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慕晓瑞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也更加完善。
        新疆清风朗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1
        摘要: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也更加完善。环境评价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我国经济的重要力量。但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实践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需要努力解决。本文简单分析了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提出了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问题的对策,以期为环境评价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模式;问题;发展趋势
        一、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综合分析和把控环境影响的机制,实施的目的是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或者缩短项目开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环境污染问题,为人们社会稳定、长远发展提供重要支持。环境影响评价一般是对已经建设完成项目对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综合评估。
        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是环境质量指数,比如在测量环境的时候如果发现环境污染和某种类型污染物的浓度存在密切关联,则是可以将p指认为是某种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指数,且p值的高低和整个环境污染工作存在密切的关联,p越高则是说明环境污染范围内的污染越严重。当前我国主要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主要机构包含各个高等院校、研究院和设计院,在开展环境评价工作的时候可以借助必要的实验室来开展工作,其中,设计院校可以掌握更多先进的污染技术来对整个工程施工进行分析,从而更好的促进整个环境评价工作的开展。
        二、环境影响评估模式中的问题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尚未广泛推广
        在环境评价方面,虽然中国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还没有普及。有些单位没有足够的环保意识,只是追求经济利益,不重视环境影响保护,为了避免影响环境评估去采取某些非正式的方式,特别是一些乡镇的小企业,他们的生产方式是更广泛,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污染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同时,中国目前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相对落后,基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不能有效实施,远未达到环境影响评价系统设计的初衷。因此,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者需要重视推广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环境评估影响市场管理混乱
        一些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将工作交给其他人员,因此,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这将使环境影响评价市场管理混乱。这也将导致环境影响评估机构之间的正常竞争关系,并将降低环境影响评估的质量,从而大大降低环保工作的形象。
        3.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问题
        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很多工程项目并没有严格的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要求,在项目实施前进行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而是在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同步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或者在项目建设完成后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这些问题不仅是造成环境影响评价机制无法真正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同时也使得环境影响预防变为能力既成事实的解释。而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则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由于很多地方政府领导不重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所以在进行重点项目或者政府支持项目的过程中,要求环保部门缩减审批的手续,严重干扰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2)建设单位法制观念淡薄。由于很多建设单位都存在着环境影响评价可有可无的观念,所以出现了故意规避环境影响评价或者未经审批就开始建设的现象。
        4.公众参与积极性较低
        社会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是环评工作开展的重要环境之一。这一环节主要是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的力量监督建设单位环境保护措施落实的情况。但是,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公众参与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要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首先,建设项目信息公开程度较低。一般情况下,公众智能通过政府网站或者居民居住区中张贴公告的方式得知项目建设的相关情况,这种形式公开的信息大多数都采取了规模项目相机影响的方式。

其次,公众专业水平较低且参与意识不强。由于大多数社会公众的文化素质已经无法满足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发展的要求。再加上社会公众利用法律维护自己利益的意识淡薄,所以导致社会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意愿较低。最后,社会公众参与形式过于单一。
        三、提升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议
        1.健全管理体制
        针对建设单位出现的边建边批、未批先建的违法行为,相关部门必须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予以惩罚,同时联合环保部门加大执法打击的力度,对于情节恶劣的建设单位,必须采取强制措施责令其恢复原状,才能在起到震慑其他建设单位的同时,避免类似情况的再次出现。另外,政府部门还应利用不同的形式宣传建设项目落成的环境影响评价理念,将未批先建的违法行为纳入到政府部门考核体系中,同时通过建立环保、工商、国土等部门联动机制的方式,提升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在立项、备案等过程中的优先等级,为城市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加强监管与审核
        就目前而言,环境影响评价单位为了减少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量,大多采取将环境现状监测工作外包给第三方环境监测公司的方式。但是由于环境影响评价单位,无法对环境监测质量报告较差的监测公司进行处罚。所以,质监部门必须与环保部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加强对第三方环境监测公司监管的力度,定期的对其进行质控体系的检查,一旦发现监测质量差且弄虚作假的问题必须立即予以处罚,同时环境影响评价单位还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要求,加大环境现状监测投入的力度,才能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3.加强规划环评与工程环评的联系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目的从决策源头预防环境污染,主要项目的规划布局、结构、尺寸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规划环评应专注于分析、预测和评估重大项目,明确重大项目内容的发展,规模、优化调整建议和具体措施,防止和减缓不良环境的影响,特别是要明确其对环境影响的准入,有效实现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的联动。
        4.提高规划环评人员素质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工作内容比较复杂,涉及范围广,因此有更高需求规划环评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人员,不仅需要环境保护的专业知识,还应要求其良好的社会、经济、科技、产业政策,如知识储备,能有效满足不同类型的需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规划环评工作的质量。同时,还需要定期规划环评的相应的知识培训人员,不仅需要重视环境保护知识的培训,还需要根据人员的专业背景、人员开展工业、土地、水利、农业等许多方面的培训,培训后,也应采取相应的评价,从而有效地提高人员的质量,推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5.增强公参意识
        首先,相关部门必须建立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法律法规。充分发挥立法手段的引导作用,完善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形式以及途径,引导和鼓励社会公众积极的参与到环境影响评价中。其次,加大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的力度。采取增强公式或者丰富问卷调查内容的方式,避免负面环境影响问题的出现,提升环境影响评价分析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为社会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我国环境恶化问题来说,有必要加强环境影响评估法。但是,环境影响评估法的实施存在一些问题。我们需要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要紧跟时代步伐,只有这样,环保才能更好地发展,才能做到利国利民。
        参考文献:
        [1]张志峰.当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遇到的问题和几点建议[J].环境与发展,2018,30(6):17-19.
        [2]李炳金,陈天.强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全程互动原则实施的建议[J].环境与发展,2018,30(6):29-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