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BIM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机电工程行业,其中工厂预制装配式施工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施工技术,建筑安装企业已经实现转型升级。消防泵房系统多,空间有限。因此,企业有必要专门建立BIM工作站,利用BIM技术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从而提高工程质量,大大降低工程成本。
关键词:BIM技术;消防泵房机电工程;应用
引言
为了进一步提高消防泵房中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通过借助BIM技术,获得了直观的三维模型,有效的解决了泵房内空间局促引发的线管碰撞、下料不准、频繁拆改等施工难题。
1BIM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中应用优势
1.1模型属性信息全面
BIM机电三维模型几乎囊括了与管段、桥架、设备等相关的所有属性信息。除了能够反映传统平面图纸标识的材质和规格型号外,还可以反映任意管段(桥架、设备)的标高,管段的生产厂家、进场时间、加工时间、安装时间、安装责任人、验收时间、验收责任人、所属系统类型等所有属性信息。通过属性信息的高度集合,为建设和施工单位提供了全面的施工信息,方便管理和查询,也有利于后期维保单位的维修运营。
1.2可视化
BIM技术近年来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其很大一个优势就是可视化,在精准的模型基础之上,能够直观的反映出各类管线的空间位置和走向。而根据传统平面机电安装图纸需要专业程度较高的工程技术人员再辅以较好的空间思维能力,才能够想象出来管线的走向。借助BIM技术可以极大的方便工程技术人员识图读图。可视化不仅表现在三维模型层面,还可以渲染出漫游视频。通过漫游视频更加直观地展现出管线密集部位和复杂节点处,使工程技术人员在读图时重点关注该区域的布管情况。同时也可以通过漫游检查室内净高。
2BIM技术在本机房中的具体应用
2.1创建模型以及管综优化
(1)创建模型。模型创建之前要对图纸了解,设计图纸的原理和设计意图都要全部掌握,才能让建模的效率提高。其中要重点关注管道的连接方式,材质等方面,要防止创建模型后二次更改。由于创建模型的工作量很大,为此,要结合具体情况针对风水电三个专业采取不同的绘制。另外,要需要注意的是模型不但有材质、型号和连接方式等方面,还要有施工的属性参数。例如,安装的日期等。与此同时,开展模型的工作中,要确保模型的正确性和精确性。(2)碰撞检测。将创建好的机电模型和土建全部进行连接,然后形成一个整体模型后就能采取碰撞检测。按照初步的模型针对膨胀检测,其中主要是因为碰撞的点很多,另外,要重点关注到碰撞点的不同类型,例如,风管和水管的膨胀。(3)管综优化。优化管综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下面两个内容。第一,土建和机电模型要核对,确保正确;第二,要对管线的排布顺序,设计的净高等掌握。与此同时,管综优化中要坚持小管避让大管,水管让着风管等。另外,要优化每一个碰撞点,和建模的工作量相比,优化的过程工作量很大,需要仔细地完成,才能给后续的工作奠定基础。
2.2三维可视化技术的交底环节
传统的技术交底主要是管线的平面位置,无法将管线的空间位置和关系清楚地展示出来。目前,就需要采用BIM模型的渲染进行泵房的漫游视频,同时还能有节点位置的三维视图,可以给施工人员将设计要点和操作难点帮助理解,另外,对于现场使用可以采取指导,将项目部管理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的沟通效率增强,让沟通过程中造成的偏差大大降低,防止出现施工更改和拆装,施工风险有所降低,同时提高实际管理水平。与此同时,模拟的视频可以针对节点的施工工序采取模拟。其中泵房使用的管道是DN150,管径不仅大同时布置相当密集,施工过程中要重点关注管道的间距,同时还有阀门附件的间距。另外,BIM模型中尺寸也就是阀门和管段的尺寸,这些数据可以给施工模型提供参考。施工模拟要针对重点部位采取模拟,可以将阀门附件和管段的安装顺序有所展示,给施工方案进行优化提供技术上的帮助。
2.3支吊架的实际应用
传统的支吊架布置是按照设计文件,同时图集标准采取的设计,其中涉及文件主要是支吊架最大的距离,要将单管支吊架间距做出规范。泵房中如果采用单管吊架成本会高,同时管线很多,布置工作难度很大,还要关注管内介质针对管道造成的冲击,采取手工计算也是难度很大。为此,就需要采用BIM技术,上述这些问题才能得到解决。采用CAD软件针对支吊架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将综合支吊架进行布置,还能针对支吊架采取试算,让支吊架布置最佳。要想确保安全验算的正确性,让材料节约,同时节省施工成本,就需要将支吊架的下料加入到施工图纸中,要工程生产出预制加工。
3消防验收主要问题分析
3.1产品消防检测报告
地下空间涉及的机电消防产品主要有防排烟风机、气体灭火设备、消防泵、消火栓、防烟防火及排烟类阀门、防火板、各类消防水管阀门、喷头、管件等。常规消防产品如防排烟风机、气体灭火设备、消防泵及消火栓等基本上均有关相消防认证,但在消防验收过程中,施工单位常常对防火阀的3C认证、防火板耐火检测报告、消防水管阀门的3C认证不够重视,认为此类设备为消防系统中不太重要的设备材料,采购时不关注其是否满足规范及当地消防部门的要求,导致消防验收时,相关产品的消防认证资料不齐全,需要进行整改。
3.2防火封堵
防火封堵一直是消防验收关注的重点,也是业主、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重点强调的,但由于存在封堵空间小、吊顶上无人检查、施工管理不严格等问题,防火封堵工作很难真正落实到位,现场消防验收进行排烟试验时,各层、各防烟分区、各防火分区、机房串烟较为严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防火封堵应务必引起重视,消防检测及消防验收前,应自行先进行排烟试验,对存在的漏烟点及时补充封堵,确认消防验收时不会存在串烟情况。
3.3消防泵房排水
地下空间消防泵房位于地下层,消防排水一般需要通过设置排水泵,或通过地漏接至下一层。现场施工时,施工单位经常将消防试水管、泄压管接至机房排水沟或集水池时,由于试水管、泄压管的流量较大,排水泵及地漏无法及时排除,导致消防泵房被淹,因此,试水管、泄压管等水量较大的排水管应务必接至消防水池,或选用较大排水能力的排水泵,当通过地漏排水排至下一层时,试水管、泄压管只能接入消防水池。消防抽水采用从市政管网直接抽水的情况时,现场无消防水池,则消防试水管、泄压管应接至周边集水池进行排放。消防泵房排水不畅将会影响电控柜正常工作,严重时导致消防泵停泵,因此在设计与施工时应考虑好相关措施,确保消防泵能正常工作。
结语
在消防泵房中使用BIM技术进行管线综合设计和碰撞检测,有效的解决了平面图纸反映信息有限而造成的施工错误;运用三维可视化技术交底非常直观的体现管线的空间位置关系,减少了由于工程技术人员经验不足而造成设计意图理解偏差;支吊架功能的使用,解决了手工计算综合支吊架繁琐易错的难题,导出的下料图纸能够直接用于加工生产,缩短施工周期。BIM技术的运用使施工过程可视化、高效化。
参考文献
[1]张爱琳,李璐.BIM技术在医院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2019,49(5):461-462.
[2]刘利莎,谭克林,胡春林.BIM技术在制冷机房中的应用[J].安装,2019(5):52-53,64.
[3]郭顺祥.BIM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9,46(6):42-45.
[4]赵正亮.探析BIM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知识,2019(10):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