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中建联合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摘要:房屋建筑工程的地下室处于地面以下,对于防水防潮的要求很高,而地下室防水问题一直是建设领域一个难以克服的问题。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的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受季节和地形的影响,地下室经常出现滞水现象,严重的会引发渗漏,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鉴于此,本文从施工技术、施工工艺等方面具体分析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施工防水工作的发展,旨在能够为建筑行业有效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关键词:地下室建筑;防水施工;技术要点
前言
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对于地下室建筑施工的重要性很大,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在使用施工过程,如果发生渗漏,会严重侵蚀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结构,会造成混凝土的膨胀挤压破裂,不仅影响使用,而且还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在施工中,优选防水技术可以为施工项目提供保证,加强施工的工程质量,则能提高建筑的安全性,避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地下室渗漏原因分析
1、施工原因
通过分析地下室混凝土结构以及防水施工技术,我们不难发现以下的问题:在进行项目施工之前,没有进行混凝土设计配合比的抗渗性测验,导致抗渗混凝土配合比不规范,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配合比不合格,浇注振捣不均匀,并且也不符合有关标准,导致实际强度与密实度平衡受到破坏,构造抗渗性较差。
施工缝施工中控制措施不到位造成了预留质量较差,存在凹槎、夹渣等问题,后浇带浇筑前凿毛处理也不满足工程相关标准,槽内也没有完全清理干净,二次浇灌振捣不密实,上述情况均会导致地下室抗渗性能较差,极容易引发渗漏问题。
在混凝土的浇筑时,钢筋密集、预埋件聚集区域,没有选用坍落度合适的细石混凝土进行相应的施工,无法保证该部位的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地下室模板对拉螺杆没有焊止水环片,随着螺杆的锈蚀以及其表面的间隙形成渗水管道,造成了墙面的渗漏。
2、材料使用不恰当
针对于抗渗混凝土来讲,地下工程外墙施工中使用防水混凝土,通常需要添加一定量的膨胀剂,以确保混凝土结构在终凝后的密实度,并且还要结合实际浇筑条件、施工环境等,添加适量的缓凝剂、防冻剂。
对于橡胶止水带等材料来讲,其材质具有脆性较大、抗破裂性差、吸水率高、杂质含量大等因素,施工前使用看管不当会导致其防水衰弱,最终形成渗漏。
对于防水薄弱的穿墙管部位,其封闭用料自身柔性较差,并且还存在管壁穿墙孔现象,此时通常使用沥青麻丝嵌入管道与预留孔中,但由于嵌入式填补致密性与防水性能较差,而实际施工中,封堵往往存在不密实的现象,为了节约成本,可能采用刚性的水泥进行封堵,加之局部的防水卷材的加强层的施工粗糙,往往会形成渗漏。
二、地下室建筑防水施工技术要点
1、施工材料
针对地下室的抗渗混凝土,我们需要掌据和分析混凝士的实际情况。对抗渗混凝土的配合比,我们可以采用试验的方法来确定。在混凝土的配比中,水胶比不能大于0.5,砂率的合适范围为35%至40%,灰沙比的合适范围为1:1.5~1:2.5,为了让混凝土的强度能够达到标准,我们要适当降低水泥的用量和水的用量,采用添加稳定性好的粉煤灰的方式最大范围降低混凝土的收缩量,提升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2、底板和墙体的混凝土浇筑
着重控制地下室混凝土的浇筑过程。要在对地下室基层表面清理干净之后,才能进一步开展混凝土浇筑施工。
从建筑工程地下室施工情况来看,底板混凝土是一种体积较大的混凝土,对于这类混凝土,在浇筑施工操作的时候可以采用斜面分层、薄层浇筑、不间断浇筑等方式进行。
在对混凝土进行施工浇筑的时候需要应用恰当的水资源浸润混凝土施工接茬部位,并且保证接茬部位整洁、无杂物,通过润湿可以保证新旧混凝土的有效牢固连接,无孔洞形成。在竖向结构的混凝土施工中容易出现烂根、狗洞现象,针对这个问题,需要在施工前于模板底部布置厚度为30mm-50mm的砂浆,针对不同的结构采取相应的浇筑方式、时间间隔,并在每次浇筑操作中严格控制一次性的浇筑厚度和距离。
顶板混凝土浇筑。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及时清理顶板模板,在上面洒好水润湿。在具体浇筑操作的时候需要应用平板振动器对混凝土进行均匀振捣,直至混凝土表面呈现水平、且不再出现下沉方可停止振捣。
3、防水卷材施工
地下室防水施工中防水卷材起着主要的防水作用,在施工中必须规范防水卷材的施工工艺,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基层应平整、干净、干燥、牢固。确保基层无杂物、无积水、无起砂、无尖锐凸起部位。
2)在防水卷材施工前,应根据所选用的卷材进行相应的基层处理,一般基层处理常用基层处理剂,基层处理剂的涂刷应均匀,不得漏涂漏刷,涂刷用量一般为0.15至0.3kg/m2。
3)在进行防水卷材施工的过程中,要着重控制阴阳角部位的施工,首先要在以上部位先附加层施工再立面施工。在遇到施工缝处时,应尽量留出沉降量,并采用点粘法进行铺贴,卷材在阴阳角处铺贴前,应由土建单位提前在阴阳角处根据规范要求留设相应的圆弧。
4)在对底板垫层混凝土平面部位的混凝土进行防水卷材铺贴时,适当采用空铺法或点粘法;卷材双层铺贴时,应根据规范要求错缝搭接,严禁出现“十字形”搭接。卷材施工完成后应根据规范要求及时进行保护层的施工处理。
5)加强成品保护。对于地下室防水卷材的成品保护工作同样非常重要,往往因为抢工期、节约成本,地下回填基本采用机械回填,回填时大量土体直接作用于卷材,造成了卷材与结构的位移,从而造成了渗漏现场的发生,在回填土时要采取机械与人工相配合的方式进行回填,严禁因野蛮作业造成防水卷材的损坏。同时发现损坏时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对防水卷材进行割补修整,确保地下结构的防水卷材的整体防水性能。
4、施工范围内的细节处理
1)混凝土施工缝处理。施工缝是防水工程技术施工的重要环节。为保障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耐久性,建筑的地下室防水混凝土底板必须连续浇筑,不得留置施工缝,地下室外墙、顶板要合理布设施工缝,将施工缝布设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
2)穿墙管道的封堵。在建筑工程地下室中还存在诸多穿墙管道,在地下室的管道施工中,需要做好穿墙管道的预埋管的安装,按照要求设置止水板,严格控制焊接质量,避免出现任何质量问题。严控穿墙部位的防水卷材铺贴质量,从基层开始逐层进行验收,确保附加层铺贴稳固到位,套管与进出墙管线间的缝隙要采用弹性防水材料封堵密实。同时在该部位回填土方时要安排专人进行看护,避免机械野蛮施工对该部位的防水措施造成损坏,要求该部位施工一次到位。
5、加强施工的监督工作
针对地下室防水施工工程,我们不仅仅要严格的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以及施工工艺,还要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加强质量管理和控制,加强施工的监督,做到逐层专人验收,前一工序不合格严禁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结束语
对于建筑来说,地下结构主要是车库以及人防工程,防水防渗的施工关系到的不仅仅是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甚至会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影响。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要认识到建筑物防水防渗施工的重要性,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措施,在保障设计方案合理实施的前提下,对施工的材料进行严格的把关,对施工工艺进行优化控制,从而有效保证建筑物地下室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华.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及应用探析[J].科技与创新,2016, (10):156,158.
[2]王晓峰,王炳华.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特点[J].科技创新导报,2007(17):99-99.
[3]常贵彬.浅谈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10(1):94-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