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道路桥梁工程的基础结构材料是混凝土材料,在开展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由于环境因素、技术因素等产生混凝土裂缝,造成施工安全隐患。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部分施工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对于裂缝的产生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导致混凝土结构性能降低。为了更好地提高工程建设施工质量,就需要加强对道路桥梁混凝土裂缝成因的分析,明确问题要点,找到解决方法。
关键词:道路桥梁;裂缝问题;预防措施
道路桥梁在施工中很容易受不稳定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进而降低道路桥梁结构质量。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加强对道路桥梁施工裂缝的管控,针对裂缝产生原因,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保证道路桥梁建设的最终质量,促进区域交通及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危害性
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逐渐加快,为社会效益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契机。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其要占据更高的市场份额就需要做好质量保障,减少施工管理中的问题,树立企业质量品牌。然而,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会促使建筑企业及施工单位的整体声誉受损,导致人们对企业的信任度降低。在道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产生混凝土裂缝会损坏主体结构,导致其性能降低。部分裂缝产生在结构表面,而在渗透作用下,裂缝会逐渐往内部发展,难以保证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施工质量。在道路桥梁产生裂缝之后,部分结构内部的钢筋会暴露在表面,受到天气环境的影响就会引发腐蚀问题,降低钢筋的强度与工程整体的寿命。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会使车辆通行受到较大的影响,难以保证行车中的安全性及舒适性。在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以道路桥梁的畅通性作为基础保障。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交通堵塞,难以疏通车流,影响道路桥梁交通运输。
2道路桥梁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2.1材料质量问题
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不合格,是导致其出现裂缝的主要因素之一。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如果水泥材料选择不当,其水化问题会对混凝土强度产生影响。此外,水泥的保存方式不恰当或者碱性物质过多,也会导致其性能受到影响,在施工中引发裂缝现象。配置混凝土时,若未能对其砂石含泥量进行有效控制,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与抗渗性,从而引发不规律裂缝。使用外加剂时,若未能控制适当的比例或砂石配比不合理,也容易对混凝土结构的强度造成影响。
2.2温度变化问题
温度是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主要外界条件,如果在施工中未能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合理控制,会导致温差裂缝的出现。尤其是在混凝土的浇筑环节,对温度的要求较为严格,这也是保障施工质量的最关键环节。当温度在短时间内骤降时,较大的温差会使混凝土结构内容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使其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在混凝土的水化热、散热温度和浇筑温度的共同作用下,混凝土施工质量也受到较大影响。
2.3施工工艺问题
施工工艺的选择不合理,也会导致其裂缝问题的出现。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由于涉及的施工工艺较多且专业性较强,如果在工作中缺乏严格的控制规范与标准,很容易引起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另外,虽然选择了较为先进的施工工艺,但是与当前工程项目的建设特点不符,导致其实效性较低,也会导致在施工中或者项目投运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
2.4养护问题
在完成混凝土的施工后,还应对其采取一定的养护措施。由于混凝土构件长时期暴露在空气中,水分会随之蒸发而导致其体积缩小,进而引起混凝土的裂缝。另外,如果施工人员对养护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混凝土内部与外部水分散失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出现收缩变形不均匀的问题。因此,在内部约束力的作用下出现裂缝。
3道路桥梁施工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
3.1控制原材料质量
通过有效控制道路桥梁施工材料质量,能有效减少工程裂缝问题的产生。所以,施工单位应当加强施工原材料质量的控制。首先,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准确阶段,施工人员应当加大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检查,尤其要严格按照行业标准、国家法律法规对混凝土及其配套材料进行质量检查,以免材料质量不合格导致裂缝问题。其次,应当依据施工实际,合理选择混凝土、砂石等材料的等级,并严格按照行业标准进行材料质量检查。最后,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强度,保证其强度能满足道路桥梁工程施工需求。对此,试验人员应当不断试验,提出最佳的配合比,并提出混凝土强度标准。
3.2做好混凝土温度控制工作
在大多数的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一般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的方式,建设单位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施工时间、降低建设成本。同时,道路桥梁的建设环境属于户外,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如果想控制施工现场的温度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搅拌时,必须有专门的人员严格控制混合的温度,及时掌握在混凝土搅拌温度的变化,如果温度较高,在搅拌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特别是在夏天,天气是热环境,冷却如果不及时处理,会产生一定的温度裂缝。此外,浇注和养护施工期间的温度也是影响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因素,所以有必要及时检测混凝土施工中各个环节的温度,如果温度较高,则有必要采取及时的降温措施。为了减少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影响,施工单位也可以适当降低浇注混凝土的厚度,因此,集铸造厚度时,应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的建设和工程设计的要求,等等。与此同时,添加适当的混凝土外加剂的基础上保证混凝土结构有足够的强度,尽量避免出现温度裂缝现象。
3.3加强对于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控制
混凝土浇筑技术是影响混凝土浇筑成败的最重要环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对于相关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很多裂缝的出现都是在浇筑工艺上存在着问题。在进行混凝土建筑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每一层的初凝时间以及覆盖问题,同时还需要重点考虑混凝土的结构受力、钢筋疏密、混凝土供应问题,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为了保障浇筑质量,可以有效应用全面分层、斜面分层以及分段分层的相关技术,这三种技术应用能够有效解决混凝土浇筑问题,但是在选择最合适的分层技术需要结合具体的项目进行分析。另外,为了有效减少裂缝现象出现,需要从温度影响因素出现,有效降低混凝土在建筑前后的温度差,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为了防止裂缝出现,可以在混凝土的最外面撒上适量的水,同时可以将薄膜盖在混凝土的表面,为了进一步减少温度影响,可以在薄膜之上在覆盖一些保温材料,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混凝土体内外的温度。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可在混凝土内部预留降温管道,通过管道通水使混凝土内部温度降低,以保证混凝体内外温差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3.4完善混凝土养护工作
混凝土养护工作质量是影响混凝土裂缝产生的重要因素,在养护工作中注重对混凝土湿度的保持,避免水分过度流失产生裂缝。配备专业人员时刻对混凝土养护环境中的湿度进行观察和调控,保证湿度环境符合混凝土性能需求。另外,在养护中还要注意对阳光直射、强风等不良养护环境进行规避,避免由于上述因素加剧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混凝土养护中需要对养护温度进行控制,当外在环境温度出现较大的变动时,要利用人工手段及时进行升温和降温,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使混凝土产生膨胀或收缩,进而加剧裂缝的产生。
4结语
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得人们的日常出行需求增加,因而道路桥梁工程的规模和复杂程度明显提升。为保证出行安全,相关单位和人员需要提升对道路桥梁工程质量的重视,针对性地做好裂缝防控工作。这需要对裂缝形成的原因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实施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从而提升工程质量,推动我国道路桥梁建设事业的进步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征杨.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江西建材,2017,37(4):170.
[2]潘杰.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分析[J].四川水泥,2017,39(11):154-156.
[3]王传平,胡思光.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分析[J].居舍,2018,38(24):31.
[4]刘执圣.分析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裂缝成因及预防方法[J].中国房地产业,2017,32(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