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群文阅读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6期   作者:何先玉
[导读] 从当前的语文教学情况来看,高考仍然起着指挥棒的作用
        摘要:从当前的语文教学情况来看,高考仍然起着指挥棒的作用,阅读赏析在语文试卷中同样占据着很大的分值,为了学生今后的发展,语文能力和思维素养的提高,加强阅读教学至关重要。而从当前具体的教学大背景来看,大部分高中生在阅读速度、理解能力、阅读兴趣等方面存在问题。所以,本篇文章将重点探讨群文阅读对于高中语文教学以及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群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  群文阅读  教学探索
       
        当前教育改革新形势下,语文教育更加注重学生思维素养和知识能力的培养,而阅读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大项更是如此,以往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师细嚼慢咽、咬文嚼字式的教学方式已不适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更易使文本枯燥,学生也就很难提起阅读兴趣,进而出现学习动力不足,整个班级学习氛围不强等状况。并且普通文章的阅读讲解通常占据两个课时,不仅耗时耗力,学习效率也低下。长此以往,学生很难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各方面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更是不切实际。而本文所探究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所衍生的,旨在有效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对群文阅读的全面认识
        要想让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对应的作用,作为教师就要先从群文阅读的本质出发,对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有一个深刻的、全面的了解。群文阅读,就是在语文课堂中,让学生构建小组模式,老师与学生针对一个主题或是议题,或者是直接的一段文章展开探究和学习。此过程中,教师淡化参与感,而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深入贯彻建构主义理论,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进而为以后的学习探索打下坚实的基础。群文阅读教学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一般分为三个层级,接下来,我将围绕这三个层级加以阐述,以求能够以此入手,寻求阅读教学的重大突破。
        二、群文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具体开展
        (一)以教材为主的单元整合阅读
        群文阅读依旧不能脱离教材,教师可以采取单元式的整合阅读,以达到提高学生阅读效率、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目的。单元整合的群文阅读学习,教师需要找寻一个单元文章的相同之处,由此才能将多篇文章串联起来,实现共同教学。比如,可以将文章的体裁作为群文阅读的标准,针对《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学习,可以根据其散文的体裁特色,结合其所在单元的其他两篇散文,即《故都的秋》和《囚绿记》一同探究,引导学生找出这几篇散文在语言和写作手法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求提高学生分析散文的能力,加强对散文阅读技巧的掌握,塑造学生的语言的理解能力。
        (二)增强课外文本阅读
        高中阶段阅读是一个大概念,所以,群文阅读不能局限于教材文章,加强课外阅读是群文教学的进一步升华。这个过程的开展需要教师借助于多媒体技术等教学资源,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比如,教师可以选择同一个议题的同类型文章,打印出来并分发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探索文章中的问题,并注重分析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高中生的自觉性不高,主动性不够,教师要采取有效的外部约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严格要求,教师结合自身的专业素养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群文阅读,避免自主阅读的无序化;在问题的设置方面,以启发性为主,促进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当然,探究主题和内容也要呈现趣味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在自主探索、思考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三)课内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课外文本的群文阅读同样是以教材文章为主的,在上述两个层次都开展得比较熟练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尝试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整合,实现群文阅读。这个过程的展开就必须基于学生阅读量较大,语文内涵比较高的基础上,由此才能连贯课本与课外文章的关系,强化语文教学过程。

比如,在学习鲁迅的《祝福》一文时,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资源,找寻同一时期背景下,鲁迅写的其他文章,作为课外扩展性内容,辅助课本文章的主题分析以及思想情感的表达,这个过程的开展同样可以由学生完成,达到一个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以作业形式,安排学生自己下来搜集资料,找寻与主题相关联的文章,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上,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被动学习状况。当然,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本上的内容为主题,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实现课内课外阅读的整合,比如,开展“班级读书会”等。
        三、群文阅读运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一)强化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素质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所以群文阅读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摆正自身位置,起到引导作用。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群文阅读时,主动思考,带着自己的理解去分析文章;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教师要加强监督,规范学生的阅读习惯,教给学生对应的阅读方法,时刻给与学生阅读目标的引导,防止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陷入漫无目的的境地,更防止部分学生借机偷奸耍滑的情况出现。
        (二)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不少学生对于作文写作都有一种畏惧心理,不知道写什么,语句表达也不清楚,通常是难以下笔,群文阅读给了学生增强文化内涵,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表达的平台,大量的文章阅读缓解了学生对作文写作的恐惧心理,随着群文阅读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作文写作行云流水,辞藻华丽,表达精准将不再是难题。
        (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堂课程实现多篇文章的学习,增强了教学的多样性,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内容的单一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且群文阅读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学习,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学生更能够发现阅读学习的实用性以及趣味性,强化学习的动力,培养阅读兴趣。
        (四)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群文阅读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尤其是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端正学生的阅读态度。一方面,群文阅读会增加学生的文章阅读量,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增强阅读理解分析的能力。另一方面,同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端正阅读态度,最终达到加强阅读学习的深度和广度的效果。
        四、在群文阅读教学开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确保阅读选文的科学合理性
        课外文本的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在实际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要确保课外阅读选文的科学合理性。首先,要保证阅读内容的正能量以及启发意义,方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以及个人品德的养成,其次,加强课外阅读与课本内容的联系,这在应试教育为主的当下,同样是极为重要的。
        (二)确保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要正视高中生自制能力不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开展过程中,要起到有力的监督作用,确保学生积极参与到了阅读教学中来,当然,还要加强后评价阶段,对学生的群文阅读效果进行检验,给学生一定的压力,方能促使群文阅读教学的高效开展。
        群文阅读是当前素质教育教学体制下所呈现的一种新型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当前正处于不断地探索和实践阶段。总之,群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学生的阅读有效性,所以需要教师要加强监督,积极引导,才能保证高效的教学质量。同时,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及时调整教学方式以及内容,确保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群文阅读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8.
        [2]李晓红.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初探[J].求知导刊,2016(22):133-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