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应急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的作用。方法 我院作为一所以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县域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是本县域内社会救援体系的重要单位,接到防控疫情通知,医院迅速成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与防控管理小组,启动应急管理系统,加强重点环节及重点科室管控与支持。结果 护理应急管理模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及防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确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及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结论 护理应急管理模式为以后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人员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和疫情防控提供科学的指导建议,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基层医院 护理应急管理模式
2019年12月以来,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对病例呼吸道标本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为一种新型冠状病[1]。2 月 8 日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办公室通报将该病原感染所致的肺炎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简称于2月21日修订为“COVID-19”[2]。我国已将此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COVID-19 可通过呼吸道、接触等多途径传播且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预防和控制困难、截至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等特点,给人类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我院于20202年1月23日收治德州市首例确诊病例。医院应急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留观室、预检分诊等。由于专科人力不足,医院又派出由大量各科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队。陌生的疾病、不同的工作场所、不同的工作模式、不同的人员组成。护理人员作为主力军之一,这一切使护理管理工作面临严峻的考验。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我院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根据救治工作实践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护理应急管理模式。
1 资料与方法
1.1设立护理应急管理小组
按照护理管理三级组织架构,组成一支包括内外科、重症医学科、感染科、急诊科、护理部等成员在内的护理应急管理小组。由分管护理的副院长担任管理小组组长,护理部主任担任副组长,负责协调和安排各项救治工作,并且监督各个小组成员的工作,及时指出防控救治中的问题和不足,确保救治工作顺利、高效地完成,提高患者治愈率。
1.2 建立人力应急支援梯队
1.2.1 院内人力资源调配 小组成员纳入的条件为:护理工作经验丰富,同时具备扎实的传染病救治知识、技能。任务重时间紧,仅用30分钟的时间,护理人员82人主动报名,组建隔离病房、发热门诊6个梯队。各病房控制陪人,病房各科室门禁处安排分诊人员。在防控救治期间,由组长根据疫情的发展趋势、事态紧急情况、感染者数量和隔离种类等合理确定人力资源应急调配方案,调度人力资源。
1.2.2 援外人力资源调配 防疫之战,护理人员冲锋在前,全体护理人员签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决心书,并按下鲜红手印。分别派出援鄂两名、援德一名,援北京一名护理人员。并有驰援后备梯队。
1.3 制度流程建设
按照国家下发的文件要求,制定《新冠肺炎院内防控督导制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告知书》;预检分诊流程护士需知,病房分诊处病陪人发热流程需知,做好医务人员的监测管控,每日十六点上报医务科。
1.4 组织应急专项培训
加强应急专项培训,制定规范的措施与流程,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特点、感染者状况等,由各科室人员参与共同制定疾病诊治与接诊流程、医护人员防护措施、废弃物处理方案、标本采集等,并且在制度制定后加强培训。同时,特别要制定急诊科、感染科的工作流程、规范,明确清洁区、缓冲区、污染区的界限,设置醒目的标识,避免院内交叉感染,实现有序管理[3]。
1.5 重点环节管控
1.5.1 规范突发传染病管理工作 建立一个明确、清晰的病房区域,避免出现院内交叉感染,并且制定各个病区的管理制度。固定流程,固定路线,固定诊室,固定人员。
1.5.2 门诊的管理 只开放门诊南门和急诊入口,第一道防线:门诊预检分诊、急诊预检分诊;第二道防线:控制一人一诊室,门诊各诊室接诊医师筛查。
1.5.3 病区管理 第一次筛查:病房大厅入口门岗护士,24小时值班(体温、流行病学史筛查);第二次筛查:各病区门口;第三次筛查:护士站对病人的筛查。制定关于病人探视陪护管理的规定,发放陪人证。预留1间隔离病房,配备好防护用品。病区工作区域每日四次进行无死角循环消毒。
1.6筹建救治病区、物资和设备
在医院内部筹建应急隔离病区,加强训练与演习,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中确保物资充足、安全使用,并且所有的急诊救治物品均需严格规范消毒后方可使用,做到急诊救治物品专备专用。
1.7 重点科室的管理与支持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患者救治过程中,组长亲临病区检查指导工作,并协调安排适量的护理人员。根据感染者病情变化,合理调整或补充护理人员[4]。
1.8 给予医护人员心理支持
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生时,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处于高度心理应激状态,对其身心健康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为此,在感染者救治期间,医院成立“关爱小组”在情感上给予家属和护理人员强大的鼓励和支持。
1.9 给予微信公众号及新闻报导
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表现突出的人员,及时在医院公众号上予以表扬,同时为媒体宣传提供资料,为上级表彰推荐建议名单,以激发护士的职业责任感、荣誉感。
2 结果
在护理应急管理小组带领下,做到了沉着应对、高效救治的护理质量均有保障。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我院医务人员无人交叉感染,没有出现任何护理差错,感染者未发生并发症,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达到了100%,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口碑。 护理应急管理模式的建立,做到了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也为医务人员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提供了保障。
3 讨论
综上所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基层医院护理应急管理模式,做到了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也为医务人员参与感染病救治提供了保障[5],为以后基层医院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和疫情防控中的护理应急管理提供科学的指导建议。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 国 新闻网 . 新 型 冠 状 病 毒 感 染 的 肺 炎 暂 命 名 为 新 冠 肺 炎 [EB/OL].(2020-02-08)[2020-02-17].http://news.cctv.com/2020/02/08/ARTI53sh08QjFxaa1O4UJVOw200208.shtml. China News Service. The COVID-19 was tentatively named neocoronarypneumonia[EB/OL].(2020-02-08)[2020-02-17].
[2] 国家卫生健康委.修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命名事宜的通知,国卫医函〔2020〕70 号 [EB/OL].(2020-02-22)[2020-02-27]
[3] 李承倬,武文韬,潘振宇,等.基于 SIR 模型和基本再生
数的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效果分析[J].浙江医学,2020,42(4):311-314.
[4] 杨晓清,张玉泉,张炜炜,施沁,赵鑫鑫,曹德林,周晓宇,赵建美,苏敏.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定点救治医院产科的应对及流程建议[J/OL].现代妇产科进展,2020(04):243-245.
[5] 慕爱萍,热扎依丁·尼亚孜,徐爱敏,等.突发传染病救治中的护理 应急管理探讨[J].新疆医学,2014,11(4):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