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施工及质量控制探析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9期   作者:潘卓金 王梦莹
[导读] 在现在化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道路工程的管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摘要:在现在化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道路工程的管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城市道路工程是提高人们居住和建设水平的重要保障,有利于促进现代化经济水平的提升。随着人们对于海绵城市的认识程度不断加深,在城市道路施工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道路建设;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1 海绵城市理念基本内涵
        基于字面理解,海绵城市就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将城市建设里面与海绵的特殊性能进行充分的融合,使得整体的城市建设过程对于自然环境变化和城市发展具有更强的“弹性”。这种弹性也可以说是当城市居住区面临自然灾害时,所体现的较强的适应能力。具体来说,海绵城市理念就是使得在下雨时城市能够对雨水进行吸收、渗透、储存和净化,形成较为完成的水循环和渗透系统。
2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施工管理原则
2.1协调性 
        海绵城市道路施工的协调性就是在施工过程中,确保社会发展、经济协调、生态环境之间三者达到稳定的关系,也是城市道路施工的基本原则和首要原则。在实际的海绵城市道路施工中,人们需要着重关注道路的绿化情况,并根据实际交通情况进行有效地调整,确保施工工作与实际的道路行车实践相匹配。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做出提前性的产出与投入、开发与保护的设计计划。并在交通要道和车辆人流量较大的地区设立隔离带,提高交通运行的安全性,使整体海绵城市道路施工更加完整和高效。
2.2生态性原则
        生态性原则就是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下,对海绵城市道路施工进行环保性和创新性的改良。目前在海绵城市道路施工的过程中,环保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们往往会进行多种多样的施工设计,并对需要保护的自然环境资源进行专业化的设计。这样一来,城市道路建设水平提高的同时,加强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满足了生物多样性发展的需要,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的生存环境。
2.3服务性原则
        海绵城市道路施工的根本目的是为人类提供更加完整、高效、专业的城市建设活动。为了满足服务性原则,在实际的海绵城市道路施工之前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充分的调查。调查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车流量情况、线路设计情况等,将服务性原则与生态性进行有效地结合。服务性原则使得海绵城市道路施工建设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提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性。
3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施工及质量控制
3.1 准备工作及质量控制
        (1)图纸审查。针对图纸开展严格细致的审查工作,可以促使施工企业更深入、熟练地了解和掌握设计要点及要求,并认真执行到位。同时,严格细致的图纸审查也能及时发现图纸设计上的遗漏及不足之处,并制定有效措施提前整改,尤其是在海绵城市理念下,图纸审查
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2)材料及机械准备。海绵城市理念下开展城市道路建设,所用的材料及机械设备不仅要在质量上达到实际施工的要求,而且材料也要具有更好的透水性及排水性,以确保“海绵体”效果。
        (3)施工队伍准备。施工队伍是负责执行施工方案的,因此针对海绵城市的道路施工必须选用专业能力水平比较高的队伍来负责具体施工,并明确各人员的职责,确保整个工程高效优质地完成。
3.2 施工过程及质量控制
        (1)施工放样。依据设计图纸的要求,严格控制施工放样的质量,确保方向桩及水平桩的放置均在标准范围内。
        (2)混合料的拌和及运输。海绵城市道路施工中,应结合现实情况,选用体积法合理配制透水混凝土,并通过三次投料来提高和确保混合料拌和的质量。就透水混凝土而言,因其通常坍落度比较大,所以最好选择带盖的自卸汽车来负责混合料运输,并做好运输期间的防潮保湿处理,严格控制运输时长保持在 10min 内,且中途不可停留,确保混合料平稳高效地运到现场。


        (3)混合料的摊铺、整平及碾压。开始摊铺混合料之前,要先使用压实机或打夯机对基层素土进行必要的压实施工处理,确保压实度〉 0.93 的标准,并注意严控标高及基层平整度在标准范围内。同时,要认真进行松铺厚度的实验,依据松铺实验结果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若有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时整改。摊铺整平工作应以人机结合的方式进行,针对像检查井四周等使用机械不好施工的位置,安排人工进行修整。在以振动压力及成型法结合的方式开展碾压作业时,首先利用平板振动器来振实透水混凝土,再对其表层增加压力,增大上、下结构的骨料接触面,减小缝隙,促使骨料良好咬合,进而形成强度满足要求的均匀多孔结构。
        (4)两侧人行道结构层施工。在针对道路两侧的人行道结构进行施工时,要确保其具有足骨的圆顺度。为此,首先应控制放样质量,以道路中心线控制桩为准,准确测量出路缘石内边线的位置。其次,路缘石的实际安装时,必须把内口线的平直度及高程控制在规范标准要求的范围内,保障安装施工高效优质完工。最后,应依据线型的变化及时合理地调整立沿杆的安设位置,在路口安装路缘石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分段安装的形式进行施工,降低整体切割路缘石的情况发生。
        (5)多层透水施工。海绵城市人行道施工期间,要特别重视多层透水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增强人行道的渗水能力、滞蓄能力、净化能力、回收利用能力及排放能力等,从而更好地发挥其价值。人行道表层施工中通常是以透水混凝土为主,透水砖只会在少部分工程中应用。中层施工期间不仅会用到透水混凝土,而且也会用到水稳碎石及级配碎石等材料。底层施工多以级配碎石及混凝土。这个过程中要严控材料质量,才可以确保雨水经过表层有效地渗进中层,再由中层缓慢渗入底层的蓄水及排水结构中。除此之外,多层透水施工期间也要注意优选透水性好的材料,并严格把控每层的厚度及坡度,确保最终施工质量。
3.3 路面透水砖的铺装施工
        (1)施工测量。结合图纸要求严格控制施工测量放样过程,并检查基础表面的压实度、平整度及厚度等是否都达到设计标准,若有不达标的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待全部达标后再开始后续施工。
        (2)挂铺砖线。依据测量的标高和中、边线及其标高,利用白线准确的挂出铺砖所需的方向线及水平线,为铺砖施工提供依据,通常都是用一条线来同时对方向及水平进行控制。
        (3)试拼和试排。铺砖施工开始前,应结合方位及角度情况针对每块透水砖进行试拼并编号,以确保线型的美观度及均匀度。完成试拼之后,再按两个方向的编号把砖排列并放好,以便后续施工。
        (4)水泥砂浆调平。开始铺设人行道调平水泥砂浆之前,应先定好水平线,以明确水泥砂浆的铺设厚度,同时拉好十字线,铺上一层水泥砂浆,利用刮大杠拍实,再利用抹子把其抹平整,并确保水泥砂浆铺设厚度要比水平线略高,做好上述工作后再开始铺设透水砖。
        (5)铺装。依据试拼及试排定好的铺设位置,把透水砖一一铺砌到人行道上。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理念对于城市道路施工质量管理产生了不同方面的影响。为了不断提高城市道路建设的有效作用,人们在实际的城市道路施工过程中需要关注海绵城市理念,提高城市道路整体建设过程的人文性和独特性。同时应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从不同的角度着手,为人们提供良好健康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肖扬坤. 关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施工及质量控制探析[J]. 江西建材, 2019(9).
[2]杨国浪.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施工及质量控制研究[J]. 居业, 2018, No.127(08):134-135.
[3]赵丽珊.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设计探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000(005):34.
[4]刘先型. 探析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公路工程设计要点[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000(007):1077.
[5]杨训娟.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工程中的应用[J]. 商品与质量, 2017, 000(042):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