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 贵州省贵阳市 550025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加强了对建筑质量的监督管理,作为建筑后期施工关注的重点,建筑产品的防渗漏问题影响业主的使用满意率,严重时还会产生工程纠纷。本文针对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对于减少建筑施工渗漏问题提出了对应的措施建议,现将相关分析研究阐述如下。
关键词:建筑施工;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在经济化建设和产业化发展下,我国建筑工程的数量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国家对建筑产品的质量要求也与之剧增。建筑防水性是检验建筑产品渗漏问题的关键,对其稳定性、耐久性和安全性有直接影响。若没有及时处理渗漏问题,建筑物的实用性降低,对施工产业的各项建设也是沉重的打击。为了提升建筑物的质量,建议基于建筑产业的长远发展,全面捍卫建筑产业的权益和生产管理质量,并建立合理的安全事故应急措施,预防建筑突发施工的发生,并及时做出相应的措施改进,减低企业的损失。
1.分析建筑施工中最为常见的渗漏现象
1.1外墙面、屋面渗水问题
外墙面和屋面都极易发生渗水问题。一方面,外墙面是门窗和外墙的直接连接部分,需要装饰的部位较多,因此也增加了外墙面裂隙的几率,严重时候也会导致渗水和漏水问题。另一方面,外墙面渗水问题具有可连续性,因为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的外墙面渗水问题是不能一下解决的,其具有复发性。
屋面渗水大多表现在建筑屋面设备和现浇层结构连接点上,直接和建筑漏浆、钢筋变形等因素有关,直接增加了漏水的概率。
1.2建筑地下室漏水、渗水问题
很多高层建筑的地下室或者负一层门店漏水、渗水问题频发。一方面,由于建筑位置的特殊性,地下室的连接点和管道较多,出现缝隙的概率大,因此漏水问题常见(如图1所示)。在地下室施工中,施工人员为了保证接缝处和管道质量,多采用冷接缝、设施合理的伸缩缝方式,减少或抑制地下室渗水、漏水问题。
.png)
(图1建筑工程投产后地下室渗水问题)
2.分析影响建筑工程渗漏的关键原因
引起建筑工程渗漏原因较多,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有施工设计不科学、施工工艺技术不当、选用不达标或错用施工材料等。
2.1施工设计不合理
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影响着后期施工的合理和科学性,缺乏规范可行的施工设计方案,会无形中增加建筑工程的渗漏率。建筑工程设计中,很多设计师由于盲目追求设计的效果,如视觉、智能化、功能性等因素,会忽视施工环境以及后期施工带来的问题,进而设计出华而不实的方案。施工单位没有结合施工环境设身处地、因地制宜完成防水施工,导致建筑产品抗渗性、防漏性大幅降低。对此,建议施工单位做好防渗防水施工环境,并结合施工环境选用合理的施工技术,如有异议及时和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沟通,预防后期引起不必要的工程纠纷。
2.2施工技术不专业
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和综合素养会直接影响到建筑产品的抗渗性、防漏性施工。目前,大多施工单位多以主体施工为主,缺乏对装饰装修、防水地坪施工检验,部分施工单位多采用防水外包的方式,将防水工程交付于施工队伍。由于缺乏系统性的培训,防水手工人员仅按部就班完成防水工作,没有对特殊部位加固施工,例如竖向灰缝施工中,存在施工人员仅仅是“抹灰遮丑”,没有进行严格的封闭检验,极易导致后期施工裂隙发生,进而造成渗漏问题。
2.3施工材料选用不达标
建筑施工材料的总成本占到了整个工程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合理、科学的施工可以减少渗漏问题发生。但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追求高额的利润,没有选用施工材料,以利益为重,将国家的规范标准和地方法律法规置若罔闻,也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频率。对此,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对进场材料的监督检查,加强质量验收,以此来保证施工质量,预防后期建筑工程发生渗漏问题。
3.对于提升建筑工程的防渗漏措施建议
3.1做好外墙和地下水防水控制管理
建筑施工单位在施工时候,不光要关注建筑结构的主体功能,更要加强其耐久性、防水防渗质量。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要合理控制建筑混凝土的比例,加强对外墙防水防渗管理,选用优质的施工材料提升墙面的整体性,预防其发生渗漏。
针对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处理,建议对应的施工人员应当做好的地下室的清洁管理工作,针对墙面的接缝交接处、拐角处提升施工的质量;其次,做好建筑工程的重点防渗漏管理,充分利用建筑地下室分布的管道和接缝,做好冷接缝处理、结构伸缩缝管理,并加强建筑地下室的防渗防水施工,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性。
3.2选用优质的建筑防水材料
在现代工程建设推进下,大量的工程防水材料的性能有明显提高。纵观建筑工程生产市场施工现状,建筑市场的密封材料,防漏材料的品种较多,消费者应当擦亮双眼,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材料和性能,及时平衡建筑材料的优缺点,并选用最具代表性、应用最广的建筑材料,以此来实现建筑产品防水、防渗漏目标。
3.3规范建筑施工技术
为保证规范化施工,建议建设施工单位立足于现有的施工情况,针对常发生施工渗漏隐患的外墙面、屋面结构选用合适的防水材料。且严格执行施工技术规范,做好节能保温节能型设计和处理,最终实现外墙和混凝土质量综合控制,也保证墙面不会因为电焊网温度发生变化而产生开裂问题。
3.4规范建筑施工步骤
规范施工步骤
为了推动防水防渗工作的进行,一方面对进厂材料要严格控制;另一方面工程管理工作也要严格,建筑工程的管理和施工技术管控相比,前者更具重要性。为了确保施工符合规定,施工的时候要特别留意最容易发生渗漏的地方,有相应人员对施工进行监督,同时也要对选材等方面进行严格监控。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防水防渗还有很多问题等待解决,要想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就应做好防漏工作,施工现场的环境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加强隐患排查工作,清除潜在的隐患,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整个施工现场的安全系数,统一施工安全资料标准,建立完备的数据库系统,使重要的施工步骤能够有明确的法律政策做参照,提高施工现场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优化建筑企业的施工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志杰.建筑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技术解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03): 192-193.
[2]陈鑫.论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J].建材与装饰, 2020(09):31-32.
[3]王海兵.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究[J].居舍,2020(09):46.
[4]程鹏.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08): 37-38.
[5]王晓龙.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讨[J].居舍,2020(08):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