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建筑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人们对于建筑行业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也越来越注重,从目前阶段来看,政府对 PPP 项目建设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工作越发重视。本文所说的就是通过进行建设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工作来提升建筑项目的成功效率。在进行此项工作的过程中,要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实施方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改进造价管理工作的发展问题。
关键词:PPP 模式;全过程造价管理;建筑工程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加快,我国已经占据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主要地位,这也是我国实力增强的实际表现,更是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奋进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市场发生变化,我国经济产业结构也产生了极大变化,政府部门要制定符合社会发展状态的宏观管控方式,发挥政府的主导职能,实现对市场经济的宏观管理工作,改变融资方式,制定与当前融资市场情况相符的经济发展方案。PPP模式是一种符合我国经济市场发展情况的融资方式,近年来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极力推广PPP模式项目。本文根据社会发展情况和PPP项目的实行情况,提出一些相关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措施,进而实现较高效率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
1 PPP项目的基本概念
1.1 融资模式与项目
PPP 项目的融资方式,是一种公私混合的融资模式。这种融资模式的主要优势是私营企业如果想要进行融资工作,就采取和政府合作的方式来降低项目风险。这主要针对建设工程项目来进行融资工作。换句话说,PPP 模式是私营企业向政府进行贷款,但是在施工完成之前,就会将所贷款项全额返还,不然借贷方就可以停止投资工作,回收建筑项目。这是一种可以共同承担风险的融资方式,也就减少了单方面的风险。这不但有效解决传统融资方式的固有缺陷,也提升了大型建设项目的融资水平。这也是一种政府和私营企业或者社会资本企业进行合作的方式,一般来说针对建设基础设施建筑工程或者外资合作工程。该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也需要具有全面职能的管理机构来进行建筑项目的管理工作。从目前阶段来看,我国已经在进行较大规模的PPP项目建设工作,涉及到了许多行业。
2.2融资理念
PPP模式的融资理念,是实现社会企业或者私营企业和政府的建设合作工作。这是一种互帮互助、共同获利的工作模式。在发展过程中,政府参与股权来实现工程融资,或者借助银行借贷来完成建筑工程的融资工作。这两种模式分别在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合作单位要了解建筑工程的实际特性,从而选择较为合适的融资方式。为了更好地进行选择工作,首先要了解项目所需成本支出金额以及工程量,政府才能出台相关管理政策进行资金扶持。PPP项目也是社会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合作建设项目,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工作,都在该融资模式的管控下进行。工程项目的材料报告以及施工数据记录都围绕该融资模式来运行。
2 PPP模式下全过程造价管理控制措施
PPP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进行融资工作和造价管理工作比较重要。进行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工作,主要是进行工程施工的成本控制工作。这也是为了进行工程项目的成本预算工作,可以让施工企业和合作机构更好地进行资金筹集工作。由此可见,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对PPP项目的施工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常来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
2.1 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
决策阶段造价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对工程项目的建议书以及可研报告的撰写工作中。投资企业可以通过全面化的工程项目核算工作,分析出较为全面的工程盈亏关系报告。针对建筑工程进行较为全面的计划审核工作,了解行业市场的发展情况以及企业实际能力,确保工程预算在投资限额之内。最后还要根据已经完成的设计图纸和材料,要求进行工程数据的分析处理工作,从而做好国有资产和流动资金的循环管理工作。
2.2 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
在招投标阶段的实际体现就是按照制度要求来进行招投标报告的撰写工作。招投标报告以工程项目发展情况,建设规模以及工程复杂性为主要依据,来选择较为合适的管理模式。如果是复杂性较小的 PPP建设项目就可以采用总体化成本合同的造价管理方式。如果是较为特殊的工程项目,则可以根据工程项目的管理复杂度来选择总价合同,单价合同以及成本加酬金合同等不同造价管理方式。
2.3 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
PPP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易出现许多波动性因素,导致工程成本情况出现变化。比如政府出台的管理政策出现了波动变化。但最大的原因还是由于投资企业对于成本控制方案或者建筑材料价格不满意,也就是担心出现成本支出超额的风险问题。如果出现这样的现象,就需要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成本支出方案的改进,要和投资企业做好沟通交流、充分交涉,了解投资单位的预算价格,再对原本的成本控制方案进行有效改进。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也需要监管人员做好成本支出的调查工作,健全管理机制,实现建筑工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升造价管理工作水平。除此之外,还要做好建筑材料的质量核查工作,对施工过程和材料采买过程进行监管工作,实现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
2.4 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
PPP项目的造价管理工作,在竣工阶段的体现就是进行造价管理变更单和招投标报告的审核工作。除此之外,还要做好全面的工程审核工作,也就是进行工程数据的审核工作,主要检查工程项目的承包合同以及索赔合同等。要做好较为全面的成本预算管理工作,避免出现过大的工程支出误差。
3 PPP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发展建议
3.1 健全创新性管理模式
政府管理机构要综合利用PPP项目融资模式的工程管理理念,从而健全创新性管理模式,提升政府机构的管理能力,转变造价管理工作中的被动地位。还要做好工作岗位的责任划分工作,进行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工作,提升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
3.2 提升施工技术能力水平
在进行施工工作的过程中,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理念。做好技术工作人员的安排工作和培训工作,采取有效的技术管理手段来进行施工工作的记录。与此同时,还要制定和PPP 模式相一致的技术方案,做好施工数据的整理工作,做好施工现场的技术考察工作,提升施工技术能力。
3.3 做好材料机械的掌控工作
在开展施工工作时,要做好材料机械的掌控工作。由于建筑材料、机械设备是进行施工工作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因此在进行材料设备采购工作时,要选择具有生产资质的优质信誉厂家,确保质量达标。既要做好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的筛选工作,也要做好采购成本的控制工作,提升工程项目的经济适用性。
4 结语
总体来说,基础设施项目存在建设难度大、需要大量资金和造价管理方式不完善等诸多问题,而PPP项目使许多建设项目的融资过程变得更为简单和更为高效,解决以上问题。从目前情况来看,PPP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措施还尚未具有较为成熟的管理体系,这就需要管理层和技术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过程分析,运用科学手段和可行策略,真正提升PPP项目的造价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崔程.PPP项目模式下建筑企业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J].科技与创新,2019(01):112-113.
[2] 陈杰,肖雨点.PPP模式下公路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J].中华建设,2019(04):58-59.
[3]康俊杰.PPP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的合理有效控制与探索[J].建材与装饰,2019(15):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