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及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2月5期   作者:秦蓉
[导读] 近几年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着,人们的经济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着,人们的经济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人们,为了给家人创造更加好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大的生活压力致使他们都离开家乡来到各大一线二线城市工作,使得我国各个大城市的劳动力不断暴增的同时,诞生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现在的留守儿童备受着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留守儿童往往因为爸妈不在身边而从小就缺少了家人的关爱和呵护,也使得其在学习教育以及生活中都产生了很多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当前农村留守儿童音乐教育现状,对农村留守儿童音乐教育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再提出了几点相应解决留守儿童音乐教育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音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作用及策略
一、当前农村留守儿童音乐教育现状
(一)留守儿童音乐基础知识薄弱
        现在我国出台的相关政策《音乐课程标准》中有明确提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要求需要掌握的知识及技能,但实际上,留守儿童之一特殊群体大都无法达到这些要求,在音乐历史文化、音乐基础技能和基本知识等音乐基础知识方面和普通的儿童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距。
(二)音乐课程实际课时不足,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现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的学校都有了音乐课,但是由于音乐课程并不是升学考试必须要求考的学科科目,对于音乐课程的忽视在城市中都十分常见,农村地区尤其如此,这也导致许多升学考试必考的科目例如:语文、英语和数学等学科课程会占用音乐课程,音乐课程的实际课时和计划的不相符,也难以保障其的教学进度,进而对教学的质量产生了影响。
(三)音乐活动整体意识和合作意识缺乏
        表达音乐的方式除了个人情绪与情感的表达,还可以是合唱、重唱、齐奏、合奏、还有齐唱等需要群体互相配合的音乐活动,也就是说音乐课程是具体一定的社会交往价值的。这种人际交流的群体活动的媒介就是音乐,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和合作意识,在我国农村地区的音乐教师并没有重视这一点,更没有有意识的来培养留守儿童的整体意识和合作意识,指使在音乐活动中学生的整体意识和合作意识都偏弱。
二、农村留守儿童音乐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音乐教育观念落后
        现在我国的教育中大多数学校和家长仍然是以学生升学考试分数为学习好坏标准的,对语文数学等主科目尤其重视,对音乐则认为是不是特别重要的辅助学科,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音乐课程就是出于弱势地位的,而这也使得很多学校的音乐教师也会轻视音乐课程,没有足够严谨和认真对待音乐课程教学,甚至不准备教案不备课就直接上客,这种落后的认识不到位的对待音乐课程的态度严重影响了音乐教学的质量。


(二)师资队伍难以胜任音乐教学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对我国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处于农村较为落后,很多农村地区的音乐教师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按照新课程的标准和要求要创新新的教学过程和模式,仍然使用过去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过程和模式,可以说,我国农村地区的音乐教师师资队伍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音乐相关设施配备不足
        中国是一个从古至今就注重礼乐的国家,在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可以演奏我国的传统乐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提高。但实际上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学校存在音乐相关设施配备不足的问题,这对学生对音乐课堂的教学感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没有足够的音乐设施就无法在课堂中演奏好听的音乐,更难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所以音乐设施的配备齐全对于一堂好的音乐课堂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三、解决留守儿童音乐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更新音乐教育观念,加入当地传统音乐
中华的传统文化其中之一就是音乐歌曲,我国音乐在古代时期的文化传承中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而音乐教师是音乐文化的传播者,其除了要让学生聆听、接触来自世界各国各地不同风格和语言的音乐,让学生了解音乐背后各国各地的文化底蕴以及生活模式外。音乐教师更要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渗入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来让小学生在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的了解中产生学习的兴趣,音乐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合理的融入特色的多元文化以及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优化教师队伍,加大教师中音乐教师的比重
        音乐课程虽然基础课程之一但却没有被农村地区的学校所重视,而且农村学校对于音乐课程的需求专职的音乐老师也难以满足,针对这种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来提升农村音乐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并且加强建设音乐教育师资力量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当地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农村音乐教师待遇等方式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人才到农村就业,并且多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当地学校音乐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
(四)完善农村音乐教育硬件设施条件
        将农村音乐教育的设备设施进行提升十分重要,可以有效促进音乐课堂教育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现在的很多农村音乐教学的设施十分简陋,不但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还没有齐全的音乐教学设备例如音响、钢琴和电子琴等等,有些十分落后的偏远地区的音乐课程甚至连人手一本音乐教材也做不到,针对这种情况,当地政府必须重视起来并且加大对音乐教育教学设备的资金投入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在我国社会越来越注重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要想让这一特殊群体留守儿童也能身心健康的成长,就必须对其进行健康、科学、合理的教育。而音乐的教育教学方式不但还开展、成本较低、成效也比较明显,当地政府和农村学校必须重视学生的音乐教育教学,通过有效措施例如:完善农村音乐教育硬件设施条件、优化教师队伍等等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音乐教育。
参考文献:
[1]蒋琴.农村留守儿童音乐教育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艺海,2014,(4):124-125.
[2]高国香.刍议音乐教育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52):166-166.
[3]王悄然,陈琳.农村留守儿童音乐教育现状调查及其对策研究——以安徽省霍邱县为例[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28(3):84-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