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538001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各群体都能够更加方便地通过网络来进行交易。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正在由有形市场向云平台过渡。本文旨在通过对比传统交易市场与云平台的差异性来突出云平台的发展趋势,其当前趋势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通过引入大数据、云计算、流媒体以及海量存储等新兴技术来建设云平台,二是通过基础组件加插件的组合形式来创建应用系统、规范标准体系以及资源交易信息库等内容来充实云平台。
关键词:传统平台;云平台;发展趋势
引言:
云平台的出现为公共资源与信息的共享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平台体系,有效地提升了公共资源的交易效率,对维护交易市场的稳定与繁荣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前,部分省市已经积极地向“互联网+”的方向迈进,意在大力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从而推动云交易平台的建设,且其效果显著。基于此,笔者对云平台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以期能够为推动云交易平台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一、传统交易平台的特点
传统交易平台采取“省+各市”的平台建设模式(即“1+N”的模式),省市各级都需自行投入人力与物力建设机房,投入资金以引进设备,对数据库、应用服务器以及磁盘阵列进行部署,完善入侵防护、防火墙、web应用防护、防病毒软件以及网页防篡改等安全防护设备。在这种模式中,整套系统设备以及机房的精密空调都需24h处于开机状态,具有很大的耗电量。省、市级平台之间以政府专用网络来相互联通,并依据交易平台的数据使用规范来开放接口,从而实现主体信息库、信用体系建设以及专家库等数据的资源共享。
传统平台属于户内平台,由3个要素构成,包括:①一个基础:具备操作系统、标准库以及存储等支撑功能的平台运行软件;②一组基础设施服务:由远程异地存储、磁盘矩阵以及身份管理与审计服务等其他服务器组所提供的综合性服务;③一套应用服务:为最终用户提供服务的交易系统平台,该平台开发了许多定制应用软件,如电子招投标系统中的投标文件制作软件、清标软件以及检测工具都是定制应用软件。
二、云平台的发展趋势
(一)云平台的基本特征
用户可以通过任意形式的网络设备实现网络服务,该平台按需付费,可以弹性伸缩所需计算的数据资源[1]。云平台服务商在该系统的数据库中部署着众多的存储阵列与高性能服务器集群,而且针对此互联网系统还具备高效的宽带出口。云计算服务商应用虚拟化技术等基础技术以及存储阵列与群集技术等冗余技术来保障了数据服务的高效性。
(二)公共资源交易与云平台的关系
云平台的服务功能渗透到了方方面面,具体如下:①基础设施:云服务商提供网络硬件、服务器以及存储器,交易中心在购入云服务时便享受到了相关硬件设施服务,而且还具备云计算服务等,从而给交易中心节省了设备购买与运行维护成本[2]。②平台:云服务商提供操作系统与虚拟服务器,交易中心与软件公司合作研发的云系统就部署于这一层。③软件:交易系统为监管部门、交易中心工作者、中介机构以及供应商等广大群体所提供的服务就在这一层,所有用户可以使用客户端或浏览器接入,通过身份验证登录平台,从而获取到自己权限之内可以了解到的交易信息。
(三)云平台技术的相关应用
云平台中引入了大数据、云计算、海里存储以及流媒体等众多技术,该平台通过设置规范标准体系实现了对各种数据的分类整理、汇集分析以及合理应用。具体如下:(1)以某省交易中心在建设诚信体系当中的表现为例。该诚信库对原有企业库进行了全面扩充,几乎涵盖了在该省完成招投标业务的所有企业,并且纳入了企业资质、投标与中标项目、业绩金额以及备案合同等各种数据,信息量之大是传统平台难以达到的。云平台当中的海量存储技术属于数百PB级别,且只需再次购入存储服务便能够灵活扩展,不用再像以前一样要对用量进行前期估算。云平台不仅在为现有应用提供服务,而且也在为预购建的相关应用提供支持[3]。(2)传统的电子标项目远程异地评标中存在着明显的短板效应,在联合评标时要将各地评委在评标过程中的实时画面汇总到项目地区,给当地服务器与网络宽带的性能以及视频传输的解码能力造成了极大的负担。政务专网常选用20或50M宽带,难以达到同时传输多地视频的要求,易于引起画面跳跃、停滞以及掉帧卡屏的现象。云平台具备超大宽带出口与极强的流媒体处理能力,可以同时呈现出多地画面,同时也能够保障监督平台实时监控各交易平台进行开评标的现场画面,这种电子化的监管方式全面地完善了实时监控机制。(3)某市交易中心在硬件规模方面投入了较多的成本,然而在招投标项目集中开标之时仍然由于投标方较多而出现了文件解密进度条卡顿的现象。由此观之,传统服务器难以满足高负荷的要求。云平台实现了弹性计算,当前需求量较大时可以借助于更多的宽带与资源来满足需要。(4)在传统平台中,数据评估与分析属于一项薄弱环节。而云平台可以借助于系统存储的大数据来方便快捷地完成数据汇总,进而分析出交易数据的发展趋势。
(四)云平台的类别选择
云平台的类别如下:①公有云:服务商已经建设好性能与规模俱佳的基础设施,平台可以通过互联网提供给客户相关服务,所有客户必须自行建设便能够接受到专业服务。交易中心也不必担心服务资源不足,系统占用的资源可以随实际情况自行伸缩。②私有云:省市交易中心自行设置基础设施,并为市县提供分支服务。下属分支机构不必再次建设,也可以将上级提供的平台搭建于本级政府做好的云平台上,政务云便属于此种模式。私有云能够有效地控制交易数据的服务质量与安全性[4]。③混合云:即公有、私有相混合,招标广告以及中标公示等开放性业务可以在混合云中的公有模块中完成,报名信息、专家库以及保证金缴纳等安全要求较高的应用要在私有模块中实现。
(五)云平台的安全性与保密性
数据的保密性与平台的安全性是交易中心较为担心的问题,交易中心常常会因自己未能掌握相关数据而害怕数据随时被盗走。实则,不管是自建云还是购买云,亦或是政府的政务云,都是具有安全保障的。云服务商往往比较注重前端网络的安全保障,比如阿里云的云盾就是自主研发,其具有极强的防御能力。在各项法律法规以及保密条款的共同制约下,云服务公司对其内部人员也加强了监控力度。交易平台中,对账号、密码以及数字证书认证等都做了具体部署,可以对报名信息以及保证金缴纳等禁止泄露的信息进行完善的保密。
三、结束语
云平台在公共资源的交易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云交易系统中引入了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多种网络技术,同时还建立了各种信息库,不仅能够确保交易系统的流畅运行,而且还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为丰富的交易数据以便其进行归纳与分析,从而判断出这些数据的发展趋势。因此,相关单位务必要充分借助云平台来搭建出高效完善的公共资源交易系统。
参考文献:
[1]林滔. 浅析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电子化建设向云平台发展的趋势[J]. 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32(5):58-60.
[2]许海连.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电子化建设向云平台发展的趋势[J].中国信息化,2018,14(11):75-76.
[3]刘航波,詹磊.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应用[J]. 中国招标,2017,5(48):20-21.
[4]唐性强. 对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平台建设的探索[J]. 招标与投标,2019,6(09):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