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强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2月5期   作者:许俊生
[导读] 近几年,小学教育要求不断提高。
        摘要:近几年,小学教育要求不断提高。现在的教育方针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层面的成长,教育的目的更多的为了培养学生合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但是近期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校园霸凌事件也开始显现,归根结底就是心理教育的缺失。本文将会从小学体育方面入手,分析其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强化方案策略,以供今后教育创新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校园、小学体育、心理影响
        在新时代的要求之下,学生除了需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内容,更需要具有健康的心理,具有合理正确的三观。小学时期正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时期,而心理健康往往又与身体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想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我们完全可以从提高身体健康的体育运动方面入手,探讨二者如何结合,以至于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一、有关小学学生现下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首先来说我们的研究对象必然是以当代小学生为主。我们可以采用各种资料的整理,总结情况。制作相对应的问卷调查或者课堂班会问答的形式收集学生的反馈。以此分析导致小学生心理健康开始下降的原因。
(二)、研究结果
         根据收集上来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在当下小学生的心理情况还是存在一部分不太乐观的。总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心理问题;1.缺乏独立性,对家长、老师、同学等存在很大的依赖性,无法独立面对问题;2.自信心不足,带来情绪不稳,喜怒无常,负面情绪一旦产生无法自我调节;3.更多的为自己考虑,不懂得为他人考虑,些许自私心理存在,虚荣心强,没有团队意识;4.整体对于环境、人群等的接受能力欠缺,无法适应各种突然的环境转换。
(三)、问题分析与探讨
         其实小学生的阶段,正是心理成长、知识成长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小学生是属于全方位接受的一个时期,再这个时期阶段,很多事情都会成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总体来说,其影响内容可以分为外在影响和内在影响两个主要方面。
         外在影响,我们可以总结为家庭情况以及教师情况。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说孩子最开始的心理健康程度是父母带来的,所以不健全的家庭,如单亲家庭:缺失父爱或者母爱,以及不和谐的家庭:父母经常吵架。这两种情况都会使得小学生无法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使得孩子出现自卑心理或者极端心理。同时,家庭父母的过分溺爱,骄纵,也会使得学生心理向一个不健康的方向发展。而外在因素的另外一点就是教师的情况,走入校园以后,学生更多的时间是与教师的相处,可以说教师的行为素养,就能够潜移默化的对小学生心理成长造成影响。


        内在影响,指的就是学生自身性的问题,在小学阶段学生会经历一段特殊的时期,叫做叛逆期,其实这个时期正是学生自我意识、自我判断开始出现的一个标准,小学生开始不再满足父母教师对于人生的规划指导,对人、对事、对物开始出现自己的判断,而且会对于父母、教师方面提出的各种意见表现出来一种抵制的状态。而这个时候作为父母以及教师如果不能进行合理的引导,就会使得学生产生两极分化的心理状态,引导需要注意方式方法,有很多家长以及部分教师,不懂得如何去做,而是更多的职责、批评。或者是经常会拿自己家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对比,将自己的孩子错误无限放大,同时贬低自己孩子的能力。而这个时期心理状态的变化,如果疏导不开那么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二、小学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帮助学生养成自信、坚强的性格
          体育运动不止可以增强小学生体质,更可以塑造其坚强的内心。体育运动在进行的过程中,需要具有坚强的意识,才能够完成一次次的体育运动。而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运动,发现不同学生的不同擅长点,并且及时跟上鼓励与肯定。使学生能够通过体育运动收获肯定,收获自信。同时对于体育运动的项目,应该让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决定。只有本身对其感兴趣,才能更好的投入其中,在体育锻炼中,得到肯定,从而变得自信,通过教师每一次的鼓励激励一次次完成看似艰难且不可完成的体育运动,比如每一次都比上一次多完成一些体育运动,以此来收获更多的坚强与信心。
(二)、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放弃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设想
           体育运动是竞技活动,但是跟多的其实是团队合作运动。其中诸如篮球、足球、接力跑等活动,都是需要团队成员彼此协作,共同完成。开展团队型体育运动,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团队意识,让其明白不是自己一个人就什么问题都能解决的。使其放弃自我中心思想。在团队合作中,收获到团队成员彼此之间的互帮互助,收获友谊。团队型的体育运动,让学生们彼此之间能够产生更多的话题,更好的彼此沟通交流,沟通内容渐渐的从体育运动上,转变到学习上,再到日常生活上。彼此敞开心扉,更好的交流。使得学生能够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能够更多的为别人所考虑。
(三)、运动促进大脑开发运用,培养学生判断力,避免走入心理误区
           体育运动是一个身心共同进步的一项运动,想做好一项体育运动,需要的是整体身心每一个感官上的配合,是整体性的活动。现如今很多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一个原因也是其缺乏对事物的一个正确的判断力。无法分辨出一件事情的是非对错,同时对于各种新鲜事物内容的摄入缺乏选择能力与判断能力。这样的结果就造成好的坏的都一并接受。而进行体育锻炼就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整体判断能力,比如羽毛球这一类的运动,学生每一次都需要集中注意力,去判断如何击球,如何接球,这就是在促进学生大脑开发和培养学生判断能力的一个过程。
结语:
现如今时代进步速度飞快,对各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小学生是未来时代的主人翁,那么其在小学时期的教育也非常重要,而这方面的教育不光需要能够解决小学生知识层面的提升,更多的是需要对小学生的心理层面进行提升。我们现在就体育教育方面能都给小学生心理健康带来影响进行讨论,在以后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提高体育教育的程度,以此来做到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的提升,推动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汤成宇.论述小学体育运动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及解决方案[J].沈阳126中学,2018年11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