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软土地基施工及处理方法关键探索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陆宇
[导读]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较多,施工单位需结合施工现场与工程要求合理选择。
        杭州华晞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较多,施工单位需结合施工现场与工程要求合理选择。借鉴某市政工程的成功经验,施工单位在应用换土垫层技术时,需注重垫层材料的选择,并规范各垫层施工,保障软土地基处理质量,提高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水平,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道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实例分析
        引言
        在开展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的过程中,通过采用相应的处理技术能够有效的提升路基的稳定性能,以更好的满足于人们的需求,由于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技术较多,每种处理技术均有各自的优势,所以相关的技术人员务必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最优的处理方案,如此方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市政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
        1软土路基的基本特点
        1.1透水性较差
        为确保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必须要做好软土路基的排水工作,其主要是由于软土地基的透水性能相对较差,如若软土质量过重会增加地面所承受的荷载力,以至于路基沉降变得缓慢,水分不能及时外排进而流入市政道路施工材料,而且它是周期性的存在,因此这就容易造成土质疏松。
        1.2压缩性较高
        一般来说,如若软土路基的压缩性较高时往往会促使市政道路路面出现裂缝的现象,在对市政道路工程进行施工时一旦路基所承载的重量过大可能会发生形变,以至于发生坍塌。
        1.3结构不均匀
        一般来说,软土路基的土壤密度和强度都较小,并且其他的土质硬度和强度以及密度等都存在着差异性,如此一来会造成受力不均匀,久而久之随着路基受力的增加会导致路面出现裂缝的现象,进而引发安全事故。
        2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
        2.1软土地基的夯实工作落实到实处
        想要进一步提升软土地基处理的质量就要对土层变化进行分析与研究,避免地基沉降所造成的路面损坏情况,这就要求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进一步的夯实,并且在地基的软土层中进行砂层的打入,为路面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并且在砂层附近进行防水层的建设工作,从而实现在地基外层有一个保护壳,保证地基不会受到地下水的腐蚀,能够进一步提升软土地基的稳定性,提升市政道路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2.2道路限流极其重要
        在市政道路建设的过程中,软土层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土层来说有着相当大的施工难度,想要进一步提升软土地基的施工质量,除了要对软土层进行夯实之外,还应当对其投入使用之后的荷载极限进行设计,避免荷载超过设计范围而造成的地基的沉降,不过伴随着现阶段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市政道路的通车数量以及规模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这将会给软土基地的使用及运营带来非常大的挑战,针对此种情况,应当在市政道路区域内进行严格的车辆限流,对于超过一吨重的卡车都是不允许通过的,通过该条措施的使用能够有效地保证道路的稳定性。
        2.3采用换土进行地基加固
        对软土进行换土处理是软土地基处理中十分有效的技术,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应用与推广,如土地及自身的稳定性差是由土质的属性所决定的,软土自身的空隙大,强度弱,将其进行更换处理,可以避免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绝大多数的问题,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灌浆法将软土中的水分充分的排除。在此基础上进行夯实作业,能够进一步减少地基的缝隙,增加软土地基的强度,以较强的力度来对软土进行夯实作业能够进一步减少软土地基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以及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对于城市地下水较多的问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排水措施的使用,在软土层中可以设置排水层,并且设置排水板来对地下水进行引流。更为重要的是可以采用粉喷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法来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软土地基处理的质量,工作人员应当在施工之前对场地进行平整,能够保证软土地基的表面更加平整,从而避免坑洼情况的出现。在此基础上进行粉喷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能够进一步提升市政道路工程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从而避免市政道路工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事故的出现。首先,合理选择施工材料,通过严格控制水泥砂浆材料的质量,能够保证软土地基中的水分得到更好的吸收,提高软土地基结构的稳定性;其次,搅拌成桩,通过科学搅拌水泥砂浆,并在水泥砂浆中加入适量的固化剂,有效提升软土地基结构的安全性;最后,施工完毕后,相关工作人员要进行科学检测。
        2.4排水法处理技术
        排水法根据功能性质的不同,可具体分为振冲碎石桩、挤密砂桩、砂井排水固结方法等,主要结合施工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确定。多数情况下,当软土层具备较高的厚度以及路堤高度的时候,可以应用排水法处理软土地基。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排水法为砂井排水固结方法。一般来说,砂井排水固结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软土层表面覆盖的淤泥,如此一来,可以最大限度地加固土层的紧密度,有利于确保工程主体安全。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不难得知,砂井排水固结方法的应用原理为:通过利用预压砂井法可以进一步加快排水固结速度,预先发生沉降,取得的效果较为明显。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想要软土地基完全固结,需要消耗较长时间。
        3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案例分析
        3.1工程概况
        本文以某园区的主干路为例,阐述软土地基处理要点。该市政道路的长度为2.8km,道路设计横断面总宽度为34m。道路的南线路段跨越鱼塘和虾池,土质以淤泥为主,属于软土地基,施工单位结合施工工期与现场状况,选择换土垫层法与加筋法配合的施工方案进行软土地基的处理。
        3.2软土地基处理要点
        在该市政道路工程中,施工单位首先开展清表施工,对施工区域进行打坝、抽水与清淤处理,直至露出原状土,再铺筑两层竹笆与一层土工格栅,竹笆的宽度需大于坡脚2m;然后回填山皮土,厚度为60cm,铺筑一层土工格栅,以反包锚固方式,提升地基强度,再回填5%灰土,直至路面结构下方80cm的位置;最后,回填碎石垫层,厚度为40cm,采用土工格栅反包2m,再回填8%石灰土,回填厚度为40cm,完成地基处理。在该施工流程中,各环节的要点如下:第一,竹笆铺筑要点。施工单位选择新鲜、无破损或腐蚀现象的原材料,采用人工铺设方式,不同竹笆由细铁丝连接,要求不同竹笆的间距相同,且不同层的竹笆需相互垂直,避免竹笆出现侧向滑移,影响垫层质量。第二,土工格栅铺筑要点。施工单位选择聚丙烯土工格栅,该材料的拉伸强度不低于30kN,延伸率低于13%。施工单位采取横向铺设方式,在铺设完成后立即使用上层填料覆盖,避免土工格栅在阳光曝晒下出现质量问题。相邻土工格栅间的交叠长度需超过15cm。第三,山皮土回填要点。施工单位选择中风化强度以上的开山石料为原材料,粒径低于30cm,强度低于15MPa。在施工时,自卸车卸料后立即铺筑,粒径较大的碎石置于下部,用石屑与石渣填充结构空隙。在填筑厚度达到60cm后,应用碾压机进行平碾压实处理。第四,碎石垫层回填要点。碎石垫层选择洁净石料,不可含有泥土或树皮等杂物,粒径低于5cm,强度大于15MPa。施工单位选择分层压实施工方式,单层压实厚度控制在20cm。第五,石灰土回填要点。石灰土选择Ⅱ级生石灰,由于施工所用石灰土配比要求5%和8%,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进行配比试验,并利用拌合机处理石灰土原料,确保拌合质量符合要求后,再开展摊铺,保障施工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道路桥梁施工中,施工人员要加强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提升道路的强度和承载能力,进而提升道路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延长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林经光.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11):106-107.
        [2]彭帆,苏军剑.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措施[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03):155-157.
        [3]董珍.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措施[J].居舍,2018(33):185+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