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路桥瑞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21世纪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的道路建设也随之有了卓越的发展。道路建设为世界各地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证,目前,在我国一线、二线城市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已经比较完善。沥青混凝土公路作为最常见的道路之一,因为其施工工期短,平整度较好,后期维护较方便,使用年限较长,最重要的是在车辆行驶方面,噪声较小,深受广大人民的关注。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
1导言
沥青混凝土是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缺失的一个部分,我们在应用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公路工程施工前准备、沥青混凝土搅拌工作、摊铺沥青混凝土、碾压沥青混凝土以及沥青混凝土的养护,沥青混凝土能够满足实际的施工需求。
2施工准备工作
2.1做好图纸会审工作
公路施工之前,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要对施工的路线进行有效的路线设计,并对路面以及路基设计出完善的图纸,方便施工,让整个施工的过程更加清晰明了,从而能够提高施工的质量。在采用沥青混凝土技术进行铺路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提前与施工人员进行交流与沟通,设计出结合施工人员经验的并且适合实际路况的设计图纸。与此同时,图纸设计人员也要和施工人员商量好沥青混凝土使用的配比,与施工人员达成一致,确保工作能够有效的进行。在施工过程中,若施工人员发现图纸存在问题,要及时的与图纸设计人员沟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一时间解决问题,避免耽误工期,影响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2.2配比设计
在公路建设的施工过程中,配比设计也是一项重要的环节,合理的配比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施工人员要在保证拌和机稳定并且样本质量合格的情况下,结合抽提实验或者是马歇尔试验,试验结束之后,将对比试验的结果与生产进行配比,配比与设计的指标达到完全一致的要求之后,才能进行施工。
3材料的选用
沥青质量是整个沥青混凝土公路工程施工的最基本保证,在选择沥青时,必须以最高的标准进行挑选。随着全球变暖,在夏季一些地方最高温度可高达40℃,这也增加了对沥青选择的要求。又因不同类型的公路有着不同的要求,在进行选择时,还要根据天气、温度、应用范围等各方面的考虑,选择最适合的施工材料,最大限度保证施工质量。并且,对沥青的保护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品种、型号归放整齐,还要防止水的渗入,这些都将影响材料质量。对于市政公路施工,需要从机制砂与骨料指标、沥青酸浓度、骨料最大粒径3个方面进行对沥青混凝土公路的沥青原材料的控制。
3.1机制砂与骨料指标
市政公路工程,人工砂具有很好的附着力。在机制砂的选择上,与天然砂相比,表面粗糙、干净、锋利的机制砂更好,不仅能让矿物质材料之间的内摩擦阻力变大,减少车辙,还能很好地改善形变、流动性能。在机制砂的棱角方面,因为石料在粗碎机和细碎机破碎的过程中,会让石料有规则的棱角,使其与沥青的附着性更好,不过由于大量粉尘的存在,导致混凝土强度会降低,路面压实度较低,孔隙率过大。并且,在市政公路施工上,对骨料要求很高,必须使用较好的骨料,要选取坚实、干净、干燥、韧性好、耐磨性强的,且冲击值、压碎值、磨耗值必须达到规范要求。
3.2沥青原料沥青酸浓度
由于含有沥青原料沥青质酸,酸性原料沥青因为结合酸性物质,会导致沥青和骨料的低粘附性,在施工过程中,应最小化所需材料的酸度。
3.3骨料最大粒径
沥青原料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骨料最大粒径,公路抗车辙性能的好坏和公路的使用年限有着直接关系。相关规定表明,沥青原料的粒径最大值是其厚度2倍时,公路表层沥青的抗滑性和平整度达到最优,并且能增强路面抵抗车辙碾压,耐用性好,还能增大使用年限。
4保证施工质量的措施
沥青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每个工艺的质量是保证整个道路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公路优良质量的重要条件。
只有公路质量有所保证,人们的生命才得以保护,人们才可以杜绝安全事故及意外的发生。在市政道路的施工中,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与施工技术尤为重要,生产组合设计,验证生产组合,铺路混合物,压缩混合物,水损坏优化的结构,并控制与特定路段进行施工缝的若干方面的过程。
4.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在整个工程的前期准备阶段,对原材料的质量检验需要有专业人员对石粉、矿粉、沥青进行专业的检查,不合格的产品不得进场使用。且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需根据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进行,一旦确定,严格遵守,不得更改。
4.2基层表面清理与检验
保证基层的清洁是做好基层的第一步,在进行道路施工前将表面进行清理,做到无杂质、无灰尘污染,且对清理的宽度也有一定的要求,面层边缘以外30cm是最低宽度要求,如果有部分杂物冲刷不掉,需要人工处理。基层的高程和平整度必须符合国家规范要求。素混凝土可以整平二灰石的松散问题,横坡大于规定要求,可进行过渡段对的调整。如发现开裂问题,第一时间找专业人员进行修补。
4.3施工人员
一个工程的建立必将成立项目部,每一位管理人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正确的领导下,加强对现场的管理,将工作有组织、有计划的实施,所有材料需要提前上报,做到管理人员与管理人员之间、管理人员与现场施工人员之间的良好沟通交流,确保每一道工序的质量达标,保证每个工序都有专人负责到位,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
4.4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沥青混合料拌制时,拌和的温度、洁净程度、对其的检查力度、拌合料是否均匀、天气的变化都需要进行提前的掌握和控制。在运输阶段,也要防止沥青混合料出现离析现象。在施工阶段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厚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并且每层每天要摊铺大于1.5km的路程,以防施工横缝产生。
4.5接缝处理
纵横交错的施工缝是在公路施工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梯队联合的摊铺形式是处理纵向施工缝最常用的方法,路面切割机最常用于横向施工缝,而横缝采用平接缝的方法。在对接缝进行碾压过程中,为保证路面的压实度符合要求,可采用钢轮式压路机进行横向压实,以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且接缝时要从最开始铺路面上跨缝慢慢往新的铺面层移动,压实后要使用3m的标尺检测平整度及厚度是否符合标准,上边的面层和下边的面层的横向接缝要求必须错位大于1m。
4.6施工遇雨解决措施
在下雨天禁止施工沥青混合料面层,若在施工中途下雨,需要对其采用一定的解决办法。首先拌和车停止搅拌,已摊铺部分加紧碾压,现场摊铺的工作必须第一时间停止作业,抓紧时间用提前准备好的油布等把运输车、摊铺机、料斗部分等进行遮盖,并保证严密;雨过后,在路面继续施工前,保证地面干燥,无积水,且搅拌沥青混合料的温度适宜,气候稳定的情况下方可进行施工。因被雨浇后,摊铺完成没有被碾压密实的沥青混合料全部处理掉,不可使用。
5结语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公路工程建设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公路工程建设是交通领域当中的关键部分,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伴随着社会对公路工程建设的持续关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也进行着有效的探索和提升。公路工程建设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对施工技术以及其他方面的要求十分严苛,沥青混凝土技术就是一种十分普遍的施工技术内容,是公路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失的一环。本文从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对当下的公路施工建设现状进行阐述,并且提出相应的措施,期望能够提供一些有效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贾建彪.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18(33):38-39.
[2]王伟.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2018(33):62-63.
[3]乔俊秀.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1):135-136.
[4]吴海艳.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交通世界,2018(27):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