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监理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分析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杨志宏
[导读] 摘要:如今,我国监理行业存在的一些弊端越趋明显,现存的监理模式已不太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更跟不上国际的步伐。
        昆明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昆明  650000
        摘要:如今,我国监理行业存在的一些弊端越趋明显,现存的监理模式已不太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更跟不上国际的步伐。因此,由侧重于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的工程监理制度转变为全过程工程咨询制度,既是满足市场发展、增强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要求,也是加速与国际接轨、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必需。这是我国工程咨询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监理行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基于此,本文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工程监理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进行简要阐述。仅供业内同行参考。
        关键词:工程监理;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1 监理企业转型升级为全过程工程咨询的优势
        1)大多数工程监理企业体制机制灵活,市场适应能力强。大多数工程监理企业成立才 20 年左右,没有过多的历史羁绊和包袱。一些企业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产权结构清晰,经营模式灵活多变,原有的科层制管理方式被更为高效的组织管理模式所代替,在未来通过联合经营、资产重组等方式,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整合优质资源,已具备了成为智力密集型、技术复合型、管理集约型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的体制机制上的有利条件。
        2)工程监理企业是建筑产品生产实现的全过程的参与者和见证者。监理企业是五方建设主体中最接近全过程工程咨询的角色,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经历时间最长。施工实施阶段是调动消耗资源较多、受外界环境干扰较大、组织协同管理较为复杂的产品生产的关键阶段。工程监理企业长期浸润在建筑生产活动的现场,代表业主与各个不同阶段、提供不同咨询服务的供应商发生关联,是为项目目标服务,通过协同各方资源、管理建筑产品生产过程,确保建筑产品最终质量。工程监理企业是建筑产品生产关键环节的全程参与者和见证者,而其他咨询类企业只是某个阶段的服务者。
        3)监理企业在开展现场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工作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监理企业在工程实施建设过程中,长期在第一实施现场工作,现场经验相当丰富;对于施工阶段质量控制、进度控制、造价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组织协调、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等方面的应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高度。
        2 工程监理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没有做到及时的纠偏和优化,所以导致工程监理行业的健康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其次,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地区差异性的特点,东部和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的悬殊。在此背景下,工程监理行业的发展格局也有一定的差距,并且行业的服务质量也存在差异性,缺乏统一性。再次,现阶段的工程监理行业在服务范围方面受到了限制,没有做到延伸和发展,从而造成了服务对象单一化、服务模式固定化的现象,不利于工程监理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工程监理行业对于未来发展制定的基础目标就是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行业自身发展水平不高,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与行业需求不相适应等,造成行业发展进度缓慢。
        3 工程监理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策略
        3.1  优化工程监理行业服务的内容和对象
        在市场发展规律和政府相关条例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调整。优化工程监理行业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主要是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实现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的全面化和多元化。工程监理行业的发展是与市场发展息息相关的,进行优化升级首先要结合市场的发展状况,挖掘市场中潜在的服务对象,从而通过拓宽服务范围的方式来实现服务水平的提升。在优化过程中,工程监理行业要建立健全自身的发展体系,明确内部工作人员和工作部门的具体职责,同时加强与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的交流沟通,从而形成一个规范化的联系整体,为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的完善提供有利条件。
        3.2 优化工程监理行业服务的体系
        工程监理行业中服务体系的主要作用是为行业制定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步骤,进行服务体系的优化,主要是为了改正原有服务体系中存在的不足,推动服务视野和服务体系发展一体化。

由于传统的服务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市场运行规律,因此对服务体系的优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优化过程中,首先要从工程建设的流程出发,结合先进的现代化发展技术,在优化过程中从服务体系的优化入手,制定完整的服务体系,使工程监理行业在市场发展中呈现游刃有余的姿态,提高行业的技术能力和经济效益。
        3.3 加快人才培养
        监理企业员工素质和能力基础水平是实现企业向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转型升级的基本前提。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必须拥有一批技术水平高的人才:一是要引进优质复合型人才。二是制定并实施有效的人才发展计划,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职工熟悉掌握工程技术专业知识,系统学习法律法规、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建设知识密集型的技术服务团队。三是建立现有人才的培养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吸引人、培养人、留住人、用好人”的人才管理体系,重视“专、精、尖”人才及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培养和管理、提升,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四是建立全面的培训制度,完善培训体系,从专业技术、职业道德等多个方面进行人员培训。五是提倡与高校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开展订单式培养,构建学习型企业。
        3.4  推进工程管理“四化”建设,努力向工程管理现代化模式转变
        新时期建设监理行业的主要特征和标志:一是工程建设组织模式进入到全过程工程咨询新阶段;二是工程建设管理进入到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标准化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新阶段。监理行业的转型升级,要将切入点和重点放在实现工程建设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上。没有管理的现代化,就实现不了企业的真正转型升级。在这方面,山西省企业与全国监理走在前面的省份相比,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为此,山西省监理行业要不断推进监理企业“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标准化”的“四化”建设。
        1)信息化管理。通过网络、微信群和必要的管理软件,随时掌握企业的中标工程项目信息、人员注册变更信息、安全质量控制态势及监理人员不良记录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以便全面掌握和指导工作,并适时在企业中推广监理过程中好的做法和经验。
        2)智能化管理。在监理工作中逐步应用 BIM 技术、三维扫描仪、无人机监控、脸谱识别仪、深基坑监测仪、安全预警设备等。
        3)网络化管理。企业要注重对质量安全信息的采集,以及工程资料的记录、传输、共享、在分支机构和监理项目部的远程管理中的应用,把全过程工程咨询和信息化管理紧密融合为一体。
        4)标准化管理。建设监理协会要努力建言主管部门落实相应标准化管理文件的出台,如监理工作标准、项目人员配置标准、监理装备配置标准等。各企业也要相应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完善自己内部的管控措施和标准。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进入建筑行业发展新时期,传统模式下的监理企业正在面临被逐步淘汰的局面。监理企业如果不转型升级,今后的道路将更加难行。为此,监理企业必须坚持“以改革促进步、以科技求发展”的理念,准确理解国家的政策导向,把握市场经济发展规律,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客观看待目前行业遇到的机遇和挑战,积极应对建筑业改革发展,主动推进转型升级和差异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建华,李红,张东昨.工程监理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策略分析 [J]. 中国标准化,2018(24):140-141+145.
        [2]王义珍,周华,高云杰等.中型工程监理企业的现状及展望[J].煤炭工程,2018,50(6):151-153+157.
        [3]纪振洲.现阶段我国建设工程监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 [D]. 济南:山东大学,2018.
        [4]姬晓云,高东蜊,张法江.工程监理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0):109-110+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