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工程管理新思考 徐南粤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徐南粤
[导读]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突飞猛进,社会建设日益完善,在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推进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现代建筑工程企业既迎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44162419830801XXXX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突飞猛进,社会建设日益完善,在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推进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现代建筑工程企业既迎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持续稳定增长的必要手段,工程管理则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新时期下,建筑工程企业必须以两者为主要工作核心,加速转变工作理念与工作方式,提高工作质量,实现自身综合竞争实力的增长。本文针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工程管理的创新完善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工程管理
        引言
        当前时代下,建筑工程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不仅在于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内部运营与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更加应当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内外企业的竞争压力,因此,企业必须应当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保持创新思维和创新动力,通过信息化建设、动态化管理等工作的优化改良,全面推动工作体系改革,才能把握机遇,完成新的突破与新的转型。
        一、建筑工程造价控制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是指在批准的工程造价限额以内,对工程建设前期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到设计施工再到竣工交付使用前所需要的全部建设费用的确定、监督、控制,加强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工作质量,有助于提高施工期间资源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为企业节约成本,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增长。随着我国社会各界的需求层次逐步提高,现代建筑工程项目不仅规模不断扩大,而且施工难度持续增加,因此施工期间所涉及到的技术领域众多,应用的技术、设备、工艺也愈加庞杂,因此,做好造价控制,有助于管控施工成本,避免资源浪费的问题发生,其次,由于建筑工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不可控性,在施工期间难免由于人工因素或是自然因素的限制,导致施工技术与工艺变动,造成施工成本可控性下降,如果能够有效开展成本控制工作,无疑有助于对工程造价进行监督与控制,防止企业产生经济损失,但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在多数建筑工程企业的造价控制工作开展当中,却依然存在一定问题,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现代建筑工程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工作难度普遍升高,为了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以及自身规模的扩张,多数企业将工作重心更多的倾向于施工技术手段以及如何缩短工期等方面,对于造价控制缺乏重视程度,导致造价控制工作开展不规范,虚报等问题屡有发生。2、造价控制应当贯穿于建筑工程全部工作阶段,对工程成本造价进行全面监督,而由于企业重视程度不足,导致造价控制工作往往流于表面,无法精确落实到各个工作环节,进而对造价控制工作实际效益产生影响。3、虽然大多数工程企业在施工前进行工程造价预算,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工程各环节设定成本额度,但在具体工作开展当中却不能严格执行和实施成本控制,进而由于随意改动施工方案或返工等问题发生,导致施工成本不断增长。
        二、建筑工程管理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在工程项目施工期间具有监督和管理作用,在工程项目的施工期间,工程管理工作贯穿于工程的选址、设计、招标、施工进度以及安全生产等各个环节,对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具有明确的重要意义。工程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在约定的工期内保证质量的完成施工验收,并交付使用,然而随着现代建筑工程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于工程管理工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工作人员势必需要明确实际工作当中所存在的问题。首先,工程管理工作需要以制度作为依托,才能有效发挥自身工作职能,但现代工程企业在工作制度的制定当中缺乏有效性和科学性的问题普遍存在,其中包括施工评判标准和奖惩机制的缺失,导致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开展迟迟不够深入,以及在当前社会各界对于生态文明意识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管理制度当中却缺乏有关内容的体现,同样也会导致工程管理工作较为片面。

其次,工程管理工作应当对施工现场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管,而由于现代建筑工程规模普遍偏向大型化和高层化,所以凭借管理人员自身的观察与了解,显然无法满足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而企业又缺乏信息化设施设备的建设与引进,造成管理工作效率下降。
        三、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工程管理新思考
        (一)完善制度保障
        造价控制与工程管理工作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以及工程企业的发展同等重要,针对于目前二者所存在的实际问题,则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才能促进建筑工程企业的工作趋向现代化、科学化发展。完善制度保障有助于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指导,并确保管理工作能够不断落到实处,发挥应有价值,因此,建筑工程企业必须提高重视程度,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与行业发展特点,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对管理人员与管理工作的开展方式予以约束,其中应当包括明确的责任划分制度、公正的奖惩制度、工程评判标准以及考核机制,严格要求管理工作开展的规范性与标准性。除却对传统管理制度的创新完善以外,建筑工程企业还应当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对自身环境污染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并在管理制度的制定当中集中体现,不仅有助于防止资源浪费情况发生,更加能够减少施工期间的废料、废气、噪音等污染的排放,进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日益精进,大量现代化电子设备与技术为社会各界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条件,减缓工作压力的同时,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与质量,而对于建筑工程企业来说,如果能够及时进行应用和建设,无疑有助于改善工作环境,增强管理水平。首先,建筑工程企业应当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为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其中包括监控系统的部署,为管理人员提供全面且直观的监督方式,以及通讯技术的应用,保障工程各级部门和工作人员沟通交流的时效性,而最为主要的,则是BIM技术的应用,通过建筑信息模型的建构,将建筑工程项目当中的全部信息与数据予以录入后,在计算机设备当中则能够直观展示,管理人员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了解施工进度,进而有效开展管理工作,并且在工程施工方案的变动期间,管理人员同样可以在模型当中进行模拟,对工程成本的波动进行有效控制,以及对施工安全隐患和事故预先制定应急方案,部署安全防护措施,以便于减少意外发生期间企业的经济损失。其次,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当中,企业应当注重对设备设施的养护维修,通过日常检查工作的开展,发现设备存在的老化和磨损情况,并及时进行解决,以防止设备停运对管理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
        (三)注重人才培养
        新时期下,管理工作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却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过硬的专业实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外,更加需要工作人员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因此,企业应当在人才的选聘阶段加强考核,并对内部工作团队开展培训,不断提高工作团队的整体水平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力。在人才创新方面的培养,企业应当注重为人才提供创新空间和资源,并允许人才对工作体系提出质疑和改革思想,鼓励工作人员改革内部工作机制,以提振企业发展动力。
        结语: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建筑工程企业通过改善造价控制与工程管理工作水平,完善内部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实现创新发展,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更加能够为我国建筑事业以及综合国力的提高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赵大勇.关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思考[J].科学与财富,2011(7):147-148.
        [2]王润强.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的思考[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4(3).
        [3]王玉亮,乔月红.关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几点思考[J].科技风,2011(16):189.
        [4]李晶波.基于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几点思考[J].建材与装饰:上旬,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