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6期   作者:郭旭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重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成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目标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重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成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目标。传统文化作为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而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成为每个语文教师必须积极思考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既能够培养学生传承中华文化的意识和能力,也能够为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夯实基础。另外,从古诗词本身的意义和内涵来看,在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和情感丰富性上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可见,学好古诗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从以往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仍停留在较低的阶段,缺乏一定的鉴赏能力,再加上教师不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尽人意。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传统文化的渗透成为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一方面,教师要仔细分析课程标准,研读教材,领会教材意图,有效转变教学思路,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从而丰富课堂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要深谙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注重知识讲解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个性体验,从而初步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意识,为学生以后道德品质的提升和个人修养的养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同时,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和基础。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和深远的意境,若无兴趣为支撑,恐难以致远。因此,在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兴趣这一因素,充分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激发其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古诗词之美。
        例如:在教学《枫桥夜泊》这一首古诗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会从兴趣的角度切入。首先,我会以苏州的枫桥图片进行导入,并让学生相互交流,解题,理解题目的意思,以此来为进一步展开探究做好铺垫。之后,我会让学生自读古诗,思考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想象作者在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画面给自己带来的感受,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划出诗的节拍,在课堂上进行吟诵,读出诗的韵味。以此来让学生对古诗词中的情感产生极大的探究欲望。进而,我再为学生展示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不朽的失眠》这篇散文,让学生在阅读中对比二者的情感,从而切实感受古诗的魅力。最后,我会让学生在课堂上以“愁”为话题,漫谈关于愁的诗句或散文,以此来丰富课堂教学。通过这样的方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合理情境
        对古诗词意境的解读是古诗词学习的重要一环,而情境教学法与诗词中的“意境”,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似性,以情感为支撑,能够让学生切实体会其中的意境,领悟诗人的情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感悟诗词中的意境,享受诗词所带来的画面美。
        例如:在教学《长相思》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会以情境教学法来辅助教学。首先,我会精心设计导语引入课题,“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江南岸的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心中,乡愁又是什么呢?”以此来激发学生思考。之后,我会让学生自主朗读诗词,并结合问题在课堂上展开充分的讨论,如,作者的“身”在哪里?你们是从哪儿读出来的?作者的“心”又在哪里?并在学生思维的困惑处,给予学生相应的点拨。进而,在学生初步理解大意的基础上,我会创设想象情境,配乐诵读诗词的上阕,让学生想象画面和情景,在课堂上自由发言。最后,让学生总结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实现共鸣。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想象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发展。
        三、掌握鉴赏方法
        对古诗词的鉴赏是古诗词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小学生而言,具备一定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对语文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鉴赏方法,通过精读分析,领略诗词的独特魅力,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为语文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示儿》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首先,我会以作者的简介进行导入,达到知人论世的效果,之后,让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找出诗眼,并说一说诗人在“悲”什么?进而,我再让学生从诗句入手,分析诗句中所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并在课堂上交流讨论。最后,我会让学生从诗的写作手法切入,体会作者精妙的文笔和强烈的爱国情感,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鉴赏技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古诗词教学效率,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意义非凡。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对古诗词的学习单单依靠教材是不够的,还要将目光着眼于课外,通过古诗词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这也是现代教育理念下创新教育模式的和教学理念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屠长兴.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情境的创设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32-33.
        [2]樊行伍.试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改进方法[J].内蒙古教育,2019(32):18-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