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目的是针对阴道分娩产妇,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于减少产后出血的意义。方法是选择在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阴道分娩产妇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150例患者。在对照组中,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在观察组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是在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观察组显著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在观察组中,患者产后2h和24h中的出血量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是针对阴道分娩产妇,预见性护理的应用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的产后出血量,减少患者负面情绪的产生,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观察
产后出血是阴道分娩的一种常见并发症,若不及时止血,极易危及孕产妇的生命安全。本文旨在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以期为阴道分娩产妇的护理提供实践指导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阴道分娩产妇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150例患者。对照组年龄23~36岁,平均年龄(24.6±1.2)岁;平均孕周(39.2±0.3)周;初产妇103例,经产妇47例。观察组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4.7±1.4)岁;平均孕周(39.8±0.3)周;初产妇100例,经产妇5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无精神疾病;(3)单胎;(4)足月分娩。排除标准:(1)产道存在损伤者;(2)凝血功能障碍者;(3)伴有心、肾等重要器官疾病者;(4)认知功能障碍者。
1.3护理方法
1.3.1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具体包括产前健康教育,告知实施分娩注意事项,指导并协助完成相应的常规检查,密切监测产妇生命体征等。
1.3.2观察组
实施预见性护理。(1)产前。预产期的前1周,护理人员指导并协助产妇完成各项常规检查,积极耐心地与产妇及其家属展开交流,讲解阴道分娩的优势以及重要性。有针对性地选择合理的方式开展健康知识教育以及心理干预,最大程度帮助产妇消除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使其保持愉悦的心情。(2)产时。分娩过程密切观察产妇脉搏、血压等多项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情况,嘱其将膀胱排空,指导其充分利用呼吸减痛方式缓解宫缩产生的疼痛感。第一产程,密切观察宫缩、胎心以脉搏等变化,若存在血压升高,需要行降压药物治疗;若存在子痫先兆,需要行镇定剂帮助。第二产程,实时监测胎心以及胎动情况,尽可能缩短产程时间;准确掌握会阴侧切的指征等,便于预防发生产道裂伤。第三产程,观察子宫收缩的实际情况、胎膜是否完整、胎盘是否走位等,若存在则即刻对症处理。(3)产后。产后2h属于产后出血的高发时期,因此需要对产妇心率、脉搏、血压、面色等情况给予密切的关注,分析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若为胎盘因素造成,则需排空膀胱,行清宫术将胎盘取出;若为凝血功能障碍造成,则需行抗凝药物治疗;若为宫缩乏力造成,则需对子宫进行按摩,帮助子宫收缩;若为软产道损伤造成,则需行缝合术治疗。
1.4观察指标
(1)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产妇干预前后负面情绪进行评价,分数越高表示焦虑、抑郁状态越严重。(2)记录两组产后2h、24h出血量。(3)以问卷方式调查两组护理满意度。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SAS、SDS评分对比分析
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SAS、SDS评分比较
.png)
2.2两组产后2h、24h出血量对比分析
观察组产后2h、24h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两组产后2h、24h出血量比较
.png)
3讨论
预见性护理属于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主要指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及存在的护理问题及隐患,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从而起到防范护理风险的作用。
常规护理干预虽能在一定程度预防产后出血,但干预措施缺乏针对性,难以满足产妇需求,效果欠佳。预见性护理是一种现代护理方案,主要是根据产妇实际情况,结合临床经验和科学医学知识,对可能会导致产后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积极预防。产前,通过心理干预、健康知识教育等能够帮助产妇正确认识阴道分娩,了解产后出血的发病机制等,从而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到预防工作当中;产时,通过对不同产程开展不同的预见性护理措施,有助于缩短第二产程时间,预防产后出血发生;产后,通过析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然后进行针对性处理,可达到显著减少产后出血的目的,确保产妇安全。
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2h以及产后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对行阴道分娩的产妇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缓解其负面情绪,显著降低产后出血量,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针对阴道分娩产妇,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应用能够显著减少产后出血,减少患者的负面情绪的产生,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周琴.预见性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妇护理满意度及不良事件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01):57-59.
[2]王俊英.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护理中方法及效果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35):99.
[3]邹凤.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护理中方法及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3):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