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进步,基础工程建设受到普遍关注,道路工程作为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其建设质量受到普遍关注。因此为了有效提升道路工程的建设质量,必须要加大对工程施工中材料、设备、人员的科学化管理,并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工程中应用的技术和管理方式均要符合施工标准,为我国的工程建设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施工;存在问题;质量控制
引言
市政道路建设的发展是我国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决定了社会的基本运行和长远发展,也切实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施工单位要对干扰工程质量的各项因素进行妥善处理,对施工过程严格把控。在施工前期拟定设计方案,随时检测建筑材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施工后期及时进行工程维护,确保市政道路工程质量。
1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重要性
道路质量管理是保证道路施工质量的基础。如果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低下,则会出现“豆腐渣”项目。道路建设质量不达标会导致车辆在运行过程中难以平稳运行,大大降低了驾驶的舒适度,并增加了车辆风险。另外,如果道路工程由于质量问题而损坏,则必须投入大量的维护费用,这将增加建筑或运营成本。道路工程在施工管理和控制方面做得好,就能有效减少了道路裂缝的发生,避免了更严重的质量问题。施工企业必须强调质量控制和设计管理的重要性,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消除项目中隐藏的许多安全隐患,并确保建筑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事故发生率。对于项目的施工人员必须了解道路工程管理的重要性,这样有利于城市道路施工的质量进一步提高,有利于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进行全面沟通。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有助于提高道路的社会效益。良好的道路有助于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强社会凝聚力和稳定性。
2道路质量管理控制存在的问题
2.1道路施工材料隐患
道路工程施工中的施工材料是非常关键的因素,材料质量也是直接决定工程整体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进行材料选择时必须要做好严格把关,所有材料质量均要符合施工要求,但是在我国目前的道路工程施工中,一些工程施工单位进行材料采购时,采购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的采购知识,也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经常因不了解各项材料的性能,造成对材料的胡乱采购,严重制约道路工程质量的提升。另外一些道路施工企业在施工时,由于过度关注施工的成本控制,材料选择也尽量选取价格最低的材料,这一现象虽然提升了工程经济效益,但是却埋下了严重的质量隐患。
2.2施工质量管理办法不符合实际
道路工程施工周期短,施工进度要求严,在很多情况下,很多施工单位在没有做好充足的施工准备时就开始了道路工程的施工建设,因此在道路工程施工时,经常存在管理办法与实际施工情况不吻合的现象,甚至没有严格落实对施工现场的严格管控,极易出现施工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不足,也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在道路工程施工现场中必须落实科学的管理办法,一旦出现管理效果不佳将会出现严重隐患。
2.3施工过程质量问题
我国当前道路工程施工中应用的施工人员多为农民工,这些工作人员并不具备科学的施工知识和施工经验,也由于施工人员对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认识不足而存在施工中的违规操作,对施工工艺、施工设备并没有实现正确使用,也存在对施工图纸的不了解,盲目追求施工进度,造成对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忽视。在道路工程施工时,如果出现了施工管理责任不清晰,工程中的奖惩措施不严格,将会造成施工管理的混乱,不利于工程质量管理,也对工程顺利施工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3有效改善市政道路建设整体质量的建议
3.1设计方案严格把控
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资金是由政府进行经济支持,由于有政府拨款,前期项目的设计规划大多过于简易。并且,结合的事实依据都是相关监管部门已经掌握的规划材料,设计内容过于单一或者不具备实际施工条件。所以,必须加强对市政道路建设项目设计的审查,其设计方案需具有科学合理性,与实际施工条件相吻合。同时,要监管施工单位对所规划范围内的电力通讯、地下管道以及给排水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案,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干扰其他工程的正常运行,也降低后期施工中工程调整的次数。在此基础上,还要要求施工单位中相关设计人员与政府监管部门保持有效沟通,随时整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后期施工如期进行。
3.2材料安全质量严格把控
建筑资源中材料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和依托。其决定了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和服务价值。因此,相关监管部门必须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把控,在施工过程中建立资源审查部门,随时到施工现场对建筑资源进行安全监测,并对整个材料采购环节实施严格监控,确保施工现场所用建筑材料达到所需安全标准,明确禁止采用违规材料施工。施工单位应该严格把控建筑材料的运送来源,若出现质量不达标准的材料,应及时与供货厂家进行调节解决,并结束与其后期的合作。
3.3工程管理体系严格把控
在市政建设中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是必要的,是提升工程质量的合理手段。施工单位需要在施工实施前,结合道路建设的设计方案与技术要求,拟定出详细的管理规划,围绕施工过程中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用于提高道路施工的安全系数。与此同时,要想充分发挥管理制度的作用,就要根据实际施工需求实施激励制度、奖惩制度等。将管理制度与施工工作相对应,设立项目负责人,及时对工程中施工情况进行奖惩处理。
3.4施工质量问题有效避免
在市政道路建设中,不同的施工阶段存在不同的质量问题。比如,路基建设存在问题,基本上是路基不具备稳定性、路基部分出现坍塌、路基严重积水等问题,其解决方法也需要一定的专业度。施工单位在施工建设中,必须进行准确的现场勘测后开发路基,在开发实施中要严格对待开挖位置,并且在开挖完成后,对路基基底进行彻底清理,若地基是软土构成,要对地基进行基底加固,并做好排水管线,避免导致水资源不能合理进出,降低地基稳固性。施工单位还要注意施工路面的质量问题,要合理处理水泥比例,准确控制水泥用量,以便确保道路的使用寿命和服务性能。例如,A公司负责某城市中主干道建设,要求对其进行拓宽和改造,道路基层构架为150mm石灰石和400mm水泥用以固定碎石,面层为150mm的沥青混凝土。总工期为10个月。但是由于前期水泥配比不恰当,含水量不符合标准要求,后期养护天数不足,洒水不足,在施工中发现某段成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出现了横向收缩裂缝,拖缓了整个施工进程。所以,施工单位需宏观把控施工的整体情况,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保证路面质量达到标准系数。例如,在施工过程中要随时对沥青材料进行检测,严格控制材料温度,若不符合施工条件要及时处理。与此同时,要对道路相关数据与路面的对比参数形成检测报告,便于监测路面服务性能和评估道路工程质量。一旦出现不足,要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妥善处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城市化的进程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市政道路的建设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施工技术已经逐渐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在道路施工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从质量管理与现场管理两方面进行监管,保证在材料、施工技术等方面的有效性,从而提高道路的施工质量,为城市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马琴梅.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1):78-79.
[2]黄福飞.市政道路工程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及控制措施[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5):42-43.
[3]赵小平.论加强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J].居舍,2019(09):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