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儿科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应对对策。方法:从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患儿中选取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39例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患儿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科室管理及护理安全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患儿;安全管理;效果
儿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每日接受患儿的疾病类型较为复杂,患儿数量庞大,年龄较小,表达能力较弱且治疗依从性较差,其工作内容也较其他科室更为繁杂,也增大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难度。儿科药品种类较多,用剂量需要进行严格控制,一旦失误会发生严重的护理风险事件,增加了发生护患纠纷的几率。因此,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极为重要[1]。近些年,人们对在院期间的护理安全给予了高度重视,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品质的主要目标,它反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以及状态,做好护理安全管理能够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事件,我院以78例患儿为例,就儿科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应对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患儿中选取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纳入排除标准:所有患儿均为来我院儿科就诊的患儿,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精神、心肝肾功能存在障碍的患儿。对照组39例患儿最小年龄8个月,最大年龄9岁,平均(3.81±1.42)岁,男22例,女17例;研究组39例患儿最小年龄9个月,最大年龄10岁,平均(3.71±1.41)岁,男21例,女18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
研究组: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模式。
(1)建立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平台,制定科学、合理的预警处理流程,实施护理监控工作,总结护理风险事件类型,包括用药失误、药液外渗、执行医嘱错误以及滴速过快等。
(2)患儿入院后,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对于高危患儿要实行重点监护,严格监控其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以及呼吸频率等[2]。将患儿的情况详细记录在评估表中,并进行实时的动态追踪,对于有可能出现的高危因素要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最大程度的保证患儿的护理安全。
(3)高度重视用药护理安全,对用药配伍进行严格的管理,明确用药的禁忌,避免输液时出现副作用,在进行输液时要为患儿调控输液的速率以及浓度等。同时,对护理人员要采取标准化用药管理形式,加强护理人员对药物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标明药物,做到提醒与警示的目的,为临床用药提供安全的保障。
(4)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隐患意识与安全责任感。用药前,反复确认医嘱,对于口头医嘱也要确认无误后在严格执行。进行输液时确认患儿信息无误,控制滴速,避免发生药液外渗情况[3]。
(5)护理人员应具备风险防范意识。将患儿以及前来探访的人员、工作人员列为监控对象,严格把关来访人员是否携带危险物品,是否有精神异常者、神志不清者、严重酗酒者等。管理人员要确保护理人员能够按照护理标准做好每日的护理工作,对于出现的风险事件,管理人员要在风险事件处理后立即填写好风险事件报告,并对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解决方法以及预后效果总结经验与教训。
1.3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儿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
1.4统计和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x±s)、[n(%)]表示计量型数据以及计数型数据,用t检验计量型数据,用x2检验计数型数据,P<0.05表示两组患儿具有可比性。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儿护理质量评分情况。
结果显示,研究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科室管理以及护理安全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png)
2.2 对两组患儿护理风险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对照组患儿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0.5%,研究组患儿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1%,研究组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png)
3 讨论
护理风险管理是在患儿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识别、评价患儿潜在的风险,并及时采取护理措施降低可能发生不良影响的管理过程,是服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儿的生命安全以及医院的护理水平[4]。我院将78例患儿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患儿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科室管理及护理安全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赵莉娟,刘立飞.儿科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及对策探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8,(11):208.
[2]宋萍.优质护理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2):208-210.
[3]高丽芹.儿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意义探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24):57,59.
[4]刘晓梅,杨茜.关于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应对体会[J].医学美学美容,2018,27(14):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