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方向指引下,为了有效提升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小学生们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们的语文学习水平,本文主要从创设生活情境、音乐情境、实践情境三方面入手,简要分析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 语文 情境教学法 课堂教学
情境教学法主要是根据课本教学内容进行情境创设,不仅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氛围,还能给予学生们更好的学习体验,是颇受小学生们欢迎的一种教学手段。而且将其应用于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将单调的课文文字形象化,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帮助小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就此,本文作者立足实际教学经验,对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如下。
一、创设生活情境,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小学生们对语文产生兴趣,他们才能主动的学习语文,进而学好语文。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为学生们创设生活情境,能够很好地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缩减学生们对课本知识陌生感的同时,还能集中学生们的课堂注意力,提升学生们对语文课堂的兴趣,进而增强其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小电影院》这篇课文时,在课堂的一开始,我没有直接进入课堂教学主题,而是让学生们将教师的窗帘都拉上,将教室里的灯都关上,神秘的氛围中小学生们都很疑惑老师接下来要干什么。于是我问学生们:“同学们,你们知道在干什么的时候,我们需要在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吗?”生:“睡觉!”话音刚落,学生们马上就发出了哈哈大笑的声音。师:“对,睡觉的时候我们需要黑暗的环境,那还有什么时候我们也需要黑暗的环境呢?大家再好好想一想。”过了一会儿,有学生回答:“看电影!”“那我们通常在哪里看电影呢?”我又问,生:“电影院!”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到。这样很自然的为学生们引入了我们的教学主题,并能够引导学生们跟随老师的教学思路“走”,以助力课堂教学效率地提升。
二、创设音乐情境,增加学生情感体验
“音乐”是小学生们比较喜欢,也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将音乐融入课堂教学当中,根据语文课本内容为学生们创设音乐情境,能够给予学生们声音和视觉上的直接感官体验,用音乐将小学生们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增加学生们在语文课堂上的情感体验,使其能够与文章作者产生良好的情感共鸣,进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例如,在教学《大自然的声音》这一课时,我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们播放了《森林狂想曲》,带领学生们一同欣赏来自大自然的音乐,共同感受乐曲中的自然音源与音乐的节奏、调性之间的完美融合,并与学生们一起分辨其中的流水声、蛙鸣声、雀鸟声……让学生们聆听大自然的神奇,并激发起学生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然后再带领学生们进入《大自然的声音》这一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们在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之后,更好地感知文字所描写的意境,更好地体验文字的力量,进而帮助小学生们理解大自然的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吸引学生们走进大自然、体验大自然、发现大自然,激发学生们对大自然的热爱,让学生的想象在美读中飞扬。
三、创设实践情境,增加学生学习体验
小学生们由于年龄比较小,在课堂上不能保持恒久的学习热情,所以,我们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给学生们教授课本知识,完成预期的教学计划,还可以根据小学生们的身心发育特点,来引导小学生们适时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调动小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同时,还能增加小学生们的情感体验,使其能够准确理解文章内涵。
例如,在教学《画杨桃》这一课时,课文内容描写得很清楚,为学生们解释了为什么有的学生画出来的像杨桃,有的学生画出来的像五角星。但是小学生们的思维方式还处于形象阶段,不能很好的想象出为什么“角度不一样,看到的事物也不一样”。于是,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我就为学生们准备了一个杨桃,放在讲台上让学生们根据自己所看到的形象进行绘画创作,画完之后,我找了几个座位角度差异比较大的学生,让他们把自己的作品给大家进行展示,并且用语言表达出自己在座位上看到的杨桃是什么样的,还可以让学生们分别到别的同学的座位上去实际观察一下。这种课堂实践方式,不仅为学生们解决了心中的疑惑,还引导学生们深刻理解了文章内容。
综上所述,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不仅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还符合现在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能够满足小学生们的学习需求,同时我们作为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师,也要善于学习新型教育理念,掌握新型教学方式,将情境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有机的结合起来,以促进小学生们语文学习水平及语文学习能力地有效提升,助力学生们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戚豪锋.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课堂提问的合理设置[J].文理导航(下旬),2014,(4):48-48.
【2】张秋妮.浅谈在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中的误区及策略[J].中华少年,2018,(20):7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