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杨泽宇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期   作者:杨泽雨
[导读] 小学语文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它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
        摘要:小学语文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它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把握,还需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语言技巧的使用。通过掌握相关的教学语言特点,可以帮助教师准确把握教学进度,也会让学生在对课文的理解上降低难度,更好更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对教学语言的运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
引言
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成绩不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这也意味着教师需要从教学思路上做出相应的调整。运用准确的教学语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并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接收到更多的有效信息。下面笔者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分析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
一、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重要性
教学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是一门专业艺术,也是教师需要掌握的基本教学技能。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推进教学改革,使得教学语言成为其中比较重要的部分。语言训练具有实用性、纯粹理性和纯粹记忆的特点,这些特点对教学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教师的教学语言技巧,掌握不同类型的教学语言是很有必要的。对教师进行教学语言的训练和培养,可以提升教师对语言的灵活运用能力,帮助教师更好的使用各种教学技巧。此外,这种教学的目的不是训练语言技能,学生不需要通过反复训练来记忆。他们需要做的更多的是理解语言内容,找到合适的语言风格。小学生的学习和表现都是模仿老师的,所以,这一时期教师的教学语言会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一定要更加努力的规范自身的教学语言,提高其应用和发音的准确性。语文教师的教与学面对的是一个班级的学生,因此教师的语言特点会影响到每一个学生,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发展,所以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素质教育的实施使小学语文教学更加重视语言训练的研究,语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得到充分发挥。
二、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征
1.规范性和科学性
首先,教师需要掌握教学语言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要求。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对教师的教学语言有着规范性和科学性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需要通过科学而规范的语言,将相关的教学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小学语文学习效率更高。此外,教师还应该对学生在课堂提问中提出的问题使用更科学的语言,并通过科学的语言进行评论。学生可以在科学概念的指导下体验老师的思想,真正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更科学的语言,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会更全面。他们可以更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感受,对文章有更简洁的整体理解。例如,在学习《画杨桃》的这一课时,学生对课文标题的理解可能只是局限于字面,所以需要教师结合文章的整体为学生进行梳理,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深层次的内涵与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肯定学生提出的意见,鼓励学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此外,教师掌握科学的教学语言,就需要对语言进行简洁的处理,让学生可以更容易的理解,而不是采取传统的教学语言,使得简单的意思变得更加复杂。
2.情感性和艺术性
语文教学是其他教学的基础,所以它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确保学生在接收信息的同时,感受到语文语言的魅力。所以,教师需要提升自己语言表达的情感艺术,要让自己的教学语言更具魅力与力量。与其他学科不同,语文教学必须充满情感,语文教科书中的文章都有作者的情感倾注其中,所以学生必须在其中才能真正领略到的美。在课程开始的预习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朗读课文,并从情感上解释文章的具体内容,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作者的感受。例如,在学习文章《我们成功了》时,老师应该在课程开始前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学生对申奥没有印象,所以需要借助相关的影视资料来拓展知识,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一旁进行引导,通过运用具有艺术性和情感性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内心的爱国情感,如此一来,学生们也能感受到作者当时的爱国热情。当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优美语句进行积累,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完成,学生们也可以提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将会大大提高,学习汉语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语言应用艺术也会得到明显提升。
3.趣味性和生动性
教师还要重视教学语言生动性和有趣性。由于小学低段的学生心智发育尚未成熟,所以教师在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语言要尽量的生动活泼一些,这样才能更贴近学生的内心,学生也会更加容易亲近,对教师的话也会更容易认同。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的转变语言风格,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富有生动性和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将与生活有关的内容结合到课文内容当中,让学生对原本陌生的知识内容产生共识,并且更有可能对新的或有趣的事情感兴趣。通过教学语言有趣性和生动性的运用,学生可以更容易地进入文学作品,体验书本中的具体知识和情感世界。这样,学生可以跟随老师的思想去理解真实的文学世界,让学生可以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好语言指导工作,教师教学语言的合理使用,可以使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会为教师带来更多的教学思路。同时,学生在接受教师教学语言的熏陶之下,也会在潜移默化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可以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有助于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杨一梅.成熟型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激励性评价语言的特点[J].教育观察,2019,8(15):65-66.
[2]张本仪,高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21):140.
[3]杨运敏.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13):79-80.
[4]陈佳美.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问题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2):190-1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