握不全面,施工工序中很多智能技术问题不能够及时解决,问题也没有得到及时的反馈,造成施工环节问题频发。监理人员对于现代化监理设备的掌握不够熟练,传统的监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智能化建筑建设的需求,因此造成智能化建筑行业发展缓慢。
2 施工管理控制中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
2.1 建筑材料的选取和使用
材料的选取作为施工前期工作非常重要,施工建设的基础就是材料,因此要提前由采购人员进行市场的比对,分析研究材料的价格、质量、环保性、便利性等各方面的因素,根据我国建设行业的材料使用标准进行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并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类型和施工环境进行判断,避免出现偷工减料问题的出现。
2.2 施工设备的选取和使用
施工设备的选择也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施工设备需要从功能和科技性方面进行研究,选择便捷化和高效化的设备,可以提高施工的效率,对于大型施工设备的保养和维护方面需要进行专业的监督管理,设备的操作员需要熟悉掌握设备的相关程序和注意事项,并对设备进行看护,保障设备不出现外界损坏。
2.3 施工环境的因素
施工环境是最为主要的外界影响因素,施工环境的温度、湿度、风速、地形、人文等因素都对施工过程产生直接的影响,环境的不同对于施工建设的方法也就相应不同,因此加强前期的施工场地勘测,制定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前期的设计,将影响施工的几个点进行标注,从而为施工提供合理依据。
3 施工管理中质量控制措施应用
3.1 加强前期准备工作的完善
前期的施工准备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完善,首先是方案的研究,对于一个工程而言,最开始需要进行施工方案的制定,其次进行施工现场的勘察监测,分析施工的地势地貌和气候温度等,从而进行施工方案的修改和优化,然后在进行施工图纸的设计,将每个施工点进行标注,从而让施工有科学依据可以依靠。
3.2 完善管控机制,提高管控意识
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建筑企业需要做到:制定合理的建筑质量控制目标,建立完善的质量管控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质量管控意识,提升施工人员的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第一,在建筑工程初期,制定施工方案、采购施工材料、分析施工技术、后期质量验收等环节中,尽可能的按照建筑质量控制的目标进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培训相关的技术和安全的知识,提升工作人员的质量管理控制意识。第二,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建筑材料,机器设备等等,各方面都要按照标准进行一定的科学管理,相关的工作人员做好监督、巡查和质量管控的工作,对各个环节尽可能的做到全方位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性。第三,建筑材料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选择质量好的建筑材料,最大程度上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3.3 完善质量控制程序
在建筑工程的准备阶段,做好充足的准备,有助于后期的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比如,在施工开始之前,对施工地点周围进行考察,分析施工条件,根据施工的进度和目标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管理也要包括施工材料和机器设备的管理,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以及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加强各个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实行合理的质量管理机制。施工作业完成之后,相关的工作人员做好质量验收工作,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标准,对建筑物的质量进行全方位的考核,排查出可能出现的隐患,并及时分析,解决问题隐患。
3.4 加强技术的革新
技术是建筑工程进步的重要动力,技术的革新可以直接提高施工的整体效率和质量,因此在智能化建筑工程开发中,加强环保理念和环保技术的融合,从施工材料、设备、能源方面进行优化,从而施工技术的科学合理化应用,提高施工的效率,科学有效的缩短工期,保护环境,实现建筑工程的健康发展。
3.5 加强施工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
加强优秀全面的施工队伍建设,在现代化建筑工程建设开发中,人员的技能和道德责任是工程建设的重要潜在动力,因此加强施工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借助互联网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并通过制度的约束,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树立企业文化,提高施工队伍的执行力和创新性的培养,在施工过程中发挥施工人员的专业性,推动施工建设的优质化进程。
3.6 加强信息化监理,提高整体工程质量
加强信息化的监督管理,实现全过程一体化的监理模式,从决策阶段开始就要进行监督管理,保障招标投标能够健康进行,在设计阶段加强成本预算的干预,从而让设计图纸在监理中更为详细,符合实际。对于施工环节而言,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科学规划与管理,在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就能反馈给管理人员作出项目建设的调整,保障建筑的质量稳定。而最后的竣工验收阶段,通过建立监理检查体系,借助多媒体设备和信息化技术进行质量的检测,从而把好最后一关,实现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建设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管理优化,在现代化建筑工程建设开发中,要实现“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加强绿色施工建设技术的优化与应用,将环保理念融入建筑工程建设中,实现技术的革新和施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建设,并在施工阶段实施动态化的跟踪监督管理,按照科学合理的建设标准进行施工,用制度约束施工人员的行为,避免出现贪污或浪费的现象,从而保障建筑工程更为高效健康的发展建设。
参考文献:
[1]邵思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及智能化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02):120-122.
[2]黄戈.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1):145-150.
[3]姜少芹.建筑工程管理及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38):146-147.
[4]李晓光.建筑工程管理及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探究[J].居舍,2018(31):141-142.
[5]彭永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