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刘学东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8期   作者:刘学东
[导读] 需要对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展开更深入的研究,从而有效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
        摘  要:现代的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材料,其主要由水、砂石、水泥等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而成,并在凝胶材料作用下凝结为一种复合式混合物。在使用的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耐久性和抗压强度,能够更好的提升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质量,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之中,如果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应用不当,将会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进而影响到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质量。为此,需要对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展开更深入的研究,从而有效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裂缝;施工技术
        裂缝问题处理需要重视防患于未然,若是得到有效处理,且所使用施工手段合理科学,裂缝问题是能够完全避免的。当掌握问题成因以后,预防手段也是较容易找到的。进行建筑项目施工之时,混凝土是有着广泛运用的,做好混凝土的使用与处理可以有效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坚实性与稳定性。
        我们应当依照裂缝性质以及详细情况进行对应处理,进而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安全性。必须对裂缝问题进行有效预防,才可以切实做好后期处理。必须加强对混凝土特征的掌握,寻找导致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因素,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强化施工控制工作,强化混凝土材料控制,切实增强土木建筑工程项目质量。
         一、建筑工程项目混凝土裂缝
        混凝土属于通过水、水泥、砂石骨料与其余外加材料有效混合形成的一种非均质脆性材料。因为混凝土的施工与自身约束形变之类问题,在硬化成型混凝土之中会存在大量微裂缝、微孔隙以及气穴,而正因为这些缺陷问题使得混凝土具有了非均质特征。进而会影响建筑质量,对于混凝土建筑与构件来说,一般是带缝工作,因为裂缝问题内部钢筋之类材料会出现腐蚀问题,这样钢筋混凝土材料抗渗性、耐久性以及承载水平都将大幅下降,建筑物外观及使用年限都会受到影响,更有甚者会对人们的财产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二、土木工程当中出现裂缝的类型
         (一)塑性沉降型裂缝
        在正常情况下,混凝土骨料自身会发生沉降作用,而塑性沉降型的裂缝就是在混凝土骨料自身沉降过程中受到阻碍形成的裂缝,同时这也是引发塑性沉降型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后,混凝土无法实现瞬间凝固,在达到完成凝固的时间内这段时间里,混凝土还是塑性状态的模式在慢慢凝固,这个状态里很容易出现骨料沉降产生阻碍形成塑性沉降型裂缝。
         (二)地基冻胀型裂缝
        土木工程是一种易受外界环境温度影响的施工工程,同时,温度较低也是产生工程施工裂缝的一种常见因素。这是由于外界环境温度低使得地基土的温度变得很低进而产生裂缝。普遍情况下,一旦地基土的表层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时,地基土的内部水分因为低温的原因凝结成冰,凝结形成的冰会使体积增大,而原本合适的地基土就会随着含水体积的增大而膨胀,这种膨胀产生的必然性结果就是地基土的上部产生冻胀型裂缝。特别是在一些寒冷冰冻地区,冬季气候较低或者常年温度寒冷,在这些环境温度低的地区进行土木工程的施工时,要根据具体气温因素及环境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否则一定会出现地基冻胀型的裂缝使得工程无法正常进行。
         (三)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大都是混凝土养护工作完成后一段时间以及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大约一周时间出现。水泥浆水分蒸发能造成干缩问题,并且此种收缩问题具有不可逆性。伴随相对湿度的降低,水泥浆体的干缩会更加严重,干缩裂缝就会更容易出现。干缩裂缝一般是表面平行线状以及网状裂缝,其宽度一般在0.05mm-0.2mm范围内,多发生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平面位置。

干缩裂缝一般会对混凝土抗渗性能产生影响,会造成钢筋锈蚀问题进而对混凝土耐久性产生影响,由于水压作用就会造成水力劈裂使混凝土承载性受到影响。混凝土干缩通常是与外加剂使用量、集料使用量、水泥用量、水泥成分以及混凝土水灰比间存在联系的。
         三、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混凝土裂缝问题处理技术
        (1)针对温度裂缝问题,应当尽可能选择中热与低热型水泥,比如:粉煤灰水泥与矿渣水泥。且使水灰比下降,通常混凝土水灰比应当保证低于0.6,调整骨料级配,向其中掺入粉煤灰与高效减水剂控制水泥用量,使水化热下降。改进混凝土搅拌加工技术,合理控制浇筑混凝土的温度。混凝土当中要掺入适量具备缓凝、增塑与减水功效的外加剂,优化调整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与流动性,使水化热下降,使得热峰尽可能延迟出现。在高温季节进行混凝土浇筑之时应当安装遮阳板来对混凝土温升进行有效控制,使混凝土浇筑温度有效下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是和构造尺寸存在密切联系的,伴随混凝土的结构尺寸增大,其温度应力也会升高,所以必须对施工工序进行合理安排,实施分块与分层浇筑,实现有效散热,降低约束力。
        (2)针对干缩裂缝问题,我们应当加强对混凝土拌和施工配合比的控制,混凝土用水量一定要保证不超过配合比的设计要求用水量。必须强化混凝土早期养护工作,要合理增加混凝土养护时间。
        (3)针对塑性裂缝问题,其预防必须保证对水灰比的严格控制,掺入高效的减水剂加强混凝土和易性与坍落度,节约水泥用量与水用量。要对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与技术要求加强控制,选择低水化热的水泥,减少粗细骨料含泥量。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以前,基层与模板应当浇水湿润。应当及时覆盖上塑料薄膜以及潮湿草垫,确保混凝土在终凝之前的外表湿润。针对建筑裂缝问题必须做到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控制,才可以从本质上处理裂缝问题,且要在施工过程中运用各种科学防控手段来防止裂缝问题的出现与发展,确保建筑与构件能够稳定安全工作。针对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问题处理,应当在施工过程之中,进行综合分析,对于已经发生的裂缝问题,要依照实际情况运用约束以及封堵措施。
        (4)做好支模施工的有效措施,在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中支模施工是重要工序,要结合实际施工情况,根据有关的施工质量模板进行支模施工建设,確保支模施工的质量,为施工安全打好基础。在进行相关的模板选用环节时,要尽可能的选用质量更好的钢模板支架,由于钢模板自有的高强度特性及良好的散热性,能够使得支模的稳定性能够得到有效提高,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减少支模因滑动产生位置移动的问题发生,同时增加混凝土的散热效果。因此,要在施工时尽可能地采用钢模板支架,来完成相关的支模施工工作。同时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要重点注意施工的有序性,尽可能地缩短混凝土施工工期,减少混凝土模板间的浇筑间隔,对支模施工进行有效控制并采取有效措施,达到支模施工的质量要求。
         四、结束语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也逐渐增多。而所有的基础建设离不开土木工程施工,因此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引起质量问题的更多因素当属裂缝问题了,如何处理好这一问题成为确保施工质量的首要任务。
        摘要:土木工程作为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应当关注工程的施工质量,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混凝土作为主要建材之一,在施工中的技术问题也很重要,如果在施工中发展混凝土有裂缝现象,必须严肃对待,谨慎处理。文章主要探讨土木工程的裂缝问题,明确裂缝的产生原因,并提出对应的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施恩.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2):31-32.
[2]申万鹏.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居舍,2019(24):91.
[3]夏少锋.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3):123.
[4]刘挺玮.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探讨[J].门窗,2019(02):63+65.
[5]赵洋.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15):2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