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探究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期   作者:姚叮当
[导读]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创新,我们国家的国力强大也离不开创新。
        摘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创新,我们国家的国力强大也离不开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品质的培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小学学习阶段是培育学生创新品质的重要时间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导学生小学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要去帮助学生在小学时代培育出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品质。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情况,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做出改进,促进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品质;培养策略
在国家的新课标的改革文件下来之后,对于小学的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视,小学作为学生这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时间,小学教师应该抛弃传统的板书教学法、改善上课的磨损,帮助学生打下一个较为优良的基础。如此,才能够让在这个教育背景下的学生,在将来的工作,或者学习过程中,有更高、更好的发展前景,能够为祖国的富强做出一定的贡献。本文会浅谈在小学语文的教育过程中,如何去培育学生的创新品质。
一、通过情景教学法培养创新品质
在之前的小学语文的教育过程中,基本都是采用较为传统的板书学习方法,但是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不是特别高,而且太过于死板的方式不利于学生培育创新品质和创新意识。因为有趣的语文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这些情景中思考和想象。教师可以以学生为主体,创建一些生动活泼、快乐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语文情景当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这个教学情景当中学习知识,还可以在情景教学中去开发学生的创新品质。
例如,在学习到杜牧的《清明》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语言的描述,也可以使用课堂内的一些多媒体工具来帮助建立语文的教学情景,给学生营造一个天气比较阴沉,小雨淅淅沥沥的落下,洒在行人的身上的一个忧愁的情景,让学生在学习这篇古诗的时候,能够走进诗人要营造的清明节的世界。教师在描绘完情景之后,可以让学生去想象一下当时清明节的场景,并且可以让学生去还原一下这个场景,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将学生自己带入到诗句中的世界,学生们可以以个人的形式参加,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组成小组来参加,去将诗句中的情景在课堂之中表演出来,让学生在这个表演中去感悟作者的情感,可以有效的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品质。
二、通过实践活动锻炼创新品质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当中,学习知识点的同时,教师开展一些实践性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这些实践活动当中来,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知识,开拓知识面。教师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可以夹杂一些需要学生去思考、想象才能够解决的问题或者小游戏,让学生在进行小游戏的时候,即能学到知识,还能培养了自身的想象能力,进而有利于学生创新品质的提升。
例如,在上完课文《赵州桥》之后,开展一个造桥的手工实践活动,给学生准备一些必要的材料,让学生在课堂中分成几个小组,每一个小组的组员共同建造一座像赵州桥一样的桥梁,可以通过课文的描述和实际生活中看见的桥梁,去想象和创造一个属于自己小组的桥梁。

学生在制作桥梁的过程中,首先可能会想到课文中关于赵州桥的描述:“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学生就有可能根据这样的描述,加上自己生活中看见过的桥梁造型,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小组成员一起造出一个不一样的桥梁。在学生造完桥梁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投票,让学生评判一下哪一个小组的桥梁做得最好或者是很好的还原了课文中的赵州桥,教师可以给与这一小组的成员一点小鼓励,让他们继续保持,对于做得不好的小组,教师可以帮助他们总结一下失败的原因,并且鼓励他们再接再厉,继续加油。学生在这样的手工实践活动中,不仅有效的复习了语文课文中的知识,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大脑的想象,和同学们一起建造一座桥梁,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开发自身的创造能力,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品质。
三、通过结合生活培养对创新的兴趣
教师再小学的语文课堂中,除了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创新品质,还需要帮助学生培养出对于创新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的接受相关的学习和培训。因为语文的课本几乎都是源自于实际的生活,所以,教师帮助学生建立对于创新的兴趣的时候,可以通过将课文内容和实际的生活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和感悟课文中的内容,正所谓知识都是来自于日常生活,同时也都用于日常的生活。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加自然有效的学习语文知识,并且培养出对于创新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到朱自清的《春》的时候,课文中写到:“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教师可以在讲解课文的时候,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场景,带领学生走入春天的世界,燕子在天上飞舞,柳树的叶子伴随着阵阵春风起起伏伏,大地从银装素裹变成了绿意盎然,充满了生机,充满了希望,让学生在这样的世界中学习,之后可以询问学生,这样的画面是不是很美好,但是它缺少了很多的东西,你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实际生活中看见的景色,为这幅美丽的画卷增加几分色彩吗,学生就会通过自己的想象和春天的实际经历,通过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学生眼中的春天的场景,在帮助学生感悟文章的内容的同时,也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自己的想象,可以很好的培养出对于创新的兴趣,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更加自然的去使用和锻炼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
结语: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不能理解教师想要传授的知识,不过教师不能过于心急,要保持良好积极的心态去帮助学生,并且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给予的反馈,然后去改善原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中,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从而更高效的去帮助学生培养创新品质,让学生在今后的道理上越走越好、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李卫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J].学周刊,2019
[1]张宇航.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8):158-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