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期   作者:胡茂春
[导读] 构建小学生思想道德体系,提高品质素养,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摘要:所谓立德树人,就是以道德教育为基础,以人为本,再通过正确的教育方式来培育人成才。学校作为培育青少年成才的主要基地,教师应该充分认知学校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是构建学生价值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刻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规范的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数学是一门严谨刻板的逻辑思考学科,正是由于数学学科本身特点的限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很难真正做到立德树人。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教学策略见解,分别从教师以身作则、深挖教材内容、为数学例题创设道德背景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意在构建小学生思想道德体系,提高品质素养,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关键词:立德树人;数学教学策略
引言:
         当今社会快速发展,人的行为素质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为了能够让未来社会向着良性发展,人们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如今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立德树人”成为了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教育工作者对“立德树人”的正确认知,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是学生对世界认知以及人性认知初具雏形的时期,教育工作者要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但是,如何教育,怎样有效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遇到的一个难题,尤其是小学数学课堂上,如果能在纷繁复杂的数字和符号中将思想品德教育贯穿,那对于小学思想政治和道德规范教育来说,将是质的进步。
一、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育有何深远意义
         以立德树人为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而且还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品德的介入弥补了数学教学在人文思想这一方面的缺失。它让数学不再只是单纯的数字符号,而是给了其关于人性道德的背景,通过数学思考后,再细细体会背后真正想要传输的思想。渗透式的将思想道德贯穿其中,让学生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逐渐塑造出优良的品德,以健全人格。科学正确的人才教育培养,可以有效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从而构建和谐社会,为未来社会发展打好基础[1]。
二、以立德树人为基础的教育策略探究
 (一)以身作则,教师为榜样树立道德规范
         教师在人类文化的历史上扮演者传承者的角色,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担负着延续和发展着社会的重任,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纽带和桥梁。由于教育工作者的身份特殊性,国家和社会对于教师资格的赋予是非常严格的。一名优质的教师应有日积月累的知识涵养,较高的自我修养自我认知,才可以去言传身教,将知识传播给祖国的花朵。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果能有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品质教师,即使是在数字和符号的世界里,教师也能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将思想道德规范浸染学生。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对外来信息进行接收模仿,然后形成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黄金时期,在学生眼里,教师的上课手段、衣着形象、与人交流方式、对工作的态度等等都是他们的观察和学习的内容。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要求教师在育人过程中要时刻保持严谨的态度,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让学生切实感受,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且道德规范下人与人的相处是愉快如意的,世界是充满希望和爱的。

如若教师品行不良,不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在未来也会给社会带来灾难。
(二)深挖教材,教材中落实立德树人
         教材编写的目的就是立德树人。思想道德教育是超越学科的存在,它不受学科限制,仍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品格。这就要求教师能仔细透彻的理解教材深究教材,在授课时以教材核心思想为中心散发思维,达到修炼学生品质素养的目的。传统上小学数学的授课一直以数学运算和符号意识的培养为主,这就导致了学生眼中数学就是由数字和符号组成,其实不然。例如在《什么是面积》这一课中,通过教学设计以及授课让学生对面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深挖面积这一问题不难发现,《九章算术》中早有用“平方步数”来记录田亩面积的大小,教师可以借鉴此种方法进行课堂带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平方的概念。由此让学生体会到,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关于面积方面已有许多探究。中华文化的带入,会让原本严谨,刻板的数学,一下子有了文化的魅力,更让古人的智慧和勤恳,深深烙在学生的心中。如此一来,立德树人的目的便在中华文化的浸润下深根发芽[2]。
(三)创设题材背景下的小学数学
        由于现代科技的发达,教学设备不断更新换代,教师上课的手段和内容也随之发生改变。利用丰富的多媒体教学可以把所要展现的知识进行“美化”,既能节省时间,又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小学数学课堂的授课拘泥于运算,让学生觉得紧张又深感厌烦,如此一来,不仅教学质量会大打折扣,而且立德树人的目的也难以达成。因此,教师应该转换思维,改变教学方式,设法将立德树人与高效课堂的目标共同实现。数学最多的就是做题,教师就可以从题目下手,让题目在原来的基础上添加一个人物事物背景,最好能与学生的兴趣相挂钩,丰富题目素材,激发学生兴趣。比如在算数题中引入一名小学生私自用父母的钱给自己喜欢的游戏充钱的背景;在分数题目中,把怎样合适的给家人分西瓜的背景加入;在纳税与利息的题目中,可以创建有人缴税,但有人逃税,逃了多少税的人物形象。学生对于游戏和食物的敏感程度,会大概率的激励他们用各种方法各种手段解出题目,教师在讲解题目时,不能只拘泥于答案是否正确,要把题目所想要传达的内容讲解给学生。打游戏乱充钱是不对的,严重可导致违反法犯罪;西瓜的切分应该从长辈再到弟妹,以彰显尊老爱幼的礼法;逃税的行为是触犯法律的,坏人最终会受到处罚。学生在提高思维运算能力的同时,也将道德行为规范默记心底,实现了小学数学课堂下的立德树人任务。
三、结束语:
        总之,小学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一门课,在大量的运算和符号基础上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对于教师来说也是挑战。对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学条件,合理采纳优质建议,主动转变教学思路,做好万全准备,在不断提升自我行为的基础上教育学生成为品德高、教养好的人。立德树人的推进,可以让教师更注重自我和学生的行为,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增强学习效果,伴随道德品行的提高,为构建未来更和谐美好的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志勇. 研学旅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J]. 基础教育参考, 2017(2):6-8.
[2]梁绍邦. 体育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几点思考[J]. 青海教育, 2016(6):33-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