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 黄坚辉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黄坚辉
[导读] 摘要:在环境保护等政策压力以及行业竞争压力之下,建筑企业为了更好的发展,改革创新是唯一的选择。
        中山市南头镇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广东中山  528427
        摘要:在环境保护等政策压力以及行业竞争压力之下,建筑企业为了更好的发展,改革创新是唯一的选择。近几年来,在建筑行业的跨越式扩张与发展当中,管理短板导致的问题不断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为此,大力进行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就成为当前我们工作中的重点环节。笔者分析了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的意义以及应用中的现状问题,然后提出了自己对于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有效应用及未来发展的几点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现状问题;有效应用
        在社会生活以及建筑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建筑行业需要应对社会需求多样化、建筑模式多样化、市场竞争激烈化等种种挑战,以创新意识为引领,不断提高企业发展中的创新能力,特别是提高建筑工程的创新管理水平,成为广大建筑企业首要的目标追求。近年来,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我们一直强调创新模式的应用,但是由于管理模式创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一蹴而就的工作,且不同的建筑企业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因此,就当前来说,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模式应用现状并不理想。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尝试从宏观的角度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模式应用进行论述,旨在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1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应用的意义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管理体系和管理技术,实现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施工进度、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等的合理控制,从而保证预期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1]。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当前发展阶段,做好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工作,具有典型的社会意义和领域意义。
        1.1 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应用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不断推进,建筑行业也要求由粗放化管理向集约化管理转变,所谓的集约化管理,就是在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提高建筑行业的生产利润、保留建筑行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并尽量减少建筑生产对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采用创新管理模式,有益于以先进的理念和方法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
        1.2 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应用是建筑行业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观念的改变,给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与挑战,为了满足发展对于建筑行业的要求,建筑企业的对内改革是势在必行的。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创新,可以实现企业内外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显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提升建筑质量;而效能的提升必然带来生产力的提高,这对于建筑企业而言,更是应对市场激烈竞争的核心力量,对于建筑企业的深化发展大有裨益。
        2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现状分析
        就笔者看到的来说,我国建筑企业对于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创新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概念深入人心;但是,改革方向不够明确,管理体制过于混乱、疲于应付市场竞争的精力不足以及畏惧改革失败而止步不前的犹豫等问题也是广泛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有效应用和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的管理体系创新工作普遍滞后,管理主体责任不够明确、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能力不高、管理方法陈旧或与企业实际发展不相匹配等现状,直接导致了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各类指令难以得到有效执行,而工程管理的控制力度也没有得到有效提升[2]。


        3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有效应用策略及未来发展
        3.1 积极调整工程管理理念,营造管理创新的内部环境
        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推广和应用,首先要以创新理念的普及为先导,为此,建筑企业一定要从思想层面上提高对于改革创新的重视和关注程度,从多个角度入手积极创建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内部管理环境。在当前建筑市场发展的大趋势下,建筑企业对于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首先表现在对市场的深化认识上,近年来国内的经济转型已经给建筑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立足未来发展,建筑企业应该综合研判建筑市场需求,强调建筑工程管理中以人文本理念、绿色建筑理念和精益化生产理念,并以此为导向,对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指导进行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逐步提高管理效能,使建筑工程管理更加符合建筑行业绿色发展、集约化发展的需要。
        此外,应重视构建创新型企业文化,充分激发建筑企业内部的创新活力,广开言路,鼓励管理人员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借鉴先进管理经验、改良管理技术,并为新理念、新方法的推行创造条件,通过有效的内部协调,达成创新理念向创新手段的及时转化。
        3.2 加快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科学管理体系的建立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有效应用,需要依靠严密、协调、灵活的内部组织结构来完成,为此,建筑企业应下大力度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建设更具有科学性的管理工作体系。首先就是要对管理流程和管理责任进行细分,结合建筑企业的生产特点以及不同建筑项目的施工流程,在工程开始之前就应对管理内部进行提前预判,并预测管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挑战,通过多方协调沟通,最终形成全面、完善的管理内容分工和相关责任判定,确保将管理责任明确到人,以防推卸责任、管理空白等问题的出现。其次,要强调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规矩”,即通过明确的职责划分,规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应该怎样做,并以量化考核标准判定管理人员行为与管理要求的匹配度,以此作为判断管理工作有效性和实施绩效奖惩的核心标准,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规范管理行为,推动先进管理模式的应用,还能提高管理工作积极性,实现先进管理方法和技术的顺利推广应用。
        3.3 改进工程管理方法,推广创新管理技术
        近年来,行业内外领域的技术革新不断,由此也为我们的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由于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坚持系统、全面的观念,对建筑工程进行“全过程、全因素、全主体、全天候、全手段”的5A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3]。笔者认为,目前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管理目标的达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将远程监控技术、视频拍摄技术应用到施工现场管理中,既可以减少人工管理投入,有可以有效避免管理死角,实现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此外,利用大数据技术和计算机分析技术等,借助平台或者系统的综合管理能力,从管理学、经济学、建筑学、心理学的综合角度对管理行为进行分析,能够大大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和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4]。
        4 结语
        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应用对于建筑企业和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建筑企业一定要深入分析自身内因与市场外因,查找创新模式应用不良的症结所在,进而吸取经验、积极改革,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崔宝勇,董青.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6):3643.
        [2]崔宏磊.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创新管理对策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4):1173.
        [3]盖殿勇.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与创新方式阐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6):3648.
        [4]雷霆.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发展与应用解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6):28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