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公路施工技术及道路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张春1 史纯冰2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9期   作者:张春1 史纯冰2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公路建设规模和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公路建设规模和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公路建设项目是我国基础建设中重要内容之一,提高公路施工技术,确保道路路面施工质量将有助于提高公路交通安全性和稳定性,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道路路面施工质量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提出公路施工技术及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施工技术;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1 引言
        在建设公路时,施工技术对公路质量会产生很大影响。在各种主观与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很可能使得公路质量不合格,使用寿命普遍减短,从而也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不便。为了避免这些不便的发生,就需要我们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对工程进行质量控制。这样一来,工程的质量才会得到了很好的保证,进而才会达到交通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这一目的。
2 工程概况
        本次G329上虞西湖村至幸福村段2019年公路养护大中修(灾毁恢复重建)工程,我局在接到本次大中修养护任务计划后,立即组织多名技术人员步行对路面病害进行了调查,进行了破损状况评定(PCI)。除此之外,还委托检测单位承担G329上虞段2019年养护大中修工程路面平整度、车辙、弯沉、取芯、基层动力锥检测任务。
3 路面加铺原则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4.6.3条规定并结合工程实际,路面大中修方案依据如下:a、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路面结构强度系数为中等以上时),若一级公路的路面破损状况指数(PCI)评价为优、良(PCI≥80),以日常养护为主,并对局部破损进行小修;如一级公路的指数(PCI)评价为中、良(PCI<80),应采取中修罩面措施。b、在不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路面结构强度系数为中等以下时),应采取补强措施以提高其承载能力。c、若一级公路的形式行驶质量指数(RQI)评价为优、良,以日常养护为主;如行驶质量指数(RQI)评价为中及以下,应采取罩面等措施改善路面的平整度。本次养护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处治车辙病害、破损维修、改善路面平整度。
4 道路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4.1 施工原材料
        施工材料的质量是确保公路路面施工质量的根本,如果选择运用高质量的施工材料,那么路面施工质量也会得到很好的保障。因此,公路施工企业在实施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的过程中,应该对材料质量严格把关,确保施工材料的型号、性能等相关参数符合工程施工的标准,这是确保路面施工质量的前提。在对施工材料质量进行判断的过程中,可以从实密度、压碎值等方面进行集料质量的隔离研究,并且要严格地控制集料的含泥量及粒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公路路面的稳定性及抗压性。另外,加强对材料温度的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同样也是非常有效的措施。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温度因素的影响,所以对混合料的温度进行合理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必须要确保温度的适宜。如果温度过高,那么路面局面可能会被溶解,出现路面变形或坑洼的状况; 若是温度太低,同样也会损害路面的强度,最终对于公路投入使用产生损害。
        4.2 封透层施工技术
        基层顶面设置下封层,按浙江省交通厅浙交[2006]235号“半刚性基层上的下封层和透层为一层”的要求执行,具体要求为:1)沥青采用SBS改性乳化沥青,洒布量不小于1.2kg/㎡(沥青净含量);2)集料采用3-5mm石屑(S-14),洒布量6-8m3/1000㎡;3)施工前,基层必须采用强力清扫车全面清扫后用空压机清理干净;4)施工机械必须采用智能型沥青撒布车、碎石洒布车和轮胎式压路机;5)碾压完毕后封闭交通2-3天,等水分蒸发后方可低速开放交通,养护7天后方可摊铺沥青路面下面层。


        4.3 防水粘结层
        桥梁防水层应确保能有效防水,且与桥面现浇层间有足够的粘结强度和剪切强度,防水材料必须具备柔韧性、温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首先应对桥面板进行抛丸打砂处理,并对表面裂缝、漏筋、坑洼等桥面表面病害进行处理,保证桥面干燥、平整、清洁。桥面防水粘结层采用热洒布改性沥青,洒布量控制1.1~1.2kg/m2,洒布温度宜为135~165℃,碎石粒径4.75~9.5mm,预拌碎石的沥青用量控制0.4~0.6%,预拌碎石出料温度不得低于150℃,矿料用量宜为9~10kg/m2。
5 道路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5.1 病害处理施工要点
        1)应在全面整修前,选择典型病害路段作为试验路进行施工试验,必须理解规范、掌握处理工艺及要领,了解其处理效果,以便及时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确保整修后的路面强度。
        2)桥头接坡处按坡度铣刨面层加铺厚度,然后加铺与一般路段等厚度的面层。铣刨或挖除以确保加铺厚度及路面接顺。
        3)破损路面挖除时,形状应呈矩形,周边应整齐、顺直,底面平整,松散状物质应全部清除,以利新老结构层各接触面的紧密结合。
        4)应保证病害处理施工过程中的摊铺、碾压温度符合规范要求,从而确保铺筑质量;尤其在病害处理时,部分路段回填量少、品种多、工序繁,更需要慎重编排施工组织计划,配备适当人力和设备,控制工作面,使工程质量得到可靠的保证。
        5)路面病害处治工程,在进行病害处理修补时,仍需维持道路通行,因此在进行施工时应充分考虑行车的安全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根据不同路段的修补情况,可分别进行施工组织及交通管制。
        5.2 罩面或铣刨回填要点
        1)铺筑沥青层前,应检查下卧面层的质量,必须做到下卧层表面清洁,尤其是中分带边缘和侧分带边缘的清洁;乳化沥青洒布均匀,且充分破乳。不符合要求的不得铺筑沥青面层。
        2)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必须按《浙江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规范化施工与质量管理指导意见(2007 年修订版)》进行配合比设计和验证。不符合要求的混合料,必须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3)沥青混合料的拌制必须符合JTG F40-2004 规范5.4 节的有关规定。拌和设备采用间隙式拌和机拌和,且必须配有材料配比和温度自动检测系统和记录设备。
        4)沥青混合料的运输必须符合JTG F40-2004 规范5.5 节的有关规定。沥青砼在运输及等候过程中必须采用一定措施做好保温工作。
6 结束语
        为了提高公路建设的质量可以从提高施工技术这一方面去着手。当然只拥有先进的施工技术往往是不够的,为了使公路建设拥有良好的整体质量和稳定性,还需要对路基和路面的质量这两个方面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从而确保完工后的公路质量合格,这样人们的出行安全就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除此之外,还能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
参考文献:
[1] 刘安汉.试论公路施工技术及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41(07):62+64.
[2] 郑晓旭.公路施工技术及道路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41(07):79-80.
[3] 麻文进,魏丽松.论公路施工中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28):262.
[4] 孟芳.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18,44(17):152-153.
[5] 靳李三.浅析公路施工技术及道路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18,44(16):117-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