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在城市经济稳步发展的今天,市政道路占据重要作用,由于市政道路施工规模的逐渐扩大,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经常会遇到软土路基,要求施工单位结合软土路基特点,有针对性地处理,保证路基承载力满足道路施工需求。为了保证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得到更好处理,本文重点探讨软土路基处理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技术;运用
1软土路基的具体概念
软土路基主要是指在地基的组成部分中含有粉土与黏土等成分,这些成分降低了地基对外界压力的承载能力,导致地基的结构与形状出现变化。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守规范与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地基自身的安全性及结构的稳定性。同时,由于软土地基自身的结构极易受到降水等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快地基自身的沉降速度,影响道路工程自身的质量与使用寿命,为此,相关人员需要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加强有关技术措施,以此来避免路基沉降现象的出现。
2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具有的特征
2.1软高的含水量,显著的流变性
市政道路施工与建筑物施工相同,均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随后才能够“高楼平地起”,在建筑物的建设过程中,地基至关重要,而在市政道路施工中,路基的建设也非常重要。软土路基是当前应用频率较高的一种路基铺设方法,其主要物质为泥、黏土颗粒,具有含水量高、流变性明显的特点。虽然软土路基的应用范围比较广,但由于路基中水量较高、流变性较强,也会给施工带来极大的难度,且带来的问题较多,主要是施工技术不规范导致易出现沉降现象,若出现沉降现象会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软土路基施工时,必须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合理措施来处理路基,提高工程质量。
2.2压缩性较高,渗透性差
软土路基中的主要材料是软土,与其他形式的路基相比,压缩性较高,但渗透性较差。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若是没有针对性的对软土路基使用表层排水法、深层搅拌法、强夯法、换填法等多种方法来进行处理,容易造成路基整体性稳定性不足,那么便会加大工程施工难度。同时,在软土路基铺设完毕后,若受到强烈的震动或者外力挤压,便会较大程度地破坏地基结构,不利于市政道路工程整体质量的提高。
2.3孔隙率大,承载力不足
对于路基来说,最重要的便是承载力、稳定性,承载力不足便会使路基结构失稳,在投入使用后,发生此类情况易提升意外事件发生率。出现此类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便是软土路基还具有孔隙率大、承载力不足的特点,若是没有有效地解决此类问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仅适合重量较小的车辆经过,且由于承载力不足,使用寿命也相对较短,极有可能会对市政道路运输产生较大的影响。
3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处理技术
3.1软土路基的换土法处理技术
换土法处理技术是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主要处理技术。换土法施工技术使用非常广泛,同时施工质量也比较高,是施工人员常用的施工技术之一。换土法处理技术主要有两种方案,一种是用机械设备开挖软土路基,让软土土壤全部挖出之后,再用其他结构稳定性较强的土壤填入到深坑中,这样就完成了土壤的置换;另一种方式是,将砂石填入软土地基中,然后再用压路机等机械设备对土壤进行压实,这样会使软土地基中的粘度、水分等被强大的外力挤压出来,使砂石逐渐下沉,在路基中形成一层砂石地基,必要时再注入适量的混凝土,这样就完成了软土的置换。换土法具有比较高的操作性、施工难度较低、施工成本不高,但地基的处理效果比较明显。
3.2软土路基的表层排水法处理技术
正常路基不同,软土路基的土质更加松软,在实际处理环节,施工单位可以采取表层处理技术,所谓表层处理技术,主要指的是在软土路基当中添加适量的固结材料,布设排水设施,提升软土地基表层强度,提高软土硬度,进一步满足市政道路施工要求。若采取表层处理技术,在施工环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因为表层处理技术属于部分处理方法,所以,路基处理完毕后,要避免路基出现大面积变形,如果采取机械施工,要合理控制路基平整度,提高路基的均匀度。通常情况下,表层处理工艺适合应用在路基表层软弱条件下,要求施工人员全面掌握市政道路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以及土壤的含水率与承载力等。表面处理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施工工艺,能够有效处理软土路基表面,施工人员可以将此项工艺与其他工艺有效结合,进而更好的提高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效果。如果市政道路工程已交付,同时投入到使用当中,无法进行大范围修复,可采取此种处理方法。
3.3软土路基的强夯法处理技术
强夯法是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主要处理技术。强夯法主要应用在粘性软土地基中,这种处理技术具有施工成本低、施工质量高、施工难度较小、施工操作简单等优势。在施工之前,施工人员应当对软土路基的结构含水量进行测量,这样能确保施工技术的应用合理性。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做好现场的安全监督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强夯法处理技术主要是通过起重机吊起重锤,然后释放重锤对土壤进行反复夯实,通过强大的外力作用下,使软土路基结构中的缝隙被压实,从而解决软土路基结构孔隙较多的问题。通过强大压力的反复撞击下,土壤中的气体和水分会被排出,土壤结构变得更加密实,有效降低了软土路基的压缩性,提高了软土路基的载荷强度,比较明显的改善了软土路基沉降和偏移问题,提升了市政道路施工质量。
3.4软土路基的水泥搅拌桩法处理技术
水泥搅拌桩技术在市政道路的软土路基施工处理中应用比较广泛。这种处理技术具有施工质量高、施工操作方便、设备轻巧、施工进度比较快、技术难度较低等优势。施工人员根据土壤情况制备混凝土,然后用搅拌机对土壤进行充分搅拌,在搅拌过程中,将水泥缓缓注入到搅拌区域土壤中。施工人员要控制好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确定好最佳的搅拌位置,并且在搅拌过程中加入适量的固化液或固化粉,让水泥和土壤搅拌均匀,使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更加充分。这样能提升软土路基的结构强度,在地基中形成稳定的土壤和混凝土凝固体,从而提高稳定性,降低公路路基出现沉降的可能性。这项处理技术对于施工人员操作水平要求较高,因此在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工作。
3.5软土路基的真空预压法处理技术
施工人员需要在软土施工区域地基表面铺设一层砂垫层,然后再用密封膜覆盖在砂垫层上,用机械设备抽出密封膜与砂垫层中的空气,从而形成一个真空环境。这样就在膜内和膜外形成了比较明显的气压差。这种气压差会反作用于软土路基,形成一个比较强大的载荷压力,进而将软土路基进行压实,最终实现软土路基的处理目的,提升路基的载荷强度。这种施工方案操作简单,不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施工成本较低,施工进度较快,降低对原有地基的破坏情况。这种施工技术目前应用非常广泛,尤其在市政道路大面积地基施工中应用效果比较明显。
结束语:软土路基是一种常见的路基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效率与质量,为此,工作人员需要加强现代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应用,提高软土路基的施工水平与效率,加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进而推动我国道路交通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詹仕发.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河南建材,2019(02):2-3.
[2]葛庆甫.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8(06):260-261.
[3]杨道德.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11):11-14.
[4]蒋科进.基于软土路基的市政道路施工处理技术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5(05):131-133+16.
[5]罗清平,周小梅.对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J].中国建材科技,2014(S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