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网配电线路工程施工中技术问题及处理 周治芬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9期   作者:周治芬
[导读]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都在加快农网改造升级,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都在加快农网改造升级,有效改善了农网供电质量。在农网改造工程中,配电线路工程施工属于重要环节,由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因此,在农网配电线路工程施工中时常出现桩位偏差、基础施工不到位等问题。为加快农网改造升级,我们有必要认真分析农网配电线路工程施工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并研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处理措施,以确保农网配电线路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文将就此方面展开思考。
         关键词:农网;配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问题;处理
         引言
         农网电线路工程施工是一项重要工程,必须科学合理的进行农网进行改造,这对三农的建设起到重要作用,各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电网的支持,电力的发展关系到各个领域,因此电力是国家的重要部门,必须科学合理的进行电力的生产,配送、运输。保障电力的安全性能,减少电力的安全事故发生,有效的进行科学合理的监督,保障电网的合理运行,为其它行业的发展提供电力支持。
         1配电线路工程与施工概述
         配电工程主要完成的是将电能从配电站降压输送给用户,要想保证配电系统的高效性,就要从最基础、最初始的配电线路工程施工做起。配电线路工程施工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且基本上于露天完成,故而此类工程有着诸多的影响因素,如果不从技术上对这些因素进行控制,便极易出现工程质量与安全问题,而这是配电线路工程所不允许的。在配电线路工程施工中,由于配电网可依据不同电压分为多种配电工程,因此施工方要从施工工艺、施工流程等方面不断提升自身施工水平,以适应不同工程的需要。配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可分为基础性施工与架设施工
         2农网配电线路工程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2.1桩位复测偏差较大
         桩位复测是指在基础测量之后,工程正式施工之前,有关人员会进行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对施工现场所有的交桩进行全面的复测,以确保桩位位置的准确性,而在现实施工中,由于施工方与设计方存在着沟通不畅的问题,使得复测结果与施工图之间存在着很大误差。不仅如此,在复测中,还会出现坐标高程认识不足、对杆中心高度重视度不高、废桩位未及时拔出等问题,从而使复测结果与现场实际状况存在较大偏差。
         2.2杆塔、放线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在起吊管杆过程中,若没有控制好转杆的速度,会造成杆塔倾斜;一些施工人员没有保护好管杆的插接部位,造成杆位脱节。在放线过程中,一些施工人员采用拖地展放,导致导线出现较为严重的磨损。
         2.3基础施工做的不到位
         基础施工是电力工程的实施过程当中首要的一个环节,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因为环境与技术等方面的条件限制,基础施工的质量经常会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对基础阶梯进行开挖的过程当中,因为对在混凝土进行浇筑的时候排水作业问题的疏忽,导致地基的承载力的下降。其次因为没有对那些软弱的地基进行一些基坑上的支护,导致工程的塌方。最后在对基坑进行掏挖的过程当中,没有严格地依照施工图来进行施工,更为严重的时候甚至会造成孔壁的坍塌。基础施工是非常重要的,必须严格按图纸要求完成,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
         3配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措施
         3.1做好基础测量、复测工作
         在配电线路工程施工之前,为保证线路位置的准确性,都要进行首测与复测,确保施工符合工程设计图纸、有关技术标准与规范,同时在基础测量中,应对工程现场环境进行一番考察,以确保工作的顺利与高效。第一,区分桩位类别。

复测的重点对象就是桩位,在对其进行测量时,首先要将转角塔上的中心桩与方向桩区分开来,以确保交桩定位作业的有效性及废弃桩位拔除的及时性,通常使用的方式是颜色标识。第二,确保测量的准确度。如果测量工作的准确性不好,则势必会引起一些工程误差,而误差的存在与大小恰恰是工程质量合格与否的重要评判标准,也是施工能否安全进行的关键影响因素。在配电线路工程施工中,应以施工图纸设计要求为准则,以工程现场环境为综合考虑因素,并在测量完成之后对结果进行严格审核,从多方面确保工程测量的准确性。
         3.2解决杆塔、放线施工中的问题
         若采用汽车吊立杆,须将汽车吊停放在适当的位置,放好支腿。若现场土质较为松软,还要支腿下填上面积较大的厚木板。在起吊管杆过程中,必须控制好转杆的速度;还须保护好管杆的插接部位,防止杆位脱节。起吊管杆的钢丝绳,应拴在管杆重心以上0.2m~0.5m的部位,管杆吊入基坑后,须进行校正,并填土夯实。然后,技术人员需要使用经纬仪,检查直线电杆结构倾斜。方法是将经纬仪安置在线路中线辅助桩上,瞄准杆顶的中点,然后将望远镜下旋俯视直线杆根部中心点,若直线杆根部中心点与竖线重合,则说明没有电杆没有出现倾斜。检查完毕后,施工人员才可解下电杆上的钢丝绳。若发现电杆出现倾斜,则须进行正杆。在放线施工前,首先必须清除线路通道内的树障及其他障碍物,并在电线横担上安装开口滑轮,把导线放入轮槽内。常用的放线方式有人力放线、机械放线、张力放线,需要施工人员须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放线方式。若采用人力放线,应根据导线截面的大小以及放线距离长短,合理安排拖线的人数。由放线员、引线员统一指挥人力拖线,拖线时应保持拖线的方向直行,严禁走“S”形路径,拖线速度应均匀,避免对导线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拖线时,各相导线应平行展放。在放线过程中,还需要派专人沿线实时检查,防止导线与坚硬的物体(如岩石)进行摩擦。若在放线过程中发现导线有断股、或较为严重的损伤,必须在导线上做好标记,并及时进行处理。
         3.3基础的施工技术
         配电线路的基础施工是指对杆塔的地下部分进行的施工。基础施工是稳定杆塔的一个重要的保障,只有基础施工的质量过关,才能保证杆塔不会发生变形或是倾倒。基础的施工方式有阶梯型基础、岩石嵌固基础、联合基础、复合式沉井基础、大板基础等。在具体的施工过程当中选择何种方式要依据各自自身的特点与地理的环境来确定。
         3.4严厉打击各种盗窃行为
         近几年,我国配电线路遭受盗窃现象时有发生,这致使电力企业蒙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尤其是近几年,盗窃现象尤为严重,甚至出现了团伙盗窃,这对电网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严重破坏。因此,电力企业应当从实际出发,加强对配电线路的管理力度,严厉打击盗窃行为,避免由于线路丢失,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结语
         综上所述,为确保配电线路的可靠性,施工方应在长期实践中总结自身不足,并依据相关技术理论,从各方面不断优化施工技术,以保证施工安全与质量,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使自己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中抓住发展机遇,实现全面、健康、长期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勇.农村配电网改造升级技术分析[J].机电工程技术,2018,47(11):174-176.
         [2]宋璞,宋叶琳.农配网工程施工现场勘察及作业过程安全管控[J].安徽电力,2018,35(2):26-28.
         [3]耿义冬,孙莹.浅谈农网配电线路工程施工中技术不足点及改进措[J].民营科技,2017(11):74.
         [4]陈昭.农网改造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J].通讯世界,2017(19):250.
         [5]孙太平.10kV配电线路遭受雷击原因及防范措施[J].农村电工,2017(6):2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