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业的布置是数学教学中非常关键的部分,初中数学课后教师要为初中生布置适当的数学作业,就需要结合当下减负增效的要求,为初中生进行合理的作业设计,要让数学作业具备有效性以及合理性,并将核心素养作为数学作业的主要原则。教师要在核心素养的引导下,对数学作业展开合理的设计,让初中生在数学作业中避免题海战术,在完成数学作业之后,数学素养能得到提升。本文分析核心素养下如何对数学作业展开合理的设计,希望对提升数学作业的科学性是有帮助的。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家庭作业设计
前言:对数学学科而言,核心素养就是为了让初中生在经过数学的阶段学习后,形成一定的综合性呢管理,可以借助数学知识对一些实际的问题进行解决,其中不仅涉及到对知识的掌握,还包括数学思想、数学思维、逻辑推理、数据分析等各个方面。
一、初中数学作业的设计要注重基础
数学作业的实际设计中,首要的一个作用就是要对数学知识进行巩固,在数学课中学生不断学习到一些新知识,及时布置数学作业,可以让初中生在课后及时对这些内容进行巩固训练,从而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充分掌握,这部分主要是设计一些基础的数学作业。在数学素养中基础知识和能力是非常关键的部分[1]。因此在数学作业的实际设计中,教师可以为初中生安排一些比较基础的巩固练习,提升初中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在每一次的数学作业中,都可以为初中生设计一定的基础题,这些基础题可以强化初中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并提升初中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数学作业设计要注重分层
初中生在数学学习方面是存在客观差异的,在数学作业方面也是要注重初中生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因为初中生的学习能力不同,数学基础也不同。所以虽然是同时进行数学的学习,对知识的掌握也是不同的[2]。因此初中生是存在层次的,教师在对数学作业进行设计的时候,也是要采用分层的措施。在分层化的数学作业中,首先要进行设计的,是面向全体的基础性数学作业,结合初中生课内知识的理解情况,以及对数学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还有学习能力上的一些差别,教师可以针对初中生的个人情况,设计出适合不用层次的数学作业,让每个初中生都是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经过数学作业的练习,在原本的基础上得到提升,达到教师设定的目标。在数学作业中即便是一组题,也可以设定不同的目标。
某次数学作业,教师为初中生设计了一组题,这组题目设置了三个问题,都需要求出cotB,但是使用的方法是不同的,1可以用公式进行直接计算,2则是需要进行公式的转换,3要使用勾股定理以及转化思想。这些题目被写入到一组题中,初中生结合自己的情况,可以选择一道题[3]。初中生的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也就不同,可以兼顾各个层次初中生的需求,让数学作业实现了分层。
2018年我报送的课例《第2章整式的乘法-2.1整式的乘法-2.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2)》被评为教育部2018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在这个课例中,课后作业就是分层次布置的,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有很大的提升。
三、数学作业设计要注重变式
所谓的变式训练,就是在数学作业的实际设计中,对一些题目本质的要素不变,但是对题目的内容、形式以及条件进行了适当的转化,让初中生在做题的时候,需要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对题目中的条件以及结论进行适当的变化,一些题目中条件和结论其实是互逆的,因此若是对条件以及结论进行互换,题目一样是可以成立的。
比如
数学作业的实际设计中,上述的题目就是运用了这一原理,这样可以让初中生对数学知识的把握更加透彻,提升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其实很多的数学问题都是可以进行变式的,变式的方法也是比较多样化,可以对对图形背景进行改变,也可以对一些条件进行改变,但其实无论如何变化,考查的是初中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最终用到的数学知识都是一样的,初中生要具备灵活的思维,运用数学知识将这些问题解决。
四、数学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化
(一)自主探究作业
让初中生具备足够的学习能力,这是教师要完成的重要目标,因此在数学作业的实际设计中,教师要让初中生经过自主学习,实现对问题的自主探索。在数学作业的实际设计中,可以为初中生设计一些探究任务。比如在对勾股定理展开学习之后,为初中生布置任务,在课后可以上网进行搜索,对勾股定理的数学故事进行了解,准备对同学们进行分享。其次经过对勾股定理的学习,要用一种方式对勾股定理进行证明。这种数学作业并没有为初中生布置习题,开放性更强,但是对初中生来说,要想对问题进行解决,就需要进行自主探索。勾股定理在我国的古代已经被数学家提出,发展历史是十分悠久的,证明方法也非常多,在数学领域有着非常多的应用。这部分的内容是初二的时候会接触到,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借助互联网查找相关的资料,然后将问题顺利解决。
(二)开放性的作业
教师可以为初中生提供一些从多角度进行思考的作业,让初中生可以对问题展开全方位思考,鼓励初中生进行合作学习,提升初中生的积极性。
结论:总之,在初中数学课的数学作业设计中,教师要注重数学作业的有效性以及科学性,让初中生在数学作业中思维得到充分地锻炼,对数学的学习能力也会得到显著提升。促进初中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掌握。
参考文献:
[1]韩桃花.让课外作业亮丽起来——浅议初中数学课外作业的设计与布置[J].课程教育研究,2020(02):152-153.
[2]宋海琴.教育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寓教于乐”的方法——因材施教理念下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意义和做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0):107.
[3]于彬,高振卿,杨丽丽.基于“反思性教学”的初中数学新授课作业设计——以“矩形”(第一课时)为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7(10):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