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写作不仅考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检查了学生对文章、词汇的积累程度。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经常能看到很多小学生写着就停了下来,也就是遇到了瓶颈,因为学生对文章、词汇积累得并不多,导致无从下笔。本文基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刚开始接触课堂教学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时期。但就目前来看,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要,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大对写作教学的重视力度,激发学生对语文写作的积极性,进而使学生的写作质量以及写作效率得到提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创造条件。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写作目标不明确
绝大部分学生都对写作不感兴趣,支撑他们继续写作的原因一般都是教师的硬性布置,而这种布置都是一种机械式的安排,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喜好和特点来布置写作课题,只是依据教学大纲布置一些课后写作任务。这样的机械安排大多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作文分数,并没有注意学生写作技能的提高,学生不清楚写作的动机和目的,对于写作内容和思想把握不到位,单纯当作应试作文来写,久而久之,学生对于写作的热情就会消散。
(二)学生写作缺乏科学的指导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个班级有不同教师任教的现象,而且不同教师的教学习惯、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进度都是不同的,这就导致学生所学到的写作知识存在不连贯性。再加上大部分教师对写作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没有合理地运用写作教学,学生便丧失了书面表达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例如,在小学一年级时,教师认为学生的识字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到了四年级或五年级时再注重写作教学也不晚,所以教师把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识字教学上,这就导致学生在一年级时没有打下良好的写作基础,既不利于促进学生今后写作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三)写作能力不足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不足主要是表现在两个方面之中,一个是写作基础薄弱,知识积累不够,另一个是想象力不足,写作缺乏思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不少,这里挑一些重要的原因做陈述: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在语文学习中,知识的积累不够,而且不能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学生的阅读量比较缺乏,生活阅历不足,教师没有积极开拓学生的想象思维,导致学生的思路不能很好地展开,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
二、降低写作难度,消除神秘感
很多学生由于之前没有写作的经验,觉得写作十分困难,不愿意进行写作。因此,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时,要采用合理的方法降低写作难度,使学生觉得写作是一件较为容易的事情,让学生能够积极写作。例如,教师在教授“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这一课内容时,并没有让学生先进行作文的写作,而是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身边有哪些非常有特点的人?”学生听完笔者的话后,纷纷进行了思考和回答。
然后,笔者便对学生说:“那么,教师说一说自己身边有特点的人吧!”于是,笔者便对学生进行了具体的讲述。学生听完笔者的讲述后,了解到关于描述自己身边有特点的人的方式。笔者对学生说:“请你们同桌之间说一说自己身边有特点的人?”因为,可以与同桌进行交流。所以,学生都纷纷进行了关于自己身边那些有特点人的描述,使得课堂氛围分外活跃。在学生进行完同桌交流后,笔者便对学生说:“同学们,请将你们刚才口述的话转化为文字,并写成作文的形式。”学生在与同桌进行交流时,已经有了基本的写作灵感和写作思路。因此,学生在听完笔者的话后,积极进行了作文的写作。总之,写作是一种从易到难、从说到写的过程,语文教师应该采用合理的方法降低写作的难度,使学生能够轻松的写作。
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并能把学到的知识有效运用,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教师应该利用课本上的写作板块,展开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比如说在学习“白描写作”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入到校园之中,观察外边的自然景物进行特点描述写作,普通的花草、树木、小鸟甚至是昆虫都可以是学生写作的素材来源。在留取一定的观察时间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交流,并用文字将看到的、想到的写出来。透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有效感受到身边事物的美好,触动自己的情感,写出更好的作文来。
四、组织生活化写作练习
生活是最丰富的写作素材资源库,也是小学生进行书面表达的主要对象。有许多小学生之所以排斥写作,缺少写作灵感,便是因为将写作与现实割裂开来,不善于描绘现实生活。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讲,写作本就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书面表达方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组织生活化写作练习,引导小学生自主描绘自己的成长经历与感悟,由此削弱小学生的畏惧感与抗拒感,初步优化小学生的写作意识。为了优化小学生的写作意识,笔者会鼓励小学生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比如,针对一些班集体活动,小学生可以通过作文去阐述这一班级活动的组织过程以及自己在活动中的真实表现。再如,小学生也可通过日记形式去记录自己每一天的生活、心情与成长。再者,笔者也会及时引导小学生观察生活,比如周围同学、老师的言行举止,据此引导学生进行人物描写,用文字去阐述老师、同学的外貌特点、举止特点等等。另外,小学生也要认真留心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比如刚刚破土而出的嫩芽、狂风暴雨下顽强生长的生命、姹紫嫣红的花朵等等。当小学生学会了观察之后,便会产生丰富的情绪与心得,也会由此而产生直观的写作情感,便于学生积极展开生活化写作练习。
结束语
小学生处在学习写作的初始阶段,语文教师应该考虑写作教学带给学生的一系列好处,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把有效的写作教学策略应用到课堂中,让学生能够喜欢写作、爱上写作、善于写作。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成绩,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峰.简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家庭教育,2019(35):140.
[2]王小明.探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天津教育,2019(35):160-161.
[3]刘海琴.小学语文高年级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作家天地,2019(22):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