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程预算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付玉兰
[导读]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需求也在不断攀升。作为建筑工程造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预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建筑工程的核算管理在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筑工程预算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准确性,不仅可以对工程的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对工程造价起到有效降低的作用,还可以使建筑工程企业的工程预算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工程预算;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策略
         引言
         对建筑工程来说,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其对造价控制的需求也在不断攀升。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在工程预算的基础上,对建筑工程的造价进行合理高效的控制呢?在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问题以及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策略这两个问题进行分析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工程预算。
         1 工程预算概述
         对于这个问题,为了理解与阐述的方便,我们主要可以从工程预算的定义以及工程预算的意义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所谓工程预算就是指在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指导下,按照工程运行的实际步骤与程序,对工程所需资金数额进行准确评估,并进而在此基础上对工程项目的不同阶段进行进一步的资金配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工程预算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能否顺利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基于工程预算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问题
         2.1 工程造价预算制定时没有全面考虑
         工程造价预算的制定是一个与经济效益相关的复杂计算过程,需要制定者能够综合考虑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站在整体布局的高度上开展预算工作。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出现失误和有漏洞的计算以及不合理的预算的情况就比较多。在建筑工程实践过程中,由于编制预算时没有根据规范要求采用相应的技术、材料和结构,结果使得工程编制存在漏洞,这样的定额的换算不够科学的情况,进而就会引发实际支出的预算就无法与工期相符现象,导致预算超支。工程预算编制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的认真程度,如果编制人员不能够根据细致正确的计算做出预算,那么制定的工程预算也无法与工程实践相符。
         2.2 建筑实践中工程发生变更
         预算不是唯一的对建筑工程施工实践有影响的方面,除此之外,市场环境、供需状况等都会影响工程,而工程的变化又会影响造价。划定工程变化的范围就非常的重要,这样就能降低工程进度的阻碍作用,防止工程设计发生重大改变的情况。但工程变更的管理并没有引起施工单位的广泛重视,工程变更的情况时有发生,以至于影响了施工进度与计划的符合性。
         2.3 不重视施工阶段的控制
         造价对于整个工程的设计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但是一直以来并没有引起施工单位的足够重视,而且造价的控制对于施工阶段的影响也很大,也常常被忽略。在工程建设的施工阶段,工程的造价会因为施工人员、环境、施工地点的改变而发生改变,这就使工程造价难以控制。在施工阶段,由于程序化和简单化的造价控制,很难做到全面、无纰漏,造成工程造价管理有缺陷,难以实现对施工的监督制约。
         2.4 建筑单位的工程预算管理不够完善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离不开成套的预算、审计和全面的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预算的控制和编制。然而大量的施工单位常常会忽视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因此造成了制度不完善,编制的预算与实际相差较大的现象。上述情况的出现都会影响建筑施工的造价和质量,无法对整个处于松散状态的建筑工程进行监督和审计的控制。


         3 强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预算管控的对策
         3.1 强化建筑工程预算的审核、监督及管理工作
         为切实提高建筑工程整体经济效益,确保工程预算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相关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建筑工程预算工作;在落实日常管理工作期间,强化对建筑工程预算的审核、监督及管理,保证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得以落实到位,并发挥实效。确定当前建筑工程预算审核的关键项目,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完善的审核制度与审核流程。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制度中必须对建筑工程全部参建主体包括贷款方、发包方、承包方、施工方所需承担的义务与责任进行明确规定。确定工程实际工程量,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在落实建筑工程审核工作期间,核查并确定详细的工程预算数值;若审核期间发现工程预算存在超预算或者假预算的情况,则应立即制定针对性的调整、补救措施,进一步保证建筑工程中的材料价差、工程量、套价以及取费等内容与建筑工程施工方案及实际工程量相符。其中,材料价格必须和市场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套价则需要避免出现漏套或错套的现象;取费标准则需严格遵循最新的法律法规制定。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预算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2 强化施工过程的预算管控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是全生命周期中最为重要的管理阶段,同时也是建筑工程资金投入最大的阶段,事关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与经济效益。因此,强化施工阶段的预算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制定科学的工程造价控制措施,在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避免出现超预算状况,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投入。然而,在工程实际施工期间,由于工程涉及范围较广,资金的节约工作难以面面俱到。因此,工程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实际状况落实针对性控制措施。建筑工程预算编制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措施提高施工现场签证工作质量,确定施工现场全部材料支出明细,规避实际施工支出与施工合同规定费用支出偏差现象。若因设计变更导致工程施工费用超预算状况,则施工单位必须立即与工程管理人员联系,并协商进行解决,尽可能弥补损失。
         3.3 强化施工材料的预算控制
         建筑施工原材料价格的变动能够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成本投入。基于此,工程管理人员应当强化对施工材料预算的控制,提高工程整体经济效益。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强化材料采购人员的造价控制意识。在采购材料过程中,需做好市场调研工作,结合市场现行材料价格以及施工材料的管理费用、管理要求、运输成本以及自身质量,制定完善的施工材料采购方案,在确保施工材料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施工材料成本投入。
         3.4 提高工程预算人员的综合素养
         作为工程施工的主体,预算人员的综合素养能够直接影响到工程预算工作的实际控制效果与精确性。定期开展预算工作人员的培训活动,保证工程造价控制工作能够有效落实;值得一提的是,培训内容的理论知识也需要涵盖到工程造价管控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减小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工作与当前建筑施工标准之间的偏差。以人为本,能提升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水平,提高工程造价控制效果。
         3.5 运用信息技术,科学管理工程造价
         先进科学的信息技术不但可以有效增强工程预算整体效率与质量,还能够确保足够的准确性,使工程造价控制的实际质量得到良好的保障。当前,部分基础数据收集整理同样无法得到妥善保存与科学处理,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对工程造价控制造成不利影响。基于此,运用先进科学信息技术,对工程预算与工程造价做出科学高效管理至关重要。建筑企业务必重视对计算机、云计算等技术的充分运用,以此对工程预算以及工程造价做出严格管理,使管理效率与质量得到相应的提高。
         4 结语
         综上所述,了解到建筑工程预算和工程造价与建筑施工单位经济状况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为此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必须保证工程预算和工程造价的准确性,避免建筑工程施工时资金消耗不合理,更好的保障建筑工程建设施工效益。不仅如此,还需要在工程预算的条件下创建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措施,保证建筑工程造价与工程预算结果处于相统一的状态,在两者协调配合的条件下实现建筑施工单位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毛林芳.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分析[J].居业,2016(05):137-138.
         [2]杨恩德.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8):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